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陳宜強和他的相機。 潘雨潔 攝
中新網西寧3月15日電 題:四十載光影跋涉寄情高原山水:“老叟”尚“童心”
作者潘雨潔
一張泛黃的《青海日報》粘在老相冊的黑底卡紙上,上面刊登着一組陳宜強拍攝於1976年的照片:密林深處,地質隊員們拿着勘探工具,觀察、測量、採樣……
慢慢翻看,黑白舊照漸漸變成光面紙上的精美彩印,蒼茫雲海、羣山雄踞、遼闊草原、團花錦簇…“青海城頭空有月 黃沙磧裏本無春”,可在陳宜強眼中,“這裏好似天堂”。
四十年間,陳宜強走過青海的雪山、荒漠、湖泊、草原,在各類報刊雜誌發表攝影作品1200餘幅。野外地質勘探的旅途中,他用鏡頭與自然對話,將高原之美盡收眼底。
圖為陳宜強攝影作品《湟水河》。 受訪者供圖
陳宜強出生在廣東梅縣。1959年從昆明地質學校畢業後,因為想去“祖國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他放棄留學教書的機會,被分配到青海祁連山地質隊從事探礦工作。
從温暖春城到苦寒高原,陳宜強與當地牧民同吃同住、圍爐取暖,挺過重重困難:“那時,礦區常有狼出沒,如果離開他們的幫助,我可能在草原上迷路,危及生命。”
廣袤草原的風光、牧人的淳樸情意打動了陳宜強,他愛上攝影:“我想留住青海的美,讓更多人知曉,來這裏工作、安居。”
1968年,陳宜強節省下200元取暖費,又湊出60元積蓄,買下自己第一台“海鷗牌”相機。此後多年,陳宜強揹着相機,同地質隊員們一起,邊工作邊攝影,足跡遍佈青南高原、三江源頭、河湟谷地、“聚寶盆”柴達木……
圖為陳宜強攝影作品《祁連晴雪》。 受訪者供圖
“在大柴旦,穿着連體衣褲橫渡鹽湖,深處湖水及腰,我雙手高舉,害怕相機掉入水中。”陳宜強回憶,陽光折射下,滷水色彩變幻,成為他攝影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
膠片機、數碼相機到單反,陳宜強稱,設備並非越昂貴越好,“想拍出好照片,既要具備攝影知識,更需要細緻的觀察和耐心的等待。”他説。
陳宜強覺得,攝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藝術:“首先,‘天時’是光線,晨午晚夕、晴陰雨雪各不相同,要符合主題,考慮怎麼利用側、逆、順光效果最佳;‘地利’就是恰當地取景構圖,合理搭配色彩;人物攝影要捕捉細微動作、表情、姿態,真實自然又不乏想象空間。”
“現在手機拍照方便隨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沒有數碼相機,一卷膠捲只能拍36張照片,買膠捲、沖洗照片都要花錢。”他説,因“不捨得按快門”,便養成嚴謹、精確的習慣。
圖為陳宜強攝影作品《孟達天池》。 受訪者供圖
2002年,為籌建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博物館,陳宜強帶領團隊前往青海省海南州賽什塘銅礦拍攝照片、收集資料,回程時遭遇車禍,造成顱內淤血、右手粉碎性骨折。
車禍後,陳宜強無法長時間舉着心愛的相機了,但他沒有休息,將自己的經驗集結成書,編寫《地學攝影漫筆》《攝影構圖與用光》講義,為熱愛攝影的年輕人開講座。
“青海是我的第二故鄉,攝影是我的第二次生命。”陳宜強説,“照片記錄着時代變遷,也讓我去往人跡罕至之地,寄情于山水,內心獲得愉悦和平靜。”
在他看來,文化根植於它所生長的天空和大地,山水草木、動物生靈,都是生命的自在奔流。“短暫人生如大夢初醒,方知做人也要保持童心,追求清澈、明淨、簡單的生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