太湖之濱,千年古鎮,蠶桑之鄉,絲綢故里。
走過青石板路,拾階而上,登高禹跡橋,極目眺望,近處是銀杏樹和慈雲寺塔。金黃的銀杏葉隨風飄落,仿若與慈雲寺塔在低語,訴説着滄海桑田。
靜謐的禪杖浜,蜿蜒流淌。順水而下,遠處是大順碼頭,大紅燈籠依次點綴沿岸鱗次櫛比的粉牆黛瓦人家,給氤氲江南平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穿行於寶塔街上,阿婆糰子的香氣、老嚴滷菜館的評彈曲調、仁昌閣定勝糕的甜糯、“太湖雪”色彩繽紛的綾羅綢緞織品、“輯裏”絲棉柔軟輕暖的觸感……每行進一步,感官體驗就增加一重,嗅覺、聽覺、味覺、視覺、觸覺,絲絲入扣地提醒着,這裏是因蠶桑而生的絲綢名鎮——蘇州吳江震澤鎮。
震澤,因蠶桑而成集,因集旺而成市,因市盛而成鎮,在時光流轉裏不斷積澱,成長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
近年來,震澤絲綢人始終在抱團中堅守,在傳承中創新。如今的震澤,集聚上百家絲綢企業,形成“金花領銜、小花緊跟、百花齊放”的壯美畫卷。
“天下絲綢品,震澤佔三成”,從種桑養蠶,煮繭繅絲到織服成被,一條全國罕有的絲綢產業鏈,串聯起小鎮三產,吸引全國的業界翹楚投身其中。衣被天下,情暖萬家,煥發新生的震澤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震澤鎮黨委書記顧全表示,作為吳江對接滬浙、融入長三角的重要板塊和“西大門”,震澤將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匯聚每一分力量,做好每一件實事,讓傳承了千年的蠶花常開不敗,更加精彩。
▲震澤古鎮
“太湖湖水連天闊,中有靈區號震澤”。震澤,地處吳頭越尾,南連南潯,北靠上海,是江南古鎮中唯一與太湖古稱同名的小鎮。
據傳,5000萬年前,有顆巨大的隕石從東北方向撞擊地球形成湖泊,故名震澤。
震澤是中國絲綢的起源地之一。震澤人種桑養蠶、繅絲織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夏禹治水曾在這裏留下足跡,南宋紹興初年設鎮,清雍正四年設縣。歷代,震澤曾隸屬烏程縣、東遷縣、吳興郡、吳縣、吳江縣。1912年,震澤縣併入吳江縣。
受太湖水的潤澤,震澤物產豐富,農副業發達,地道的食材搭配造就了流淌在水鄉周邊的特色美食:香青菜、黑豆乾、燻豆茶……豐富而淳樸的鄉土美味給震澤帶來了“中國太湖農家菜美食之鄉”的稱號。震澤醬鴨、醬肉、醬蹄,面拖六月黃、芡實蝦仁、塘鱧魚燉蛋,蘸醬黃鱔、香大頭菜湯、油豆腐塞肉……是震澤家宴上,款待歸鄉遊子的必備佳餚。
在百轉千回的歷史長河中,留下印記的除了舌尖上的味道,還有説不盡的水鄉故事。
《史記·禹貢》有云:“三江既入,震澤砥定。”相傳,大禹洪荒治水,途經震澤,留下“禹跡”。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為紀念大禹治水,當地修建了“禹跡橋”。乾隆四十四年(1779),特請江南名匠雕鑿東面橋聯:“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跡;隆時特起,重恢古制值堯巡。”以此歌頌康乾盛世;西面橋聯:“市近湖漘,驕肩無俟臨流喚;地當浙委,繡壤應多題柱才。”意為震澤臨近太湖,商貿繁榮,錦繡之地可為國家多培養棟樑之材。
禹跡橋、慈雲寺塔組成了震澤鎮的地標。始建於三國孫吳赤烏年間的慈雲寺塔,塔高38.44米,外觀六面五層,塔內置有樓梯,可供登臨賞景。每逢春秋佳日,夕陽西照,登上塔頂,萬家街市盡收眼底。霞光萬道,落日餘暉斜照古塔,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墨丹青,也是震澤八景之首“慈雲夕照”。
▲古鎮巷子
清末民初,震澤的近半房屋屬於徐姓人家,號稱“徐半鎮”,其中的代表是師儉堂,也被譽為“江南第一堂”。師儉堂集河埠、行棧、商鋪、街道、廳堂、內宅、花園、下房於一體,街中建宅、宅內含街,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紳士坐賈行商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的典型建築。
“師儉”,出自《史記·蕭相國世家》“後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寓意徐氏節儉持家的家風。在現場,記者親見,為節省木料,徐家甚至特意將樓梯修得特別窄小,不足一米,坡面特別陡,或有45度以上。
“無一處廢筆”的師儉堂,70%的建築為商業用房,包括米行一家、絲經行一家、鋪面八家。堂內的鋤經園,被稱為中國最小的江南園林——太湖石上,倚牆而建的半邊亭,僅供兩人下棋品茶;依地勢而鋪的鵝卵石路面在雨天自然形成溪流;以木板作為牆體的客廳,夏天作涼亭、冬日當暖房……
師儉堂的米行,南門敞開即大順碼頭。碼頭前的禪杖浜是頔塘河的支流之一。頔塘河屬太湖重要的泄洪通道,水流湍急,換水頻率極高。藉着頔塘河的水勢,禪杖浜浜內長年清澈見底,為兩岸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
自古,震澤因水而興市、緣絲而聚商,生產的湖絲都是從大順碼頭,通過頔塘河、運河,運至上海港口,走向世界。
每年4月,在寶塔街舉辦的蠶花節是震澤人民的節日,包括水鄉婚禮、老街巡遊、繞柴龍、蠶絲被製作、蘇式糕點製作等活動,輪番上演。
街邊的蠶桑文化主題景牆是小鎮的“網紅點”。原來是臨河管理用房,後廢牆改造,有機更新,文化上牆,將煮繭灶台、晾繭、上蔟、紡機、復搖機等各類繅絲用具鑲嵌在做舊的牆體內,重現舊時震澤蠶桑繅絲生活的場景,展現了震澤蠶桑人家風情。景牆上的凌霄花,為古色古香的老街注入了一抹江南的柔美與靈性。
古鎮佈局,處處見景,步步有韻。比如,三面被老建築包圍的四季花田,就像深藏閨閣的江南姑娘。花田佔地約80畝,主要由波斯菊和馬鞭草、向日葵組成。波斯菊顏色豔麗多樣,温柔搖曳;馬鞭草俊俏挺立,高可達肩;向日葵熱情迎客,錯落有致。這裏既是遊客觀光的拍照打卡點,又是古鎮居民茶餘飯後的休閒公園。牆外古街粉牆黛瓦,古樸恬靜;牆內花海萬紫千紅,絢爛奪目。
震澤鎮黨委宣傳委員沈國強介紹,近年來,當地充分發揮本地居民就是小鎮建設、運營、管理的“主人翁”精神,積極引導發展阿婆糰子、老嚴滷菜館、四碗茶、仁昌閣等一批本土產業,推進“景社共建,主客共享”新格局,打造“富民”最美風情。如今,寶塔街上70%的居民仍為鎮裏的原住民。
此外,寶塔街還吸引了各類絲綢名品店面的雲集,在太湖雪絲綢、山水絲綢、慈雲蠶絲、輯裏絲綢等店家,顧客可現場訂製旗袍、蠶絲被、絲巾等特色絲綢產品。
▲現場刺繡
值得一提的是,輯裏湖絲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博會上,就一舉奪得金獎。清末民國年間,震澤出口的生絲約佔全國出口量的十五分之一,《姑蘇繁華圖》上清晰可見“震澤綢”等真實史料。
現在,震澤蠶絲被年產量達300萬條,蠶絲牀上用品100多萬套,行業年產值達14億元,“震澤蠶絲”“震澤蠶絲被”兩項國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進一步增厚了集羣品牌的含金量。發達的桑蠶產業使震澤榮獲“中國蠶絲之鄉”的美譽。每年,小鎮都會舉辦“震澤絲綢杯·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為震澤絲綢家紡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如今,震澤正在全力推進水系恢復和古鎮保護工程,努力復原曾經江南水鄉的原貌,科學利用好一本堂、餘慶堂、耕香堂等歷史建築,串聯絲業公學、江豐銀行等絲綢遺蹟,加快發展文化精品酒店、蠶意民宿、眾創空間等業態,建設一座歷史與現代對話的中國絲綢名鎮。
當然,説起震澤的蠶絲業,不得不説“蠶絲之母”費達生。1923年,年僅20歲的費達生,剛從日本留學歸來,跟隨省立女蠶校校長鄭闢疆,宣講新法養蠶,路演示範持續了半個月。費達生的弟弟、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數次造訪震澤,寫下著名的《江村經濟》。
太湖雪蠶桑文化園是中國首個以蠶桑為主題的生態園,也是江蘇省級濕地公園的文化交流中心、旅遊集散中心,同時是“中國·江村”環長漾特色田園鄉村帶的重要驛站。
在蠶桑文化園,既可瞭解源遠流長的絲綢文化、近距離觸摸蠶的一生,又能體驗制絲工藝的演化歷程。園內,用蠶繭製成的小毛驢、喜羊羊、大熊貓,形象逼真,憨態可掬,令人嘖嘖稱奇。尤其,用蠶繭製成的永生花,火紅的玫瑰、嬌豔的桃花、快樂的文心蘭、團聚的繡球花……無一不栩栩如生,以假亂真。暖房裏,小小的蠶寶寶正在努力蜕皮;經過蜕皮後,不消幾日便可成長為大蠶;大蠶結繭時,需歷經兩天兩夜之久,待到絲方盡,再破繭而出,羽化成蛾。
“以前,一顆繭只賣兩三毛錢,現在我們把繭子設計成蠶繭花、蠶繭微景觀等,一顆繭子能賣10元,甚至更多。”創客總監孫小莉告訴記者,蠶桑文化園已經逐漸走出一條“一絲繞三產,三產繞一絲”的產業創新發展之路。
2016年8月,太湖雪掛牌新三板,成為“蘇州絲綢家紡第一股”。慈雲蠶絲、山水絲綢、輯裏絲綢……一批震澤絲綢的“金花”企業,名聲大震。作為國禮的真絲畫、企業首創的中藥抑菌蠶絲被,一批批工藝新品在震澤絲綢匠人的手中競相綻放。
從文化園出來,驅車沿絲路綠道就到了江蘇首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謝家路。
謝家路承襲了吳江“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自然稟賦,北依1.5萬畝左右的長漾湖,南擁500多畝的周生蕩,一條港河穿村而過,形成兩湖抱一村的格局。
雖然名為謝家路,可村裏沒有一家姓謝。元末明初,明朝開國大將軍常遇春攻打蘇州王張士誠,行軍時途經震澤,見此地風景優美,民風純樸,遂問當地百姓,此處為何名?無人答應。於是,常遇春命將士就地卸甲休息,賜名卸甲路,口口相傳,就有了現在的謝家路。
在常將軍之前,還有兩名人物也與此地有關。傳説,北面長漾中有一土墩,四面環水,地廣兩畝。這土墩“大旱不見水甚減,大澇不見水甚增”,與湖水同時上下浮動,極為神奇,因此名為“浮玉”。唐朝寫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人張志和,辭官歸隱震澤一帶,見長漾浮玉墩上清靜出俗,便脱口詠出“數椽結廬,一水環鏡。玉山浮游,震澤清淨”,後常於此垂釣、飲酒、作詩。後人為紀念張志和,便將浮玉墩改稱為“張墩”,成就了震澤古八景之一的“張墩懷古”。
謝家路南端周生蕩的“周生”,因東漢吳國大都督周瑜在此訓練水兵而得名。坊間傳言,周生蕩水底還有周瑜衣冠冢。曾經,百姓希望把水抽乾要找周生的墓,奇怪的是怎麼也抽不幹,後只發現了兩塊巨石板。
依託“兩湖一河”的自然微氣候,“千畝桑園、四季養蠶”的農業優勢,謝家路發展規劃定位為“水韻桑田村”,以“公司+村+農户”的經營模式,通過招商引資和專業機構投資運營,於2019年4月正式推出“水韻謝家”鄉村文旅品牌——以蠶桑為特色,圍繞“生活、生產、生態”三生融合,致力推進“文商旅農”協調發展,培育精緻的絲綢生活,打造新時代“生活着的蠶鄉”。細雨婆娑的天氣,記者偶遇四五輛旅遊大巴,滿載着遊人來蠶鄉打卡。
▲自然教育中心
都説“絲綢之根在田野,蠶桑之源在鄉村”,由原村辦企業騰退後建造的蠶桑學堂,以蘇式庭院為框架,內設花園、菜園、書吧、酒吧、咖啡館、游泳池、星空套房等,開啓了“小清新+親子游”的新型“農家樂”模式。
與之兩兩相望的,還有“蘇小花”田野餐吧,配有蠶桑文化為主基調的咖啡廳,涵蓋了“鄉村藝術展+絲路咖啡+濕地宣教”多重功能和業態。走上木質平台,一片空曠的田野映入眼簾,這裏的春天有紫雲英、油菜花,夏天有桑樹、荷花,秋天有格桑花、稻田……是休閒小憩的絕美之地。
“蘇小花”的南側是觀景台,也是整個村莊的制高點。站在觀景台,往北可以看到萬頃長漾,讓人想起“泛棹牛娘夕照天,白雲紅樹兩茫然。一灣浮玉庵頭月,曾照漁翁蓑底眠”。往南望是周生蕩,依稀可以聽到當年周公瑾甲兵操練的鼓聲。往西是千畝稻田,不遠處是江南農業文化特色景觀“桑基魚塘”,晚唐詩人陸龜蒙寓居震澤時有詩云“桑柘含疏煙,處處倚蠶箔”,不外如是。
顧全説,謝家路目前的業態和形態只“佈局”了三成,早已聲名鵲起、令人神往,還有更多更廣泛的社會羣體正在謀求合作:本地的新旗藝旗袍、仁昌食品和蘇州的台灣農產品協會躍躍欲試,社會資本也紛至沓來。未來,震澤謝家路田園鄉村文化旅遊業態將越來越豐滿,“新蘇韻”——“水韻桑田村”的美好藍圖,每一天都在接近現實。
選一日,泛舟水上,聞着夾雜着桑葉味道的風,感受湖光瀲灩、桑葉沃若的美景。或許,這才是江南獨一無二的“蠶式”慢生活,也是新時代裏獨一份的“新蘇韻”。
依託景區和社區、產業和文化、水韻桑田和田園鄉村、社會資本和旅遊資源的四大創新融合,震澤正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用自己生動的實踐,書寫美麗的震澤答卷。震澤,正如這秋日暖陽裏蜕變的秋蠶,留住了鄉土文化的根,含英咀華,茁壯成長,生生不息。
作者:付鑫鑫
圖片:震澤古鎮供圖
編輯:邵大衞
責任編輯:楊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