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裏,前前後後來了三次,17年上裏舉辦年豬節時第一次來,感觸很深,被湮沒在大山深處裏古鎮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和隆重的祭祀儀式所深深地感染,正如30年前江南過年的感覺一般,人很容易被帶入其中,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驢友攝友很多,儀式活動當天古鎮人山人海,“遊年豬,舞龍舞獅,唱大戲”,很是熱鬧,混雜在人羣中跟遊行的隊伍一起嗨,好不痛快!
19年年末,大涼山採風結束前往新都橋路過雅安又來了一趟,前後相隔兩年的時間,古鎮變化有些大!變化最明顯的是韓家大院正對石橋旁的楊家飯店吊腳樓換了新裝,雖然還保持原來的風格,卻少古樸、和歲月的痕跡。古鎮內街公共性標誌、配套設施建全,多了很多新蓋的民宿、客棧,一些知名度假公寓也已入住。如今的上裏也在漸漸地褪去山中人家的本色,現代氣息、商業化漸濃。
能否守住祖輩留下的東西與要填飽肚子向來是一對很難調和的矛盾!標準模式開發下的古鎮最終將走向一個共同的結局:同質化嚴重(客羣同質化、旅遊產品同質化、旅遊模式同質化);毫無特色的古鎮旅遊產品業態(清一色的義烏貨);缺少土著煙火文化氣息的人造古鎮。國內不乏且有很多文化底藴很好的古鎮,但是真正能夠做好的卻寥寥無幾。究其根本再好文化底藴的古鎮,如果沒有當地土著人的生活延續和傳承,就是個空殼。
現在的上裏還好,清晨古鎮東、西兩頭石橋上的嘈雜聲依舊;橋墩上抽着煙桿的老頭子、靜坐的老太太們依舊;村子裏趕早來石橋上賣菜、買菜的人討價聲依舊……雖然有外來商業化的影響,還是喜聞樂見的樣子,有生氣,有濃濃的“土氣”,是厚重的煙火氣息。
古鎮不大,腳力好花一個小時可以繞着走完一圈,二仙橋到古戲台是古鎮的中心一條街,大多數為民居,明清時期木結構為主要風格的建築。街道呈“井”字佈局,不是很寬,兩邊老式的吊腳樓鋪面,販賣的小玩意雜七碎八,本地特色的商品並不多,有雅安的茶和金絲楠製成的飾物倒是不妨多看一眼,遇到合適的捎着也得個好的念想。
作為四川曾經最繁忙的一條茶馬古道、也是川茶北上唯一的一條茶馬古道——夏陽古道上的驛站和交通要塞,上裏遺留下來的“古蹟”其實有很多,適合慢慢地尋,細細的品。週一到週五古鎮上的人少,除了生活在本地和駐此寫生創作的人外少有遊客,古鎮很靜怡;週末來此休閒度假的人較多,相對較嘈雜些。(宋神宗熙寧(公元1068-1086年)到崇寧(公元1102至1106年)約40年間,是雅安茶葉易馬的頂峯時期。當時,每年有100多萬公斤幹茶從名山縣運出,經上裏、中裏,到蘆山、寶興、汶川,然後一邊到陝西,一邊到甘肅。全程由廂軍和士兵共同護運,氣勢宏大。當時的“廂軍”指的是地方軍,“士兵”指的是國家軍隊。如此持續了70餘年,南宋時北方失守,陝西淪陷,道路受阻,西北馬市停頓,這條北上茶路最終中斷。此後,易馬轉至南方,直到南宋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結束。)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古鎮的軼聞趣事,在石橋台階上一座,遞根煙隨便找位大爺聊聊,大爺可以嘮上一個上午。諸如:最早在上里居住的土著為巴蜀民族——青衣羌人、古鎮最早的名字叫“羅繩”的來歷,為啥又叫“五家口”;再如:韓家的銀子、楊家的頂子、陳家的穀子、張家的棍子、許家的女子等等;還有“二仙橋”、“白馬泉”等略帶神話色彩的故事都很耐人尋味。
夜晚的古鎮是迷人的,尤其是雨夜的上裏,細雨悽迷下石板路上倒映着吊腳樓上的燈火,交相輝映,如夢似幻,好一個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