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西大井“黑綠紅”變奏曲
“西大井1919”景區,以集裝箱為創意打造的“創客碼頭”。孟福生攝
在保留工業遺存的基礎上打造的“西大井1919”景區。孟福生攝
□河南日報記者欒姍祁道鵬
焦煤集團“西大井1919”景區歷史展館,透明的玻璃展櫃中,一支早已褪色的汽笛靜躺,似乎還留有歷史的迴響。“這不是一支普通的汽笛!”河南王封全域實業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王保才臉色凝重地拿起這件信物,頓覺手中重如千鈞。
1925年7月,正是這支汽笛在西大井拉響了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的衝鋒號角,毛澤東同志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盛讚焦作煤礦罷工等工業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力量“特別能戰鬥”。
穿越世紀風雨,見證百年跋涉。“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已深深融入一代代焦煤人血脈裏,成為企業最富活力的紅色基因,而這支汽笛也拉響了“黑綠紅”變奏曲,延伸出一條“黑色印象、綠色主題、紅色記憶”的工業文化旅遊鏈。
“黑金”是煤炭的又一個名字,“黑”是它的顏色,“金”是它的價值。
本世紀初,王保才從焦煤集團機關到基層工作,正趕上中國煤炭的“黃金十年”,煤層輕輕一刮,馬上就見到豐厚效益,拉煤的車在大門口排隊。如果不是礦井資源枯竭,至今西大井還將擔當着焦煤集團的主力煤礦角色。
對於煤礦工人來説,無煤可採相當於無事可做。幾經思量,焦煤集團順着產業鏈上下游摸索,決定將西大井從煤炭的原材料領域轉向冶金和化工的深加工領域。最初,利潤回報率十分可觀,可高污染、高耗能的問題也隨之衍生。
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近年來,由於需求放緩、產能過剩、價格低迷等原因,西大井效益逐年下滑:超過七成的職工待崗在家,工資經常緩發遲發幾個月,企業年最高虧損額達千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工業遺存也是寶貴資源。”2016年,臨危受命接手西大井的王保才帶領礦工成立了河南王封全域實業有限公司,從能源化工行業向非煤行業轉型,喊出“登雲台山、遊陳家溝、逛西大井”的焦作旅遊新口號。
來西大井的遊客有兩類:懷舊、好奇。吸引他們的是這座百年老礦豐厚的紅色礦藏。聆聽百年汽笛鳴響,在鑲嵌着洋鎬、風鑽、廢舊礦車車輪的煤層背景牆前拍照打卡,到英式礦井井架、坑口電廠遺址等工業舊址來次歷史探秘,或在情景劇《工人夜校》《井口怒吼》裏追憶烽火歲月。“就跟電影《芳華》《你好,李煥英》拍攝的場景一樣,沒想到焦作也有這樣的地方。”河南理工大學學生徐歐露説。
據統計,自2019年“西大井1919”景區開業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每年同比均有10%以上的增幅。
“百年老礦西大井在‘黑綠紅’變奏曲中重煥活力,這何嘗不是‘特別能戰鬥’精神的生動寫照。”焦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世義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