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位於甘肅省西南部,距離北京直線距離近1400公里,選擇最快捷的交通方式也要7個小時才能抵達。
從夏河縣城一路向北驅車三十多公里,隨着車子愈發“力不從心”地爬坡,記者也隱隱感到胸口開始發悶。翻過一個山口,視野忽然開闊了許多,綠草如茵的甘加草原得見真容,記者抬手看了一眼海拔計:3059米。
連綿起伏的高山、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讓甘加秘境成為人們念之惦之的“遠方”。然而由於此處尚未開發,配套設施不齊全,遊人大多隻能短暫停留,淺嘗輒止。當地居民也多以放牧、打工為生,收入微薄。
中國海油甘加生態露營營地建成後,預計每年可為當地帶來400萬元收入
大海也惦念着這片高山之上的草原。甘肅省夏河縣曾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自2012年起,中國海油對口幫扶夏河縣。這裏已於2019年4月脱貧摘帽。但是,穩定脱貧、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尚未完善。2019年7月,中國海油審批通過捐資建設甘加生態露營營地項目,持續鞏固脱貧攻堅成果。營地由25個帳篷營房和休閒活動區、服務管理區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佔地面積66736平方米,建築面積1465平方米。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配餐服務分公司(簡稱配餐公司)派遣4名管理人員負責現場建設,並準備在2020年夏建成後就向地方“交鑰匙”,以此來帶動地方旅遊產業發展,並增加就業機會。
已經到貨的傢俱存放在項目組租借的院子裏,這裏成了臨時庫房
楊金有和張栓主夫妻倆承包了為帳篷貼保温板的工作,月收入近萬元
高原晝夜温差大,施工人員要為每個帳篷貼上兩層保温板
吃早飯的時候,大家就把“班前會”開了
“這條通往營地的碎石路是不久前才修好的,在這之前一到下午狂風大作就漫天黃沙。”建造現場的進度管理員谷鑫一邊用力把持着方向盤避免顛簸,一邊説道。
一下車,三個皮膚黝黑身穿棉服的人走上前來表示歡迎,若不是看到他們頭上戴着印有中國海油logo的工帽,還以為這是幾位藏族兄弟。寒暄過後記者瞭解到,他們就是配餐公司派駐到當地的駐場人員,從4月9日營地正式開工到現在,已經在高原連續奮戰了近3個月。
每天下午,施工現場都會颳起大風,所有高空作業都只能在上午抓緊進行
除了膚色活脱脱曬成了當地人的模樣,幾個人的生活也已完全“高原化”。為了方便工作,項目組在距離營地不遠處的八角村租了一户藏族同胞的院子。高原晝夜温差大,即使已到六月天,電熱毯也得整宿開着。用安全管理員張文斌的話來説:“別人都能過,咱有啥不能的?”
“以前我們都是去鄰近的村鎮打工,這下在家門口就有活兒幹,真是太方便了!”頭戴工帽面裹圍巾的張栓主一邊熟練地將藍色保温板貼到帳篷上一邊對記者説。她和丈夫楊金有從工地開工就在這裏幹,兩口子一個月能掙到接近一萬塊錢,比平時打工多了2000多元。對於正在供養兩個大學生的夫婦倆來説,這可減輕了不少壓力。
在建造現場,像張栓主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工程建設經理祝自力告訴記者,來高原之前,項目組就定下了一個基調:堅持本地化用工。建造現場的15位長期工都是項目組從八角村聘用的建檔立卡貧困户。
營地的所有帳篷均採用無毒無害的環保材質,且採用一體化可調節地台形式建造,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很多當地人一開始不會幹工程活兒,我們慢慢地引導他們學着做一些技術性工作,比如電焊。”祝自力帶記者來到一處正在“搭骨架”的帳篷旁。頭戴着焊盔、手持焊槍的桑吉傑布正熟練地將帳篷支架焊接在一起。“從幫扶的角度來講,我們不能僅僅為他們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新的技能。”
晚飯過後,記者和祝自力繞着八角村土牆下的木棧道散步,聊着高原生活的點滴。“當我們真正進駐到八角村,和當地人同吃同住在一起的時候,我不再把這當作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份內心的責任。扶貧是個良心工程,咱海油人做事情得憑良心。”他拍了拍胸脯突然有感而發道。此刻夕陽西下,暖黃的陽光照在他黝黑的面龐上,顯得格外亮眼。
從空中俯瞰,廣袤的草原上,營地那二十多頂金色的帳篷反射着陽光,遠遠望去猶如青山碧草間開出的朵朵鮮花,大小不一,錯落有致。不久之後,在此坐落兩千多年的八角古城即將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