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裏古橋的秘密,你都知道多少?
世上好話書説盡,天下名山僧佔多;深山藏古寺,曲徑通香林。潭柘寺距京城30多公里,背靠寶珠峯,坐落在自東向北再轉向西依次排列的回龍峯、虎踞峯、捧日峯、紫翠峯、瓔珞峯、集雲峯、象王峯、架月峯、蓮花峯等羣山環抱之中。故有“山中建寺有寺難見寺”之美譽。
寺院地處山澗,溝壑縱橫,因此,在山門前有一道深溝約7米餘,是往來寺院的一道天然屏障,溝內原有龍泉、泓泉溪水奔騰而過,因地質原因,時下已基本乾涸,只有連陰雨後才能重現昔日景觀。為與外界交往,改變環境,適應發展,寺院在山門前和東、西兩側溝壑間分別建了三座不同形狀、大小的石橋,橋是橋樑的簡稱。橋樑中藴藏着豐富的人文內涵,也體現着“造橋樑以濟人渡,修道路以便人行”的濟世精神。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寺院悠久文化的載體。
在寺院西側,出西后門通往西觀音洞院落的溝壑上,因溝壑較寬敞、河底較平緩,溪流較淺,溪水不大,所以,用另類過河的方式,漫水橋或走邁石。所以,此處這座漫水橋名叫“問津橋”,平時水小時從橋上走,水較大時,漫過了橋面就走邁石。“邁石”就是在水面曠闊的河段,逐次,均勻地擺放一些上下面較平穩的大塊的石頭放入河中,過河之人踩着石頭過河,俗稱走“邁石”。再深一點的水面,把邁石淹沒了就摸着石頭趟水(涉水)過河,以便到達目的地。
總之,人們習慣於在陸地繁衍、生活,勞動等往來,但是,陸地上常有溝壑,山澗、河流等阻礙通行的屏障,即有溝有水就得有橋,渡是橋的開始,橋是渡的延伸。為此,人們就建造了各式各樣的橋樑。懷遠橋為單孔石砌拱橋,寬7米,長約10米,橋兩側有四柱漢白玉石欄,石欄上有如意畫,以榫卯結構與橋面相連。在橋拱的兩側,各雕有一尊龍面獅頭的趴蝮,俯視着橋下。趴蝮是龍生九子之一,性喜水,所以,被雕塑在橋柱、建築上成吸水獸形,也稱“吸水怪”。寓意在山洪暴發時,它能吸盡河道里的水,使河道兩岸不受洪災之苦。懷遠橋古樸雄渾,造型優美,十分堅固。
1978年大修寺院時,大型載重車輛每天都要從這裏往返運料,但石橋仍巋然不動,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古代工匠們的高超的“負責任”的建橋水平(近年來,媒體經常報道橋樑垮塌事件)。懷遠橋雖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但一直是寺院出入的主要通道,現今除橋面上的青石已被踩踏磨光之外,其它一切完好如初,仍在盡職盡責的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懷遠橋又叫斷龍橋。據説清朝時,一次乾隆皇帝來寺進香,走在懷遠橋上觸景生情,不僅想起了康熙爺爺和“豬吃糠”的傳説,也想與新任方丈切磋一下智商,開個玩笑。
瞬間,乾隆皇帝對時任第七代恆實源諒律師説“方丈,這裏依山傍水,景色秀美,適宜建座皇家園林”,老方丈心知肚明,暗想,這次可不能再用“豬吃糠”了,剎那間他計上心頭,立即説:“乾隆爺,你知道腳下這座石橋叫什麼名字嗎”?“懷遠橋”乾隆脱口而出。“對”老方丈也回答得乾脆利索,並繼續説“懷遠橋只是這座橋的名字之一,它還有其它的名字”,“什麼?怎麼還有其它名字?叫什麼呀?”乾隆迫不及待地問道。老方丈接着回答説“佛家弟子不打妄語”,乾隆説“快説吧,別賣關子啦”。老方丈繼續慢條斯理地説“這座橋常用的有三個名字,一個叫懷遠橋;一個叫斷龍橋;還有一個叫界凡橋”。
所以,這橋又叫斷龍橋。斷龍橋是當年華嚴祖師建寺時起的名字。老方丈接着説:你知道潭柘寺是“老龍讓的宅”吧,建寺時華嚴祖師把兩位龍子嵌在了大雄寶殿的屋脊兩端,讓它們看護寺院。祖師怕兩位龍子日久思凡,擅離職守,跑出寺外,就給這座石橋起了“斷龍橋”的名字。乾隆聽後,心想老方丈還行,很有頭腦,我的年號是乾隆,“龍”與“隆”同音,這不是要斷我的念想嗎?因而也只得作罷,不再想入非非了。在寺院東側,出東後門有一座小石橋,橋下是一道約10米的深溝,此橋名叫“接翠橋”,橋為石頭砌築的,橋下是單孔券洞,但是橋面確已墊平,已看不出橋的拱狀。經此橋可到紫竹禪院及財神殿、東側景區。
禪院內原有大量的紫竹,竹子也可稱為翠竹;又因,寺院東側山巒起伏,植被茂密,鬱鬱葱葱,覆蓋率高,滿目青翠。所以,此橋叫接翠橋恰如其分。同時還可以觀看“小橋流水”的意境和欣賞“流水清音”真跡的雅興。寺院山門前有一座石拱橋,名為懷遠橋。當來寺院禮佛的信眾站在橋上,觀賞寺院宏偉的建築而感慨時,不禁想起了那些遠去的高僧大德們的豐功偉績和遠見卓識;寺院內的僧眾,更是竭力修行,從懷遠橋走出去後方能懷柔天下,志向遠大,雲遊四海。
懷遠橋又叫界凡橋,界凡橋是寺院較常用的名,此名是金代廣慧通理禪師起的。意思是“以此橋為界,界線外是紅塵俗世,凡界人間”;過了界線就進入了“寶方聖地,梵剎宮中”了。懷遠橋、斷龍橋、界凡橋都是寺院的同一座古石橋,別無其餘。
在寺院東側,出東後門有一座小石橋,橋下是一道約10米的深溝,此橋名叫“接翠橋”,橋為石頭砌築的,橋下是單孔券洞,但是橋面確已墊平,已看不出橋的拱狀。經此橋可到紫竹禪院及財神殿、東側景區。禪院內原有大量的紫竹,竹子也可稱為翠竹;又因,寺院東側山巒起伏,植被茂密,鬱鬱葱葱,覆蓋率高,滿目青翠。所以,此橋叫接翠橋恰如其分。同時還可以觀看“小橋流水”的意境和欣賞“流水清音”真跡的雅興。
在寺院西側,出西后門通往西觀音洞院落的溝壑上,因溝壑較寬敞、河底較平緩,溪流較淺,溪水不大,所以,用另類過河的方式,漫水橋或走邁石。所以,此處這座漫水橋名叫“問津橋”,平時水小時從橋上走,水較大時,漫過了橋面就走邁石。“邁石”就是在水面曠闊的河段,逐次,均勻地擺放一些上下面較平穩的大塊的石頭放入河中,過河之人踩着石頭過河,俗稱走“邁石”。再深一點的水面,把邁石淹沒了就摸着石頭趟水(涉水)過河,以便到達目的。
總之,人們習慣於在陸地繁衍、生活,勞動等往來,但是,陸地上常有溝壑,山澗、河流等阻礙通行的屏障,即有溝有水就得有橋,渡是橋的開始,橋是渡的延伸。為此,人們就建造了各式各樣的橋樑。
自駕路線:西五環衙門口橋上京原路(蓮石西路)向西,大約十公里到達潭柘寺。(沿途有路標)
來源|門頭溝區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