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普類圖書,一樁著名的軼事來自霍金。據説《時間簡史》出版時,出版商對他説:“一本書中多一個數學公式就會減少一半讀者。”巧合的是,國內出版業第一本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引進版科普圖書,正是霍金的《時間簡史》。
這裏的疑問是,《時間簡史》是一本科普書嗎?誠然,霍金在圖書編輯的“循循善誘”之下,並沒有在這本書中加入太多的天體物理學公式,甚至是以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將宇宙間的秘奧“娓娓道來”。但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説,這本書仍然深奧難懂。
記得個人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初中,借出後被物理老師逮個正着,經過他謹慎地“審讀”,覺得自己尚且一大半讀不懂,實在不適合中學生閲讀,從此便再未在那架科普類圖書中看到類似的身影。在那些趣味數學、趣味物理的旁邊,只餘兩套總也湊不全的《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實在影響了太多青少年,以至於今天回憶起學生時代,大多數人對於科普作品的唯一認識,正是《十萬個為什麼》。甚至我們可以將這裏的書名號取消,換成引號。因為在少年兒童出版社的61版《十萬個為什麼》問世之後的四十多年裏,國內出現了太多版本的“十萬個為什麼”——《精編十萬個為什麼》《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精編小學生十萬為什麼》,或者進一步引申《十萬個不知道》《十萬個全知道》《十萬個為什麼全知道》。
因為這些都是十多卷的大書,如我這般不走心的讀者,往往會覺得自己從頭到尾只讀過一套科普書。
科普並非只有《十萬個為什麼》。這種獨一無二的錯覺,來自於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內出版行業對科普的認知。隨手翻找一份80年代的全國優秀科普圖書獎獲獎名單,獲得一等獎的圖書有《自學看圖入門》《今日電子學》《特殊的金屬》《快速強力挑蝸桿》《養雞500天》《今日天體物理》《精神疾病漫話——癲狂夢醒》《夢魔》。
僅從書名來看,如今勉強會被人們理解為科普圖書的只有最後三本,其餘只能算是實用技術的自學教材。甚至,這一領域的圖書才是那個時代優秀科普圖書的典型。
直到21世紀,在國家有關科普工作的文件中,仍然強調,“在科普工作對象上 ,要把重點繼續放在青少年、農村幹部羣眾和各級領導幹部身上”。給青少年《十萬個為什麼》,給農村幹部羣眾《養雞500天》,給領導幹部《今日電子學》。
有些東西從未改變,只是市場對圖書提出了新的需求。
於是,我們才能在2017年開始頒佈的“中華優秀科普圖書榜”中看到這些名字,《“三體”中的物理學》《數學簡史》、《玩轉科學的“藝術家”》《數字博物館:從零到無窮的故事》《日益寂靜的大自然》、“生命奧秘叢書”、《地球與生命》《走進中國科學院博物館:聽化石的故事》《圖案密碼:大自然的藝術與科學》《癌症的消亡》、“科技改變中國”、《這裏是中國》《名畫在左,科學在右》《紐約:一座超級城市是如何運轉的》《天氣預報:一部科學探險史》。
不一定給領導幹部,多半不是給青少年,一定不指導工農業生產,真正的服務“大眾”。在回顧中國出版行業如何完成如今的“華麗轉身”的同時,我們不妨照例列舉、介紹一些“小眾”的出版品牌——
1. “第一推動叢書”/湖南科技出版社 & “哲人石叢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談到科普圖書,很難繞過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第一推動”,甚至很多資深讀者都願意將1992年當作中國內地新的科普元年,因為在那一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第一推動”——《時間簡史》。在此以前,不是沒有更好更優秀的科普類圖書,更不乏相關領域的名著翻譯,但《時間簡史》確實是當代第一部達成“破圈”效應的科普類著作。
當時的圖書工作者們運用了一個如今看來頗為落伍的營銷手段——身殘志堅的霍金教授——令這本書甫一出版,便成了全社會熱議的話題。
其後,1993年起“第一推動叢書”第一輯陸續出版,叢書系列逐漸成型,更有沈昌文先生妙手推動,創設了“高級科普”的品牌形象——
它所敍述的不是某種現實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能,而是一種科學精神,或曰“科學的原動力”,這是科學的最高級問題,也正是每個有教養的知識分子,每個人文科學工作者所必須關注的事情。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貼出原話,是因為如今許多科普圖書的出版與被閲讀,或多或少都得益於沈先生關於“高級科普”的定義。而作為最直接的得益者,湖南科技出版社在“第一推動叢書”之後,又在新千年陸續推出了“科學家傳記系列”“數學圈叢書”等。而2018年,“第一推動叢書”出版25週年之際,再版的包含4大系列49種圖書的典藏版,經典意義與價格一樣奪人眼球。
而在“高級科普”領域,與“第一推動叢書”可謂雙峯並峙的,還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叢書”,同樣是一套經久不衰的科普作品。從1998年的《確定性的終結》,到最近因為疫情爆火了一把的《大流感》,這套累計近140冊的叢書也在2019年推出了十四冊的珍藏版。雖然社科出身的自己一定讀不懂大部分,但考慮到價格優勢,也忍不住購買了一套。至於今年陸續出版的湯森《技術的陰暗面》等,也非常值得一讀。
2. 博物系列 & 科學史譯叢 /商務印書館
既然提到“高級科普”,那便不得不牽扯到其他幾個詞彙,譬如“博物學”“科學史”“科學哲學”,以及“新知”。其中的有些詞跨越了20個世紀,有些詞在20世紀方成為顯學,有些詞則在20世紀末才剛剛誕生。這些詞彙構成的難題是,究竟哪些書才應該被稱為“科普”,科普的對象是誰?
《十萬個為什麼》與《養雞500天》所指示的科普圖式是知識普及與指導生產,而這在沈老的科普圖式中,即使不是低級,也與高級相去甚遠。傳遞科學精神的寬泛要求,給定義帶來困難;如果不僅止於科學知識的普及,我們究竟如何才能約定科普的範圍?是嚴肅科學配以明快陳述,還是隻要提到科學就行?在以上提到的四個詞語中,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名字中雖然明確提到了科學,但似乎又與科技或者普及毫無關聯。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科學史譯叢”,目前出到第十三本,部分書目與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科學源流譯叢”重合,兩套書均由“這世上絕無僅有的譯者”張卜天翻譯,
而用張先生自己的話來説,他的工作“從純理性的‘知曉’轉向更神秘、理性無法統轄的領域”。這些涉及“鍊金術”“神秘學”“宗教”抑或“聖經”的書籍,顯然大部分處於人類知識中“純理性”的部分之外,更談不上普及科學知識了。
但它們確實有助於傳遞科學精神,或曰“科學的原動力”。
相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新知”領域。究竟如何定義“新知”,當一本書在討論微生物、細菌、現代醫學、大氣、煤炭對世界、社會、人類生活的改變時,我們閲讀的究竟是一部科普作品,還是一部社會人類趣味史?
“瞭解知識成果的內容,思考其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固然是明瞭社會變遷趨勢的必需,但更為重要的,乃是通過知識演進的背景和過程,領悟和體會隱藏其中的理性精神和科學規律。”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新知文庫”的這段介紹,令人糾結,不知該不該放進對科普品牌的介紹當中,但考慮到其中圖書在人文社科領域的佔比與影響力。因此只在這裏提一句,並不展開贅述。
最後再簡單介紹一下博物系列的情況。這個誕生於古希臘的學科門類,不僅歷史悠久,傳承更不絕如縷,從某種角度來説,雖然博物學屬於“自然科學”的分支之一,卻與近現代的科學精神截然相反,它涉及生物卻不同於生物學,涉及礦物卻不等於化學。
精巧的文字敍述配以或彩鉛或水彩的精緻圖繪,讀者甚至可以將之作為生動的美學作品,時常我會錯以為《瓦爾登湖》《寂靜的春天》《醒來的森林》這些生態美學作品,方是這一學科的現代餘續。
有趣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與《時間簡史》一樣炙手可熱的“科普”作品,正來自於博物學,法布爾的經典作品《昆蟲記》。萬物之美也許正是“科學的原動力”之一?
無論如何,商務印書館的“博物系列”中精品頗多,甚至佔了其出版科普作品中的大部分。隨舉幾例,如《薔薇秘事》《沙鄉年鑑》《看不見的森林》等,皆為充分結合美與智慧的作品。順便推薦兩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的圖書《演化》以及《火星》,那些生物,那些骨骼,那些遙遠星球上的熔岩與沙丘。美到顫慄。
3. 探索家/未讀 & 圖靈新知/圖靈文化
説完了科普的經典,與深邃,與廣袤,與美之後,剩餘的篇幅為大家介紹一些相對“小眾”的科普“品牌”,或叢書。仍然重申一貫的觀點,在“大眾”眼中的小眾,絕不等於徹底無聞,相反或許是一些“小眾”羣體中的大眾品牌。
譬如未讀的探索家。曾經出版過《給仰望者的天文朝聖之旅》《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等大熱科普書籍的未讀·探索家無論如何不應該算是“小眾”,事實上,這一誕生於2015年的子品牌幾乎算是“趣味科普”領域的大熱。
有趣的是,“帶領讀者探索世間萬物的奧義,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難懂的概念,被讀者讚譽 ‘文科生也能看懂的科普書’”的“探索家”,在自己的品牌介紹中將科普圖書定位為“用趣味的科學知識賦予讀者一種科學思維和視角”。這也是一説。
但確實,探索家是目見的科普圖書品牌中,在趣味化方面做得最徹底的一家,無論是選題、裝幀還是對書名的改譯。
相對來説,另一家資深科普圖書品牌則大約位於“第一推動”與“探索家”之間,那就是隸屬於人民郵電出版社下屬圖靈教育的“圖靈新知”。
顧名思義,這家以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命名的圖書公司,最早以形形色色的計算機實用技術為出版特色,新時代的“養雞500天”。打開圖靈文化的官方社區,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資訊時代的不瞭解,大多數時候的原因,仍在於不懂。
不過子品牌“圖靈新知”,確實可以吸引不少大眾讀者的閲讀興趣。雖然同樣帶有“新知”二字,這一以計算機技術與數字技術起家的品牌旗下,既有《怎樣解題》這樣無限接近於教輔的“科普”,也有如《鏡中的宇宙 : 消失的粒子與倖存的世界》這般的趣味科普。
特別值得一題的是,在“圖靈新知”的目錄中,發現了不少有關數學的科普讀物,只是相對於可見的物質世界,抽象的數字世界也許門檻更高,即便是科普,恐怕也更少不了“公式”。
4. 鸚鵡螺及新思及見識城邦/中信出版集團
撰寫的 上一篇文章 中,不少朋友質疑為何沒有提到中信出版集團。原因有二。一是中信出版的情況稍顯複雜,二是中信出版的品牌情況稍顯複雜。圈內一個著名的段子是,連中信自己的員工都弄不清,中信旗下到底有多少品牌。不過,如果將範圍努力收窄,似乎也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譬如科普。
中信集團旗下的科普圖書首推“鸚鵡螺”,這一誕生於2017年的科普工作室,在2018年改名“鸚鵡螺”後迅速發力,先後出版了《時空的秘密》《幸運的宇宙》等熱門科普書,2019年更先後出版了,《生命與新物理學》《理查德·費曼傳》《美的進化》等科普領域經典作品,新年以來又出版了《素數的陰謀》《物質是什麼》《一個利他主義者之死》等作品。
高度與深度俱佳。只不知其品牌名稱的來源,是藴含數字之美的貝殼生物,還是凡爾納小説中那艘匯聚超時代科技、橫行七大洋的龐然巨物。品牌的logo指的應該是前者,而近兩年發展的趨勢卻暗示着後者才是更真確的答案。
除了年輕的“鸚鵡螺”之外,中信出版集團旗下,另有不少品牌出版了許多令人驚豔的科普圖書,譬如“新思”。説起後者,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八卷本《企鵝歐洲史》,便是反覆出版的“尼赫魯爸爸”。至於其下專注於科普的“邊際新知”叢書,卻直到撰寫本文時,卻才串聯起來。不知不覺中,早已出版了不少好書。
譬如那本鐳射封面的《詩意的宇宙 : 薔薇、時空與21世紀物理學》,以及埃迪·普洛斯的《生命是什麼 : 40億年生命史詩的開端》,回頭看,竟然已是一、兩年前的作品。至於今年陸續出版的《量子通史》《狼的智慧》《人類大瘟疫》等,文庫之名所在非虛。
另一家涉及科普著作的中信品牌是“見識城邦”,除了另一本鐳射封面的《我的世界觀》之外,從2019年起陸續出版的韓裔美國學者韓炳哲一套,談論技術哲學,也非常值得一看。也許下一次寫一篇“中信出版的巨型迷宮”,無論是從品牌數量,還是從耗資購書的角度,均符合以上題目。
5. 原點閲讀/清華大學出版社
因此“致力於科學普及和科技文化類圖書的出版,傳播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理念”的“原點閲讀”,出現在現在的出版市場,並源源不斷地出版好書,實在令人驚喜。
汪闐先生的《蟲行天下》、張天蓉女士的《蝴蝶效應之謎:走近分形與混沌》、外科醫生李清晨的《心外傳奇》等書,都是在業界享有盛譽的科普作品。中國排名第一的理科大學,盛名之下無虛士。
同時,“原點閲讀”也有一部分的引進科普圖書,譬如新近出版的《自然的音符:118種化學元素的故事》,譯自《自然—化學》雜誌的元素專欄,兼具學科之深度與趣味、與美。
6. 啓蒙數學、里程碑、獨角獸、中資海派……
除了以上幾家專做科普圖書的品牌、叢書之外,仍有不少科學技術、科學視角、科學精神相關的出版作品,譬如《 那些“好而不眾”的國社品牌 》一文中匆匆帶過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旗下品牌低音。
疫情過後,因為與疾病、醫療相關的人文、社科、科普作品借勢佔據了不少媒體的頭條,於是就有傳統媒體開始討論,科普類圖書因此重煥青春理當是件好事。這當然不錯,但更多的恐怕是誤解。
且不説20世紀以後有多少貼近社會發展的圖書,都在思考科學技術給人類、給社會、給生活方方面面所帶來的影響,優秀科普作品開始湧現,也已經是兩三年前的趨勢了。更別説獨立運營科普圖書工作室、品牌的創建,張卜天科學史科學哲學的譯作套系,新知作為一種圖書類別的“橫空出世”,甚至在四五年前都已不太新鮮。
疫情只是爆發的契機,市場才是真正持續不斷的需求方。還是在世紀之交,有記者採訪“哲人石叢書”幕後的幾位策劃人,身兼科普圖書編輯、天文學家、科普作家數個身份的卞毓麟教授給出了最切中的答案:
提高成人科普中的“人文含量”,並不意味着排斥科學知識和純技術層面的東西,而是注重強化科學思想的精神內涵,比如無所畏懼的探索精神,懷疑的批判精神,實證的理性精神……
“提高成人科普中的‘人文含量’”,這話顛倒過來,應當也不影響結論,“提高人文閲讀中的‘科普含量’”,同樣也有益於成年人精神世界的科學思想與批判精神。而這兩年各出版社、圖書公司旗下陸續出現的與科技相關、科學精神相關的圖書、叢書或者子品牌,也正是對讀者這一需求的回應。這些新興品牌、叢書的數量,甚至不是這篇文章所能概述。僅列舉幾例。
華東師範大學的新叢書“啓蒙數學文化叢書”,目前僅出到第四本,價格照例高昂,不過仍然想要推薦一二。“里程碑系列”,令人驚訝的屬於重慶大學出版社,向來以為它們的優秀作品集中在時尚、服裝領域。而這一套八冊的編年體百科全書,同樣發揮了他們的優勢,圖片細節精美,可以一觀。
AI與人類之爭,向來是科幻領域裏的熱門話題,隨着這兩年AI不斷在各個遊戲領域以“策略”“大局觀”這些原本獨屬於人類的能力擊敗人類對手,幻想似乎已逐漸照進現實。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這套“獨角獸·法律精品”下屬的“人工智能”套系正屬於嚴肅學術論著中“腦洞大開”的一類,從法律的角度探討人類及其造物的權利邊界,十分有趣。而在傳統社會,科學的探索與發現也不斷拓展着人類的認知邊界,“中資海派”這家以經管類圖書起家的圖書公司,近幾年接連出版了類似《雨林行者》《野性與文明》《進化的咬痕》等自然科學類著作,不知是否也屬於卞教授所言提生“無所畏懼的探索精神”的範疇。
介紹的最後,循例多説幾句。以上所介紹的所謂“小眾”品牌,實際在構思之初與朋友探討時,便生出許多爭議,知者質疑其“小眾”,不知者質疑其為“推廣”。
除非專業,看不懂才是常態。
但門檻的高地有無,真切考驗的不是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而是破開繭房的勇氣和韌性。記不清在哪本書裏讀到過一句話,深以為然:讀書有讀不懂的地方,別怕,先讀讀得懂的部分。
古人不也説“讀書千遍,其義自現”?在信息爆炸的當下,“千遍”自然是個笑話,但讀着讀着就懂了,卻是閲讀體驗的親身實感。趙州和尚説禪,當頭棒喝“吃茶去”。讀書也是相似的道理,讀便是了,有一得是喜,無一獲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