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第二屆西貢海藝術節續寫香港海島故事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休閒

  中新社香港11月10日電 (記者 劉大煒)從香港西貢新公眾碼頭出發,乘船在平靜的海面上緩緩而行,駛過一個個小海島,抵達兼具漁民文化與藝術氣息的滘西村,一則關於地方、人文和生態的故事在遊客面前徐徐展開……

  10日,第二屆西貢海藝術節組織傳媒預覽。藝術節由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的旅遊事務署舉辦,今年的主題為“再島敍”,繼續以“島”為載體,串聯起橋咀洲、滘西洲及糧船灣等景點,為遊客提供多元體驗。

11月10日,第二屆西貢海藝術節組織傳媒預展。圖為媒體記者在位於滘西村的視覺藝術作品《曉看天色》前。中新社記者劉大煒攝

  被西貢半島、滘西洲及清水灣半島所包圍的西貢海,生態地貌多元、自然景觀獨特。除保留上屆藝術節的8個作品外,本屆又新增了10個符合各島嶼特色的藝術作品。其中,位於滘西村的作品《帆》,以船帆為載體,講述這個典型小漁村的故事。

  “作品主要採用竹編的手法,展現滘西村民祖祖輩輩的捕魚生活。其中,3張船帆分別代表不同意象。”《帆》的創作者林嘉裕向中新社記者介紹,頭帆為“出海”,畫面為一間屋子的內部,展現漁民出海後家人等候的情景;中帆名為“返航”,由風車、窗口、帆船模型等組成,表現船隻在海面上行駛的場景;尾帆為“歸家”,帆上採用的漁網元素,由當地村民參與制作而成。

11月10日,第二屆西貢海藝術節組織傳媒預展。圖為藝術節上展示的作品《帆》的中帆,體現船隻行駛在海面上的場景。中新社記者劉大煒攝

  在鹽田梓,藝術家們結合自然風光、村民故事和綠色生活,展現當地天主教文化、客家文化和鹽田;在糧船灣,藝術家利用可回收材料,娓娓道來這個曾為西貢海域最大島嶼的歷史;在橋咀洲,主辦方保留了上屆藝術節的3件作品,讓遊客可從中感受潮漲潮退的景象,認識當地獨有的菠蘿包石和生態面貌。

  主辦方表示,在地圖上,島嶼是一個個“點”,每個島嶼都有其獨特面貌。近看,每一條航線、每一位過客把島嶼連成線,串連起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今年藝術節通過舊物件展現島民習俗,記錄時間流動中的故事,讓遊客體驗到上屆“再島嶼”主題的延伸。

  本屆藝術節將於11月15日起對公眾開放,並延續展出至2024年1月14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