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黃永順
明清兩代,京城的會館為數不少,且大部分位於宣南地區。在眾多的會館中,河南籍的會館約有21座,其中嵩雲草堂的名氣最大。嵩雲草堂是河南會館中規模最大的一處,在著名的“公車上書”事件中,嵩雲草堂與楊椒山祠同為維新派“公車上書”的起源地。
歷經歲月的變遷,嵩雲草堂早已成為學校和民居雜院。筆者幼時曾就讀的上斜街二小,校址就包含了嵩雲草堂的一部分。如今數十年過去,嵩雲草堂還有哪些遺存呢?
嵩雲草堂舊址大門 攝影:黃永順
草堂為河南籍官員所建
嵩雲草堂現址是宣武門外達智橋衚衕55號。達智橋衚衕全長不足200米,東至宣外大街,西至金井衚衕,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胡同。
達智橋衚衕 攝影:黃永順
明萬曆年間,宣武門外後河沿和上斜街之間是片荒地,大學士高拱(河南新鄭人)在此購得荒地兩畝,準備建成中州鄉祠。高拱先建了三間平房,作為在京河南人集會之用。至清康熙十年(1671年)前後,工部尚書湯斌(河南睢州人)監工,才建完鄉祠全部建築。隨後,湯斌又與在京河南籍官員張伯行、耿介等人一起呈請官府,購買了中州鄉祠對面的招提寺舊址,並建起廳堂,起名為“洛社”。因洛社前院內種植有十幾株海棠樹,該院也稱為“海棠院”,河南籍名流們在這裏結海棠詩社。接着又在洛社的南側不斷擴建和改造,興建了聽濤山館、池北精舍,兩處廳堂之間植有適合北京生長的丁香樹,此院以樹而名“丁香院”。再往南建有月牙池,池的南邊是假山、嵩雲亭和聽雨樓。
嵩雲草堂平面圖
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會館內增建“精忠祠”和“報國堂”,東、西兩側有重檐畫廊。祠堂內設岳飛像,專供旅京豫人祭奠,從而將中州鄉祠、洛社、池北精舍、月牙池、聽濤山館、精忠祠、報國堂等廳堂及幾處院落相連接起來,一直到達智橋衚衕,成為規模較大的河南會館,總稱:嵩雲草堂,正門在達智橋衚衕。至清末,這裏成為河南在京的最大會館。《中國文物地圖冊(北京分冊)》載:“河南嵩雲草堂建於咸豐末年,會館坐北朝南,規模宏大,約有房150餘間。一進院有穿堂門、走廊。二進院有一座小樓、垂花門和假山,另有東、西、北三跨院。”
嵩雲草堂地處的達智橋衚衕是北京南城的最北端,距離內城只有城牆之隔,因這裏比較繁華,加之同鄉人來居住可免費,河南各州縣的學子來京應試時都在此地居住,草堂便成為在京河南顯宦巨賈集會宴請之所。
楊椒山祠(松筠庵)與嵩雲草堂隔街相望。松筠庵是明嘉靖年間冒着生命危險彈劾嚴嵩的楊繼盛住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松筠庵改稱楊椒山祠。晚清時期,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經常在嵩雲草堂相聚議事。1895年籌備“公車上書”時,嵩雲草堂與楊椒山祠一起被用於各省舉子集會、簽名的場所。
楊椒山祠 攝影:黃永順
康有為在嵩雲草堂創辦了《萬國公報》,後改為《中外紀聞》。在翁同龢、孫家鼐等人的支持下,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在嵩雲草堂成立了強學會,也稱強學書局,成為一個改良派與光緒帝為首的政治派別相結合的政治團體。
1898年4月12日,維新派康有為和御史李盛鐸等在北京成立保國會。並擬定《保國會章程》三十條。設會宗旨是“保國、保種、保教”,即保國家政權、領土不喪失,保民族種類能自立,保聖教(孔教)不失。嵩雲草堂又成為北京保國會的一處重要會所,康、梁等人多次在嵩雲草堂舉行茶話會,邀知名志士數百人講演。
清末,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袁世凱等人着力提倡河南會館改建學堂。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河南旅京人士捐款,利用嵩雲草堂的房舍建起學堂。當時將草堂一分為二,以東西軸線為界,南北分開。北部的洛社、丁香院、海棠院、聽雨樓、報國堂等設立小學部,初期名為嵩雲小學。1937年改為北平宣外上斜街小學,1946年改為北平市立第十一區第二保民小學,1951年改為上斜街第二小學,地址為上斜街36號。
遺留院落目前為民居
筆者幼時在上斜街二小上學,記得那時候學校是由街以北“山右三忠祠”和街南的“嵩雲草堂”組成,校舍面積大而寬敞,兩址分成為本校和分校。分校是“山右三忠祠”,因原祠堂建在南護城河高高的坡岸上,需登上多層石階才能步入高大厚實的校門。臨街房屋是老師們的辦公室,大殿就作為教室。教室內北牆依舊是佛龕,只是安裝了玻璃隔扇。因好奇,我們經常踩在課桌上從隔扇縫隙看那些栩栩如生的木質佛像。
四年級後便轉到本校上課,本校就是嵩雲草堂。這座會館是一個殿宇畫廊、亭台水榭的美麗院落,包括傳達室在內全部是硬山頂的高大建築。
本校由多層院落組成:第一進院是當年的“洛社”廳堂。我們就在已沒有海棠樹的“海棠院”讀書和打鬧,院兩側的房間是老師們的辦公室。第二進院落的教室是早年的“聽濤山館”。山館與“洛社”的房屋大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門樓與東西兩側的房屋相連,這裏是五年級時的教室。兩側東西房間小而低矮,老師們就在那裏休息和批改作業。會館改為學校後,為便於同學們鍛鍊身體,聽濤山館前的丁香樹被挖掉,丁香院已是平坦的空院。
第三進院是會館時期的“池北精舍”。精舍是全會館房間面積最大、最高、進深最深的建築。我們讀書時,整個廳堂從中十字分割,將兩側前廊和後廈推出,南北重設窗門,改建成四間教室,六年級在這裏上課。
三進院南側“嵩雲亭”的四周已被封堵,上面是玻璃窗,窗下是一米多高的磚牆。嵩雲亭前的“月牙池”也成了平地,亭台水榭的舊貌蕩然無存,但西牆內還保留着蜿蜒曲折的岩石假山,牆上掛着綠綠的爬山虎藤和葉。聽雨樓用作體育老師休息室,記得這裏存放着很多體育器材:跳箱、跳馬……足球。整個後院當年清靜幽雅,的確是一處文人墨客賦詩作畫的絕佳地方。
回想我們讀書時,當年的“精忠祠”與祠堂東面的房舍已拆除,祠堂和院落夷為平地,改為一個不小的長方形操場。“報國堂”成了音樂教室,教室的西牆前擺放着一架腳踏式風琴。
原嵩雲會館內有很多畫廊,我們讀書時,這些畫廊依舊保存良好,斑駁陳舊的畫廊有序地將所有教室相連,貫穿成一個整體,簇成了一座美麗的園林式學校。
上斜街二小原址(今康樂裏小學) 攝影:黃永順
1964年,上斜街二小經改組,將本校和分校剝離,在分校成立了上斜街三小,各自獨立管理和招生。1975年,上斜街二小原址拆建成四層教學樓,新建了中學:北京第204中。
小學同學回訪母校時合影
筆者於近日和都已經成為老年人的小學同學回到達智橋衚衕,按照幼時的記憶尋找嵩雲草堂的痕跡。草堂北部舊址上建的四層樓房如今是康樂裏小學的一部分,草堂南部如今仍是民居大雜院。大雜院顯得破舊,大門仍是原草堂的遺留,門樓高且寬大,為灰色半圓小瓦覆蓋硬山式屋頂。兩扇朱漆大門仍保留着,門兩側各有一略有殘缺的抱鼓石,這可是當年的原物。門樓已有400多年曆史,門外西側牆上掛着“嵩雲草堂”的文保牌。
現存的嵩雲草堂南半部分為大雜院 攝影:黃永順
通過大雜院中的建築,仍可看出原有佈局。院內房屋均不很高,繞過後搭建的部分房屋,一些當年的老房舊貌還依稀可見。走到院子北側盡頭,就可看到草堂北側新建的學校高大樓房。可惜的是,我們上學時的洛舍、聽濤山館、池北精舍都已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