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涸了三百年的“哈拉奇”重現生機,湖面波光粼粼、白鷺棲息翱翔
波光粼粼的湖面,茂盛的蘆葦叢,在水面上起起落落的白鷺和野鴨——如此美景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一片身處沙漠之中的水域,而更難想象的是,作為“倒流河”疏勒河的終端湖,這片名叫“哈拉奇”的水域此前已經乾涸了近300年。
在甘肅敦煌,我國最長的“倒流河”疏勒河全程再現大河西流,同時乾涸消失了300餘年的疏勒河終端湖——“哈拉奇”重現,形成了5平方公里左右的湖面。
10月2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瞭解到,該湖泊是“倒流河”疏勒河的終端湖,之所以能在乾涸近300年後重新出現,得益於疏勒河及黨河河道恢復與歸束工程的完工投用。
“哈拉奇”的重獲生機,對於阻止庫姆塔格沙漠的東侵,保護敦煌綠洲和敦煌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哈拉奇”就開始逐漸恢復,今年雨水充足,所以水面也比較大,達到了5平方公里。藉助河道恢復與歸束工程,當地生態環境得以改善。
2017年7月下旬,隨着疏勒河及黨河河道恢復與歸束工程完工投用,疏勒河與黨河的水通過“人工運河”源源不斷流過河倉城、玉門關,順着疏勒河古河道一路向西流淌,沿河的蘆葦、紅柳等植被恢復生長,乾涸近300年的哈拉奇重獲生機。
在這片“沙漠之海”上,白鷺和野鴨棲息翱翔,哈拉奇重現,並形成5平方公里左右的湖面,蔚為壯觀。這是科研人員近日在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端和庫姆塔格沙漠東緣交匯地發現的。
“哈拉奇坐落在沙漠邊緣,它的恢復相當於為敦煌築起了一道天然生態屏障,阻擋了沙漠東擴步伐。”孫志成説,野駱駝以前很少在靠近疏勒河一帶的保護區出現,但是在去年2月,他們在附近遇到了31峯野駱駝,今年5月又看到了7峯。
據史料記載,這裏曾經的濕地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以上,水域面積約200平方公里,“但是隨着環境的變遷,疏勒河發生了部分的退縮、斷流,‘哈拉奇’在清代的時候也乾涸了,漸漸被東進的庫姆塔格沙漠包圍,附近的人都叫這裏‘北枯溝’”。
如今,“北枯溝”又泛起了水波,而這粼粼波光得益於長期的規劃和治理。
在該規劃支持下,酒泉及敦煌地區相繼實施灌區節水改造、河道恢復與歸束、黨河流域水資源監測調度、月牙泉恢復補水、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等工程。
此外,孫志成在對哈拉奇進行監測時還記錄到了白鷺、天鵝、鸕鷀等水鳥20多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我們想的是把這個庫姆塔格沙漠永遠阻擋在這兒不要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