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陸最大對台研學旅行基地 探索兩岸青少年交流新模式
本報記者 應 潔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我市正依託大陸首個對台研學基地——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打造台灣青少年登陸的“第一家園”和“第一課堂” 。
兩岸一家親,未來在青年。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去年掛牌成為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此前已獲批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全國港澳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自2017年率先開展研學旅行工作試點以來,集美區充分發揮百年學村和兩個國家級台商投資區的優勢,以兩岸青少年交流融合為切入點,不斷提升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的功能與內涵,三年來共吸引超過5200名台灣青少年及家長來集美研學旅行,有力促進了兩岸青少年的情感融合、心靈契合,逐步打響“兩岸研學在集美”品牌。
探索“1 1 N”模式
在寓教於樂中增進交流
AI科技、智能編程、航天航空、傳統木偶戲、茶道茶藝……在去年海峽論壇期間舉辦的“兩岸一家親 從小心連心”研學體驗營中,來自台灣的250名青少年在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總部大樓體驗了豐富多彩的研學課程。
這棟總部大樓的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共有五層樓,集住宿、教學、研發、產業聚集等功能為一體,能夠同時為500個青少年提供研學住宿及研學場所。
以兩岸青少年交流融合為切入點,集美探索出“1 1 N”(即1個研學總部 1個研學大營地 N個研學單元)的泛營地研學模式,依託研學總部大樓、研學大營地,串聯整合轄區內高校、景區、旅行社、台青創基地等研學旅行資源,為兩岸青少年搭建交流融合、“同吃同住同玩同學”的大平台。
正在建設的閩台研學“大營地”位於風景秀麗的灌口,項目包含科技文化館、綜合體育館、教學實踐樓、綜合實驗樓、宿舍樓、食堂、户外實踐區等功能區,將實現對台研學旅行基地的擴容,讓更多的兩岸青少年在寓教於樂中增進互相瞭解。
“‘N’是指多個研學單元。目前已認定的包括16個景區和13所高校、研究所在內的29個研學單元,可提供122個特色課程,讓台灣青少年在玩中學、學中玩,增進了台灣青少年對祖國大陸的情感認同、文化認同。”相關負責人介紹。
“政府主導 市場助力”
研學政策不斷優化
先行先試、不斷創新。去年海峽論壇期間正式發佈的《廈門市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持續提升廈門(集美)研學基地,吸引更多台灣青少年來廈開展研學交流,打造大陸最大的對台研學旅行基地。
打造“大陸最大的對台研學旅行基地”,不僅硬件載體要“最大”,服務也要“最優”。2018年6月,集美率先出台大陸首個區級對台研學優惠政策《集美區關於鼓勵對台青少年研學旅行獎勵辦法(試行)》,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開展閩台研學旅行。相關做法獲得各級領導批示肯定,併入選福建新聞聯播“縣域改革進行時”典型案例。
今年3月,集美區進一步修訂併發布《集美區關於鼓勵台灣青少年來集研學旅行獎勵辦法》。修訂後,獎勵兑現更快,標準更高,範圍更廣,機制更活,有利於進一步發揮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作為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作用。
為了讓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實現可持續發展,集美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 市場助力”的“雙輪驅動”運營管理模式,由區屬國企與廈門建發國旅集團強強聯手,合資成立“廈門萬千極美營地科技教育有限公司”負責研學旅行的日常運營、課程開發、導師培養及研學路線設計,具體研學活動則由各景區、高校、旅遊協會、台商協會、校外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和台灣青創團隊等研學單元承接,成功實現市場化、常態化運營,形成獨具特色的對台研學“集美模式”。
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