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鐵腕”治污近一年 龍江又見水清岸綠

福清:“鐵腕”治污近一年 龍江又見水清岸綠

福清虎溪。記者 鄭帥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錢嘉宜

“那條美麗的龍江,回來了!”傍晚,微風習習,家住福清虎溪之畔的市民林有禮漫步河邊,發出這樣的感嘆。更讓林有禮期待的是,這個月,沿着煥然一“清”的虎溪,又有兩個總面積超百畝的生態公園——虎溪西園和虎溪東園正式獲批。

“龍江只有不到36公里長,是福清人的母親河。”日前,記者在福清採訪時,龍江辦副主任吳堅介紹,隨着早期城市快速發展,流域沒有雨污分流,且污水處理能力滯後,加上海水返潮、常年缺水等自然條件影響,龍江一度成了劣V類水的污染河。

為解決好龍江污染這個難題,2020年4月,福清打響治水攻堅戰,重點推進污染源治理、水質改善、生態修復、防洪排澇設施建設、生態補水、智慧管理等六大重點工程。

“這其中,末端截污、提升污水集中處理能力被擺在首位。我們首先做的是污染源治理,也就是為龍江‘減負’。”吳堅説,

福清建成區範圍內一二三產業“雜居”。面對155家養殖場、261家工業企業以及2300多家餐飲場所,福清選擇分類施策。

鰻魚是福清的一張“世界名片”,龍江沿線養殖場中90%以上是養鰻場。如何讓養殖企業積極配合退養?盛遠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傳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是政府充分為企業考慮的赤誠之心。他説,工作人員詳細瞭解我們的實際情況,主動向上級報送特殊“案例”、申請個案評估,為企業爭取到合理的賠償金額。

“從前,得益於政府扶持,鰻魚養殖企業發展迅猛。現在要為城市環境作貢獻,我們義不容辭。”和魏傳忠一樣,在養殖污染與龍江治理矛盾面前,越來越多養鰻户和企業成為流域治理的堅定支持者。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福清的退養工作勢如破竹。短時間內完成了95户土池養殖、28家精養鰻場、32家畜禽散養,共計2778畝土地清退工作。

與此同時,沿河工業企業的治理卻更顯複雜。一方面,福清以“散亂污”綜合整治為抓手,關停取締了一批重污染場所;另一方面着眼規範管理,不斷推進排污許可證發放、在線監控設備安裝、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等工作。

“京東方污水廠外預處理站就對虎溪水質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福清市城投集團工作人員李小強介紹,京東方位於虎溪上游,且廠區與河道僅一街之隔,該站點對工業廢水進行收集並預處理,將污水指標降到排放標準,再通過市政管道排出。

面對數量最為龐大的生活污染源,福清則着手完成三格化糞池“回頭看”、垃圾點整改、陳年垃圾清理、垃圾中轉站滲濾液改造提升等工作,並督促區域內大型以上酒店以及單位、學校食堂建設規範化隔油池,技術指導小型餐飲店做好水油隔離。

把顯見性污染源全部“幹掉”,僅僅一年,龍江“一江四溪”的治理成效就超出了預期目標。目前,龍江國控斷面水質已從2019年的V類提升到IV類;大北溪流域水質實現IV類;關溪、太城溪河道水質從2019年的V類提升到Ⅲ類;虎溪水質穩定在Ⅲ類。

截走污水,還要留住清水。“龍江流域生態基流小,在全省12條主要河流中位列最後,水體承載力及自淨能力也較弱。”吳堅解釋説,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面向龍江全流域的雨污分離“卷地毯”行動即將啓動,總目標是用5年時間全面完成建成區60平方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為福清蓄上更多清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0 字。

轉載請註明: 福清:“鐵腕”治污近一年 龍江又見水清岸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