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晚唐第156窟賞析
窟號:156窟
年代:晚唐
形制:覆鬥頂形窟
位置:九層樓右側
前世今生莫高窟156窟,亦名張議潮窟。晚唐代表窟之一。唐鹹通六年至八年(865—867)之間,沙州刺史張淮深為其叔父河西十一州節度使張議潮所造的功德窟。覆鬥頂形窟。洞窟設有前室、甬道和主室。前室為橫長方形,可惜前部塌毀。前室北壁左上角處,有“鹹通六年正月十五日”的墨書題記《莫高窟記》是研究莫高窟開鑿歷史的寶貴資料。
西壁龕內現存倚坐佛一身(頭毀)。帳門南側畫普賢變,北側畫文殊變。其餘三壁上部繪思益梵天請問、阿彌陀、金剛、報恩、藥師、天請問等經變,下部繪“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及張議潮夫人“宋國河內郡夫人宋氏出行圖”。甬道兩壁畫張議潮、張淮深及夫人等供養像。均為晚唐時期不可多得的形象歷史資料。
1921年沙俄白軍流竄至敦煌,曾居此窟,燒炕做飯,故四壁上部及窟頂壁畫多被煙燻發黑,
某些畫面已難以識別。
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在敦煌莫高窟156窟,是晚唐壁畫的重要作品。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沙州人張議潮率河西各族推翻吐蕃貴族的統治受唐朝冊封為河西十一州節度使。畫面從現壁下部西端起一直延伸到東壁南側,構圖壯闊,人馬眾多,情節生動。開始部分以騎兵儀仗為主,甲械齊整,旌旗鮮明。中間有軍前舞樂,八名舞者排成兩隊,甩動長袖相對而舞。
宋國河內郡夫人宋氏出行圖
此圖繪於156窟北壁,與《張議潮統軍出行圖》相對稱。宋氏是張議潮的夫人,敕封“宋國河內郡夫人”。同《張議潮出行圖》一樣,這幅出行圖呈橫卷式,前部是雜伎舞樂,有一頂竿伎人,竿頂四小兒作各種驚險動作旁有一人舉竿護侍。
另有舞伎四人,大袖長裙,圍成方陣,揮袖起舞,後隨一組樂師。後面是兩行持長棍者引出行李馬車一乘,下有三騎傳遞信息的“馹騎”。後面是宋氏之女的乘輿及坐車,侍女捧奩、執扇或抱包袱行於車前。
宋國郡夫人騎白馬,着衫裙高履,身披輕紗,頭飾高髻,插花釵九樹。近畫面後部有隨從九騎,分執扇、奩、鏡、琴、爐、壺、包袱等物。最後部分是馱運、狩獵的隊伍。
此圖也以鳥瞰,散點佈局,在嚴謹方面稍遜於《張議潮出行圖》,但在表現人物的生動活潑方面卻又過之。如前面的歌舞百戲中,一人頭頂長杆,雙腿作騎馬式,雙臂張開,小心謹慎地注視着長杆的重心。竿上四個小兒,有的伸開雙手以腳攀沿,有的在山木上作雙臂舉身、單手懸掛、翻身倒垂等驚險動作,儘管畫面已經模糊,但驚心動魄的情景仍然使人感受甚深。另外,“馹騎”的飛速急馳; 狩獵者和前面的獵犬,都表現得很生動。在人物行列的空隙處點綴了許多花卉、草木,增加了華麗的氣氛,與整幅畫表現出的宋國夫人豪奢,華貴的氣派相統一。
窟頂畫卷瓣蓮花藻井井心,四披畫彌勒、法華、華嚴、楞伽等經變。
前室繪降魔、法華、父母恩重等經變,北壁有墨書鹹通六年紀年的《莫高窟記》,此為唐人追述莫高窟始建年代及建窟沿革之文字記載,其內容與第332窟所出《李君修莫高窟佛龕碑》所載的建窟沿革基本相同。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和宋國夫人宋氏出行圖,集歷代鞍馬人物繪畫之大成。洋洋灑灑,會人物近240身,馬110餘匹,二圖各以8.2米的長卷展示了宏大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景,開創了長卷歷史人物畫之先河,而後遂有仿效 其後有張淮深出行圖(94窟)、曹議金出行圖及回鶻公主出行圖(100窟)等。畫面上,人物聚散疏彌佈局得當,肅穆整體的隊伍,有變化的穿插。儘管眾多的人物成羣,又留有適當的空間,開闊疏朗,體現出了“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格局。田園草地的綠色橫條,和表現田埂阡陌及大道的灰白色橫條作為統一的背景橫貫全圖,正是敦煌沙漠綠洲中天寬地闊一望無際的地理環境。眾多的紅衣、紅馬,造成畫面暖色調的色彩感和熱烈氣氛。兩幅出行圖均可視為“步步觀”的散點透視法。物隨景移,整個畫面不論欣賞那一部分,都是清楚明晰的,而且沒有“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形,令人感覺很舒服而且和諧。張議潮出行圖,一方面證明他們都是篤信佛教的信徒,建窟以求得來世的解脱、修來世之福;另一方面當時佛教已成國教,信佛之風盛行,自然順應潮流,追求時尚,同時顯示炫耀張議潮收復河西的豐功偉績。
來源:中式營造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