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雖然被稱之為“魚”,而且“鯨”字的偏旁也是“魚”、但它實際上並不屬於魚類,而是用肺呼吸、胎生的哺乳動物,鯨魚的遠祖是陸生的哺乳動物,後來進入海洋中生活、慢慢進化成現在像魚類的樣子。鯨魚的種類很多、分為鬚鯨和齒鯨兩大類,鯨魚以體型巨大者居多,所以“鯨”字從“京”、“京”不但表音,還兼具表義,“京”有“大”只意,古人就稱高大的山丘為“京”,《爾雅·釋丘》就説:“絕高為之京。”最大的藍鯨體型可達35米長,體重可達190噸。如此龐然大物,古人航海時若遇到鯨魚的話,所乘坐的木船隨時可能發生危險,葬身海底,讓乘船者不寒而慄。
古人稱雄鯨為“鯨”,雌鯨為“鯢”,又稱鯨魚為“海鰍”,因其體型巨大,可吞下古代的木船,故又稱為“吞舟之魚”。梁·昭明太子《文選·左思·吳都賦》説:“於是乎長鯨吞航(指船)”,晉潘岳《滄海賦》也説:“魚則吞舟鯨鯢。”其實,早在戰國時期的《莊子》中就有“吞舟之魚”的説法了,《莊子·庚桑楚》説:“吞舟之魚,碭(被海水衝盪出來)而失水,則蟻能苦之。”這吞舟之魚當然是指鯨魚了,這是指鯨魚於海岸邊擱淺“自殺”的現象。看來從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起,古人就認為海中的鯨魚有令人恐怖的吞舟之舉了,所以乾脆把鯨魚叫作“吞舟之魚”,這説明古代航海時,若不幸遇上鯨魚的話,往往會發生連人帶船葬身魚腹的慘劇。下面略述幾則古人航海遇鯨魚的記載,看看當時那恐怖的場面,體會一下乘船人絕望的心情。
據説,我國最早詳細記述航海遇鯨魚的危險情況的是唐·劉恂的《嶺表錄異》,劉恂曾為廣州刺史,這部書是一部嶺南風物誌,書中記載了唐人從廣州乘船漂洋過海到安南(在今越南)去,在海中遇到鯨魚的驚險場景:
海鰍魚(鯨魚)是海上最大的動物,小的鯨魚也有一千多尺長(此説誤差較大,唐代一尺約合今30釐米,一千多尺約合今300多米,今鯨魚最大者不過30多米長。這是由於在海上遠望鯨魚羣時估計錯誤所致。)所以海鰍吞舟的説法並非荒謬之談。每年都從廣州駛出運銅船到安南貿易,北方人偶爾隨船前往,往返需時一年,頭髮都會愁得斑白了。航行中途經調黎(原注:地名,海中有山,阻住東海水,波濤險惡,水流漓急。)在海水深闊處,有時會看到十多座山,或出或沒。船工説:“這不是山島,而是鰍魚的脊背。”果然看見了海鰍的雙目閃閃發光,鰭像搖動的紅旗。正在危急沮喪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小雨。船工説:“這是鰍魚在噴氣,水散佈在空中,風吹來就像下雨一樣,”船駛近海鰍時,人們就敲船、喊叫、鰍魚很快就沉入水面下。從交趾(在今越南)返回的人,多下船登岸,取道雷州(唐代州名,在今廣東省雷州半島。)沿海岸徒步而歸,不辭旅途艱辛,就是為了躲避海鰍的災難。我默默地想:假使大海鰍瞪眼睛,張嘴發怒,那麼所乘的船就會像一片樹葉落入枯井之中了(意為船被鯨魚吞入腹中),叫人怎麼能不愁白了頭呢?
難怪古人要把航海視為畏途了,在海中遇到鯨魚時無計可施,只好一邊敲船,一邊喊叫了;這一方面是壯膽,一方面是希冀能嚇跑鯨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有聽天由命了。
宋代的趙鼎從今廣東雷州半島乘船泛海渡過瓊州海峽,到今海南島去,於海中遇到大鯨魚,僥倖得以死裏逃生。據《淵鑑類函》卷442引《宋紀》説:
趙鼎被貶珠崖(郡名,在今海南島。)從雷州渡海南行,看見波濤之間有紅旗倒下,相繼下沉,懷疑是海盜,或是外國的船隻。叫來船伕問他,船伕搖手,讓他別説話,恐懼的神色可掬。船伕慌忙進入船艙之內,披着頭髮,手拿着刀出來,站在船篷頂上,用刀把舌頭割出血來,血滴在水中,並告誡趙鼎:閉上眼睛,端端正正地坐着。過了兩個時辰,就聽見船伕叫道:“死裏逃生!死裏逃生!剛才看到的是能吞舟的巨鰍。”即使是船伕也沒見過這麼大的教魚。
這則宋代記載中對付鯨魚的辦法與上述《嶺表錄異》中所載截然不同。《嶺表錄異》中所記為見到鯨魚之後,儘量發出震耳欲聾的噪聲,希冀嚇跑鯨魚。這是唐代時的作法,大概此法並無效驗,所以到了宋代,見到鯨魚時則不許發出一點聲音,連説話亦在禁止之列。船伕在鯨魚出現後,沒有告訴趙鼎那是鯨魚,也是唯恐趙鼎驚慌失措,大呼大叫。這不許出聲音是唯恐驚動了鯨魚,造成覆舟的慘禍。不但不許出聲,船伕還要作法禳解,由船伕披髮仗刀,割舌出血滴入水中,這似乎是一種古老的巫術。當然,這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不會有效驗。
明·屠本畯在《閩中海錯疏》捲上記載了福建當地海船在航海時遇到鯨魚的情形,以及對付的辦法,他説:
海鰍噴水沫,水沫飛濺成雨。海鰍來時移動像山嶽,乍現乍沉。船伕遇上海鰍,必定敲響鑼鼓使海鰍害怕,撒米壓制海鰍,海鰍就會悠然遊走。
在明代對付鯨魚的辦法又與宋代有所不同,宋代是嚴禁發出聲音,唯恐觸怒鯨魚,大概因此法並不靈驗,所以明代又採取與唐代相同的作法,敲鑼打鼓發出震耳欲聾的噪聲,試圖嚇跑鯨魚。當然,與此同時,又上承宋代採取巫術的作法,不過已非持刀作法,而是用撒米入海的方法,這當然不會有效驗,鯨魚之所以會“悠然遊走”,純屬偶然,與敲鑼打鼓和撒米無關。
明·張瀚在《松窗夢語》中也記載了當時對付海上鯨魚的辦法,而且描述了船碰上魚身時的驚險場面:
往來海上時,看見大魚有數十里長(一條鯨魚並沒有這麼長,這是誤把鯨魚羣當成一條鯨魚了。)草木茂盛,遠遠望去,無疑是一座山矗立在那兒,而船伕説是巨魚的脊背。一天,船停住不走,不斷地左右劇烈搖動。船伕跳下來説:“碰到魚身了。”憑人力是沒有辦法兒了,只有焚香叩頭求神,一會兒,鳥停在桅杆上。船伕説:“天妃到了。”眾人羅列跪拜於前,一會兒波濤衝蕩,颳起了大風,船舵忽然損壞,船幾乎翻了。船伕驚恐已極,又焚香跪拜。一會兒,桅杆有火光,就占卜可否換舵?結果是不行。又占卜明天換舵可以否?結果是可以。到了第二天早晨,果然風平浪靜,換了船舵繼續航行。那位海神是十分靈驗的。
這次與鯨魚遭遇十分危險,因為船已碰上魚身,而且喪失了航行能力(大約是擱淺在鯨魚身上了。)滿船的人均焚香叩頭求神,十分隆重,而當一隻鳥停在桅杆上時,船伕説是“天妃到了。”這“天妃”是當時的海神,“天妃”之説始於元代,《元史·祭祀志》説:“惟南海女神惠靈夫人,至元中以護海運有奇應,加封‘天妃’神號。”明清兩代以至當代,祭天妃的傳統一直沿續了下來,今台灣所祭“媽祖”即古之“天妃”也。船伕這是把落在桅杆上的鳥當成天妃顯靈了,所以大家都“羅列跪拜”於停着鳥的桅杆前面。足見才遇到鯨魚時,所求之神即“天妃”。可知明代是把祈求天妃作為對付鯨魚的辦法的,這與以前歷代的作法是不同的,有了一個具體的偶像供人們頂禮膜拜,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除了祈求“天妃”之外,占卜也作為對付鯨魚所造成的船隻損壞的辦法,以便決定何時可以修理船隻。而過去所採取的用巫術(如作法、撒米)和敲鑼打鼓來驅趕鯨魚的辦法已不再使用了。
綜上所述,古代航海的木船遇到鯨魚時是十分危險的,若誤把鯨魚當成小島而靠近的話,很可能會葬身魚腹。古人航海遇到鯨魚時,完全無可奈何,只有採取一些所謂的辦法,如敲鑼打鼓、作法和撒米等巫術,以及祈求天妃等,試圖以此來驅趕鯨魚,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而已,並沒有實際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