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故宮博物院裏的“崆峒問道”畫作
《崆峒問道圖》
《崆峒問道圖》局部
《洞天問道圖》
李世恩
黃帝問道於崆峒山的故事,自《莊子·在宥》作了精彩呈現後,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因為這個故事所闡述的“抱神以靜,乃可長生”的觀點,十分契合文人畫士寄情山水、悠遊林泉的心性,所以歷代名家以此為題材作畫者甚多。
現傳世的古代著名畫家所繪“崆峒問道”題材的作品,最為著名的就是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兩幅作品,即北宋楊世昌的《崆峒問道圖》和明代戴進的《洞天問道圖》。
北宋楊世昌《崆峒問道圖》及明人題跋
《崆峒問道圖》是一幅以楊世昌畫作為核心,前後有三幅明人題跋的書法作品組成的長卷,縱28.2釐米,橫49.5釐米。起首為“崆峒問道”四個隸書題名大字,頗有漢隸古樸雄健之風,末署書寫者名號,右上角鈐一鳥蟲篆印章“永壽”,左下角鈐一漢印風格的白文印章,疑為“宋永徵印”。這位疑為“宋永徵”的題名者,暫無資料,但根據後面兩幅題跋詩文作者的年代,可以推知其應該是明代或更早時期的人。
接下來就是畫作,其左上畫外邊沿,有裝裱時後人補寫的題款《北宋楊世昌崆峒問道圖》,畫作絹本,設色,繪一石榻,上設木幾,前鋪獸皮,一長髯仙人(即廣成子)以右手支撐身體盤腿而坐,斜目而視,神色恬淡,似正欲起身;右下一朱衣王者(即軒轅黃帝),雙手持笏跪於榻前,似正向老者求教。畫中情形,與《莊子·在宥》的記載毫無二致。該畫人物刻畫細膩,衣紋作遊絲描,輕和流暢,格調高古。左上似鈐有上、下兩方朱文印,上印為不規則印章,已模糊不可辨認;下印尚可勉強認讀,為“畫學世家”四字,印上寫有“楊世昌”三字款,應該是作者親自題寫並鈐印。
畫後還有兩幅題跋作品,前面一幅是明代賈鬱專門為這幅畫題寫的一首詩:“崆峒山峨峨,中有真人居。與天為之友,與道為之徒。萬物等觸蠻(典出《莊子》,指在蝸牛角上的兩個國家蠻氏和觸氏,常為爭地而戰),乾坤真緒餘。昔在帝軒轅,治民心匪舒。三往拜下風,膝行意趑趄。鼷鼠渺江海,一飲盈其虛。外物入大妙,未始知有初。再視區中民,不啻調羣狙。無言復無為,化國如華胥。畫師千古人,寫此千古圖。作詩不知恥,笑殺南榮趎(人名,典出《莊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向老子問道的一位賢士)。”後署“雲朔賈鬱再拜題”,“雲朔”,疑為雲中(今大同一帶)、朔州並稱,在山西北部。賈鬱雖不知名,但這首題畫詩將黃帝到崆峒山問道的故事,表現得細緻入微,生動傳神,同時也對畫家楊世昌予以高度讚揚,稱其為千古畫師,留下了千古圖畫。就其書法而言,結體工穩,用筆一絲不苟,具有紮實的楷書功力,不失為一幅藝術精品。
最後一幅題跋也是小楷,名《崆峒問道圖序》,是明代永樂九年趙王府伴讀、吉安人鍾啓晦所題。右上角引首章朱文“王賓”、右下方印章白文“趙國世家”,似為收藏或鑑賞者用印;落款左側下方鈐三印,分別是朱文“鍾啓晦”、白文“令公孫”、朱文“警庵道人”,應該都是作者本人所用。題跋的文字較長,前半部分通過黃帝問道的故事,闡發“得王道又得仙道,惟帝軒轅一人而已”的論點;後半部分主要寫這幅畫的來歷及作者有關情況,“太常馮仲彝,好古博雅之士也,家藏是圖,仲彝曰:‘吾嘗觀之,是蓋昔人楊世昌之筆。’予按世昌,字子京,宋人也,嘗與東坡遊,以善畫名,是則斯圖亦世之稀有者也,仲彝尚珍襲哉。”由此可見,此畫當時為太常寺丞馮仲彝所收藏,前後三幅題跋,應該是馮氏分別請三個人寫成後,集為一卷,予以裝裱。馮仲彝與鍾啓晦,明代文獻都有零星記載,應是當時名人。尤其是鍾啓晦,能作為趙王府的伴讀,足可見其道德文章為時人所重。而這幅小楷,也體現出作者很高的文化和藝術修養。就書法而言,取法於趙孟頫,筆法精熟,寫得不激不厲,平正秀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在這組作品的作者中,北宋畫家楊世昌最為著名。楊世昌,字子京,西蜀武都山人(今四川綿竹),北宋著名的道學家、畫家,善鼓琴、釀酒,以與蘇東坡的密切交遊而聞名天下。東坡《蜜酒歌》序文雲:“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餘既得其方,作此歌遺之。”詩中寫道:“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可見二人情誼之深。另外,在《前赤壁賦》中,有八處提到的如“舉酒屬客”“客有吹洞簫者”等句子中的神秘人物——“客”,正是從廬山到黃州東坡雪堂作客,居留數月之久的楊世昌。東坡曾為其書一帖,稱讚他:“善畫山水,能鼓琴,曉星曆,通知黃白藥物,可謂藝事矣!”在《次孔毅夫韻》詩中還寫道:“不如西州楊道士,萬里相隨只兩膝……楊生自言識音律,洞簫入手清且哀。”在《後赤壁賦》中,也提到了“二客”,東坡曾有一帖雲:“十月十五日,夜,與楊道士泛舟赤壁。”可見,楊世昌正是東坡兩次赤壁之遊時“吹洞簫”的遊伴,也是千古名篇“兩賦一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創作的見證者。
有人考證,楊世昌的《崆峒問道圖》是五代以來,唯一傳世的一幅著名道士的畫作,是藝術水平極高的國寶級文物。
明代戴進《洞天問道圖》
明代戴進的《洞天問道圖》,絹本,設色,縱210.5釐米,橫83釐米。畫面最下面是急湍的河流,左側是峭拔的山峯,右邊是偉岸的古松,中間是石門洞天和蜿蜒小徑。如果再仔細看,還能發現一個朱衣人,正在山谷險道上攀行。這看似是一幅山水畫,其實是以山水為襯托,反映軒轅黃帝到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的故事畫。
這幅畫裏,山谷險道通往洞天,左側峯突兀,右邊長松茂蔚,雖然只有黃帝一個人,但畫外的另一個主人公廣成子及其傳道的場景,卻通過神秘幽渺的自然風光傳遞給了大家。
作者採用南宋院體畫法,山石用斧劈皴,人物作琴絃描,設色淡雅,結構嚴謹,筆法秀勁,空間深遠,傳達出一種神秘幽渺之感。這不僅符合中國畫虛實相間、意在言外的特點,也正好表達了廣成子所倡導的“道法自然”的精神。
戴進(1388年-1462年),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早年為金銀首飾工匠,後改工書畫。明宣德間(1426年-1435年)以畫供奉內廷,官直仁殿待詔。後因遭讒言被放歸,浪跡江湖。所繪山水、人物、花鳥、蟲草,無所不工。尤其是其山水畫,師承馬遠、夏圭,並取法郭熙、李唐,遒勁蒼潤,畫風健拔,為當世所重,傳世較多,其中《洞天問道圖》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其時的畫壇名家吳偉、方鉞、汪肇、蔣嵩、夏蔡等多人,皆承其畫風,從而形成了名重一時的“浙派畫風”。
戴進作為“浙派畫風”開山鼻祖,雖然目前尚未有資料證實他登臨崆峒,“搜盡奇峯打草稿”,但作畫前他一定對黃帝問道的故事及其發生地崆峒山做足了功課。時至今日,這幅畫表現的涇河流水、危崖怪石、蒼松奇峯以及清幽空靈的境界,與全國首批5A級風景區崆峒山十分神似。
據專家考證,此畫中右下角署有“同郡戴文進為德宣卿友制”款,鈐“錢塘戴氏文進”“文進”二印,是戴進現存畫作中有年款可考的僅存幾幅之一,是研究作者畫風演變的一個重要依據。
“畫師千古人,寫此千古圖”。宋、明兩朝名家關於黃帝問道的兩幅繪畫精品,能珍藏在故宮博物院這個歷代精品文物的薈萃之地,這不僅反映了崆峒道源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深遠的影響力,也何嘗不是畫壇之幸事、崆峒之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