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如何創造“旅行方式”的?
牧青按語
從市場需求層面講,旅遊是一種生活體驗;從旅遊資源層面講,旅遊就是差異化。總而言之一句話:旅遊就是一種差異化生活體驗。
旅遊的吸引力必須區分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環境、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年齡、不同族羣等條件下的人羣,故而市場需要細分,產品需要定製,在此前提下,觀光與休閒、高端與低端、小眾與大眾、國際與國內市場定位可以有先後、有重點,但不可不兼顧,因為運營不但要有效益,還要有人氣;不但要關顧眼前和爆款,還要立足長遠和品牌。(馬牧青)
我們一直在説“生活方式”,卻很少人對“旅行方式”提出見解。人的差異、出發時間的差異,都會左右我們的對旅行方式的選擇,它在一種不自知的潛意識中早已形成。消費者的旅行目的決定了選擇什麼樣的旅行方式。大多數人的旅行是為抵達,對已知事物的求證。這一類旅行目的地,往往是在“公眾的旅行清單”中選取的;另有一部分人則是為拓寬,對未知事物的探索,這一類人善於開發自己的旅途線路,關注旅行意義的發掘。比如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
“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這句話的本質其實是探索,只是多數人用以宣泄當下生活的厭倦、以獲得一種舒暢的感觸來使用。對大部分人而言,旅行還是為了放鬆身體、享樂生活,順道看看世界。
作為旅遊酒店人,我們習慣了將傳播交給媒體,交給平台,並迷戀KOL、KOC的帶貨力,所有這些,最終實現的都只是產品的傳達,並非旅行方式的倡導,旅行表達全看大家自由發揮。旅遊酒店人對大眾傳播的影響力、有效性、生態性缺乏合理的評估,隨着軟硬件不斷升級的行業,對未來的傳播大神,也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旅遊酒店人首先要成為“為自己代言的KOL”,自身也需要懂得高級的媒介表達,以及驚奇的旅行方式,才有底氣告訴媒介,也告訴消費者,你要怎麼玩,如何酷!對此,我們可以從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的旅程中窺探關於旅行方式、關於旅行表達、關於旅途視覺的高級展示。
一
旅行方式
原研哉開了一個名為“低空飛行”的旅行網站,並親自包辦了所有的照片、視頻和文字,細數旅途中的風景,對建築、設計、美食與服務的感悟,矜矜業業程度可PK掉一堆旅行博主。
整個網站呈現讓我們懂得,旅行時未必要到什麼著名的觀光點,即使只是坐在小攤上吃一頓飯,也可能發現店家的碗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這裏的屋角是微微傾斜的?
事實上,人們的旅行方式決定了他們會在旅行中發現什麼?得到什麼?
回過頭來看“低空飛行”這個名字,説得正是“發現”——在可以仔細眺望地面風景的高度,看遍日本的內部或細節的旅行。高原上舒服的風,海邊的寧靜,不同地區陽光的温度......
在旅行中,真正讓我們感動的往往是看到當地人們由往至今的生活軌跡;看到連綿不斷代代相傳的智慧產物;看到匠心獨運的建築時。我們人類活着就是建造房屋,陳設庭苑,弄髒、然後打掃,並且一直持續着這種生活方式。因此,比起純粹的自然本身,在旅行中看到如何與自然相處並堅持至今更令人感動。
原研哉的旅行哲學是,去未知的日常生活裏發現美。這與他的設計美學一脈相承。對於酒店,原研哉認為:“一家出色的好酒店是對當地最好的詮釋,代表着經過咀嚼的地方特色。”
酒店的存在不只是幫助人們出行、安全的過夜、恢復體力和提供良好的睡眠,而是一種咀嚼詮釋當地潛在的自然、通過建築向住客鮮明並且印象深刻地展現設施。
在一種探索生活方式或發現生活方式的旅途中,旅行方式也便成立。旅遊酒店人如果不能發現旅行方式的奧秘,就無法做好體驗感。
二
旅行表達
張愛玲在《童言無忌》中説道:“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説,後知道愛。”這句話也很好的寓言了“表達”有多重要。坦白講,現在很多的酒店連自己的宣傳照都拍不好,更是無法把控第三方傳播的內容質量。
打開“低空飛行”的網站,我們能看到不同目的地的照片、視頻和文字記錄,這些內容都由原研哉本人親自制作,透過旅行的所見所思,原研哉以這種精緻的、觸動的、高級的呈現,希望能向人們傳達“這樣的日本,您意下如何?”。
那些細微之處的旅行表達才是美好的本質,它們讓人們對世界的山河產生特別的眷戀,也會延伸到樸素的飯菜比任何東西更好吃的觸動。旅行表達不是一味的推薦,而是帶着稍稍的冷靜思考,把基於真實的當地魅力展現給人們,或許還應該壓制住親臨體驗的自滿和過於強烈的興奮。因為遊客的心理是對未知的美好毫不懷疑地接受。或許很多的名勝和特產就是因此而來。有一些,它們本不該如此出名。
介紹航行在瀨户內海上的日式旅店“guntû”,原研哉是這樣開頭的:
注意不到船的開動。同乘的友人説,“旁邊的船開動了”,遂向窗外望去,發現並非如此。動的是我們這條船。船不是靠發動機,而是靠電力驅動螺旋槳穿行在瀨户內海這片風平浪靜的大海上,那順滑的行駛感,簡直讓人感覺這並非是船。我先是對這感到大吃一驚。大概運營方的母公司是造船公司,依靠隱藏的高超造船技術才能實現的吧。
如此娓娓道來,卻述出了其中靜謐的韻味。表達,是為了探究事物差異,在駕馭差異的同時創造價值。“低空飛行”就是試圖參與創造一種全新的旅行方式,並作出獨特的表達。至於價值會從何處誕生呢?不去想那麼多,先開始踏上旅行再説吧。
三
旅途視覺
“低空飛行”的內容已經更新至23期,身為國際知名的建築設計大師,原研哉的旅行視角,是關注細節、發現差異的。當時代不斷變化更迭,日本旅行的未來價值身在何處,同樣是他關注的問題。每一位旅行博主,每一座酒店,每一條文旅線路,若是多幾分對旅途對生命的哲思,相信營銷市場的干擾會更少,人們的選擇會更加輕易。以下僅選取部分作品,供欣賞。更多空間展示,可移步原研哉的旅行網站。
海椿葉山 | 南紀白濱 椿温泉
這棟令人印象深刻的紅褐色建築,由日本建築師竹原義二設計,休息室的靈感來自建築師彼得·卒姆託的聖本篤教堂,那像山茶葉般的屋頂採用的是船底構造。旅店面向太平洋,可近距離觀察到一天中海平面及天空的多種變化,原研哉評價它是“能擁抱海平面的旅館”。每間房都帶有一個靠近大海的“甲板”,晴日傍晚走出去,柵欄外是成片盛開的山茶花,與絢爛無比的夕陽。
無何有 | 石川縣 山代温泉
石葉 | 神奈川縣 湯河原
室內被障子過濾後的陽光灑滿一室,夏季窗户上掛着蘆葦簾,連陽光都變得沁涼。坐在這裏放鬆身心,桌上一把精緻的小壺中,冷泡的明日葉茶香氣襲人。
淺羽 | 伊豆半島 修善寺
侍者絕不過分殷勤,與簡練的空間風格如出一轍。由紙拉門過濾後的微暗光線襯着瓶中的幾枝野花,隔着水亭可眺望能劇舞台——它由第七代店主花費三年從東京遷移而來。而伊姆斯椅與現代藝術作品的加入,又點出了這裏並非一昧地只講求過去的時間。
原研哉對它的褒獎只用了一句:“如果不是繼承了這座旅館,主人或許會成為建築家,房間佈置極為用心,紙拉門、隔柵、玻璃以及房間佈局,都能反映出主人的品味。”
坂本 | 石川縣 能登
GUNTU | 瀨户內海 尾道
船艙內客房裏的落地窗外,就是毫無遮擋的海景,可以遠眺漂浮在海面上瀨户內羣島。客房內還有泡湯的浴池,用原研哉的原話來説就是:“徜徉在飄浮於浴池水面的柚子香氣中,眺望航行的軌跡。”
坐忘林 | 北海道 俱知安町
坐忘林的主人是位從事船舶業的英國人,旅館建在羊蹄山下,隱於北海道新雪谷花園滑雪場的一處私家森林中,讓人感覺遠離世俗,但又很方便前往附近的雪場。
旅館由澳大利亞設計師Peter Grigg Tony設計,相比傳統日式禪意,坐忘林更多是以旅店主人的視角來解讀。旅店內的15間房均設有露台温泉浴池,浴桶由天然石鑿成,從天花板垂下的水管末端,不斷滴着直流温泉水,將身體浸入熱水,眺望遠方時,彷彿沐浴在風景之中。
江之浦測候所 | 神奈川 小田原
這是聯繫光、石頭、建築、水平線、天體的運行、以及時間的宏大而緻密的美的實驗地。
吉野杉之家 | 奈良縣 吉野町
塘路宿 | 北海道 釧路濕原
也許是正待開發的緣故,當地幾乎找不到酒店旅社。原研哉推薦的這座“塘路宿”,建在可眺望湖泊的高台上,遠望灑滿陽光的明亮湖面,和夕陽下的沼澤也都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