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富豪們的私人博物館,有就是任性!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休閒

中國最大的私人收藏館周園
博物館是承載歷史最直接的地方,
從大的説,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見證;
從小的説,它是一點一滴的記憶;
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
它代表一個國家的輪廓。
收藏民族記憶不僅僅是國家的事情,
民間藏家也該擔負起責任,
“富豪們”更擔得起這個責任~
ta們到底有多富?
從每年各大拍場上天價作品
頻出的氣氛中就感受得出來。
除了高價收購藝術品外,
他們也開始豪擲千金
打造豪華私人博物館。
當財富不能成為區別符號時候,
文化,才是經久不息的傳承。
説得通俗一點就是,這個時代,
光有錢只能算“土豪”,
有錢有文化才是“高大上”。

今天,我們就來一一揭秘,中國那些超豪華的私人博物館……
周賀桐:周園
中國最大的私人收藏館

周園位於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是中國最大的私人收藏館,佔地約100多畝,由英籍華人周賀桐先生(香港大桐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南京亞獅龍體育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建設。民間有“北故宮南周園”之説。

周園院落由御膳房、尚書房、養心殿、太和齋、保和齋和獅龍堂、千佛廊等組成,整個院落呈如意形。進入園內,佔地30平方米的紅木牀王、樹齡達3000多年的獨木桌王、重達6.5噸的龍鳳硯台、珍稀的紅豆杉茶海、大大小小4000餘尊石刻佛像,有2000多平米的大型精美手繪壁畫。

周園收藏了周賀桐先生家族五代人的百年收藏,以佛教藝術為主題,內有石雕、木雕、玉雕、古牀、古典傢俱、佛像、壁畫等各種藏品。

周園雖沒有故宮大,如果走馬觀花可能要2個小時就看完。如果要仔細觀察可能需要5天時間才能看完。
注:美術館,屬於博物館的一種。是專門負責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機構。美術館內最為常見的展品為視覺藝術作品,但諸如攝影、雕塑、插畫、裝置藝術、工藝美術等也經常參與展出。美術館是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機構。
劉益謙、王薇:龍美術館
“一城兩館”

被稱為“法人股大王”的劉益謙,除了在股票市場上叱吒風雲外,還熱衷於收藏各類藝術品。夫婦倆創建的龍美術館目前在浦東和徐匯濱江同時擁有兩個大規模場館——浦東館和西岸館,構成獨特的“一城兩館”藝術生態,也是中國內地迄今最具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

他的收藏到底有多少,藏品價值究竟幾何?我們去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中走一走,便可略知一二。這家美術館是繼2012創辦龍美術館浦東館後,歷經兩年時間開辦的第二家美術館。

龍美術館(西岸館)位於上海徐匯濱江地區原北票碼頭,由國內新鋭建築師柳亦春擔綱設計。美術館以北票碼頭構築物“煤漏斗”為原型,衍生出大空間建築的結構母題,體現工業文明遺蹟的場所特徵,是徐彙區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

除上海之外,龍美術館還在重慶設有分館,龍美術館武漢館也已經開工建設,計劃於2018年底開館。
當然,劉益謙並不是中國富豪們中開辦私人博物館的第一人。
陳麗華:中國紫檀博物館
首家“國字號”私人博物館

鉅富之後,以陳麗華為代表的富豪,開始做她們認為有意思的事情。當然她也錦衣玉食,香車寶馬。但不能否認她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花費巨資建立中國紫檀博物館。

沿着長安街向東,在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口的北側,您會看到一大片的明清建築羣,這就是中國紫檀博物館。於1999年9月開館,是北京市向建國50週年獻禮的重點工程。這座佔地25000平方米的博物館整體設計恢宏壯觀且處處精巧,古色古香又不乏現代氣息。

用紫檀傢俱佈置的傳統正廳,廳中對聯暗藏博物館老總“陳麗華”三字;館內的天壇祈年殿模型,是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這個模型已是中國國寶級物品;1000多平方米的館前廣場,採用過去只有皇家使用的海漫鬥板地面——大青磚鋪設後再浸潤桐油。

耗巨資打造的紫檀博物館內景

博物館內景(規模僅次皇宮)

博物館內景

中國紫檀博物館內景

古香古色

韻味十足
館內陳列展出各類紫檀精品近千件,有陳麗華女士積藏了數十年的明清傢俱,也有近30年來在陳麗華女士精心指導製作的傳統傢俱精品。還有以國內著名建築為主要模仿對象的中國古建築微縮景觀,如北京四合院、山西飛雲樓、五台山龍泉寺牌坊等。
餘德耀:餘德耀美術館
機場改建成的美術館

華裔收藏家餘德耀擁有印尼第三大農業公司,曾笑稱工作是自己的收藏機器。並不滿足於花錢購買這種簡單的收藏工作,他雄心勃勃地將嫺熟的商業管理和資本運作經驗實踐到自己的收藏事業中,建立藝術中心、藝術基金會等藝術機構以及資助大型學術展覽。

2014年1月7日,餘德耀美術館在上海舉行落成儀式。

美術館創辦人餘德耀先生表示,其私人美術館選址於上海,“就是要將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上海”。總面積9000多平方米的美術館由原龍華機場大機庫改建而成。
張連志:粵唯鮮
(華藴博物館、雋禎博物館、古雅博物館)
能“吃”的博物館

粵唯鮮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總裁張連志擁有眾多頭銜:天津市著名企業家、古玩收藏家,私人博物館館長,吉尼斯紀錄創造者……

粵唯鮮集團旗下有三家博物館:華藴博物館、雋禎博物館、古雅博物館,皆設在餐廳,其三家博物館共收藏文物達8000餘件。基尼斯總部命名粵唯鮮集團為“收藏古文物最多的餐飲企業”,並正式記錄於基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曾經轟動一時的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峯道72號,它是一幢舉世無雙的建築,它的前身是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它的今生是極盡奢華的“瓷美樓奇”。該建築被人們稱為:一座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瓷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瓷房子由主人張連志親自設計。
張連志把餐飲與文物展示有機結合起來,既實現自己作為收藏家的夢想,又給這些文物一個展示的機會,還能靠餐飲維持運轉,實現效益。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
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

1996年10月,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1997年1月18日正式開館,《百家講壇》主講人,收藏專家馬未都先生為創辦者及現任館長。馬未都還是超級暢銷書作家,2008年,馬未都以745萬元的版税收入,榮登“2008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

2007年8月為適應博物館的發展和展出內容的多樣性,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更名為——觀復博物館。

“觀復”二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意思是説:達到虛空的極點,安住於甚深的禪定之中;宇宙萬物相互運作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到它們的本根源頭。不論萬物如何變化多端,終會迴歸根本。迴歸根本稱作靜,就是所謂的迴歸其本來自性。

“觀”即看,“復”即一遍又一遍。世間萬物你只有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觀復”博物館由此得名。

觀復博物館是新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家經由政府註冊成立的私立博物館。博物館設有瓷器館、傢俱館、油畫館、工藝館、影像館、門窗館和多功能廳。

目前,觀復博物館在上海、浙江杭州、福建廈門設有地方館。
樊建川:建川博物館
紅色收藏新概念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全稱建川博物館聚落,由民營企業家樊建川創建,位於中國博物館小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是劉氏莊園所在地。博物館佔地5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現館藏珍貴文物超過1000餘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121件,這在國內民營博物館中首屈一指。

博物館以“為了和平,收藏戰爭;為了未來,收藏教訓;為了安寧,收藏災難;為了傳承,收藏民俗”為主題,建設抗戰、民俗、紅色年代、抗震救災四大系列30餘座分館,已建成開放25座場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本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聚落匠心獨具地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單純的“博物館”的概念,不僅超乎想象地在國內第一次將多達20餘個博物館彙集在一起,而且還將酒店、客棧、茶館、文物商店等各種商業等彙集在一起,形成一個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遊休閒、收藏交流、藝術博覽、影視拍攝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新概念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裏源源不斷的創意的背後是樊建川身上的古典江湖俠氣和狂熱的使命感。樊建川在他的《大館奴》中寫到立遺囑之事:“死後,皮囊交給我曾工作過八年的第三軍醫大學,廢物利用。1、零碎部件如角膜等,隨便取,隨便用。2、骨骼做成標本,亭亭玉立,用於教學,告訴未來學生,這就是老教員樊傻兒。3、皮剝下來,繃成一砣戰鼓,永遠陪着我的博物館,客官為博物館捐點錢,可以敲我,謂之‘鼓舞’。”
包畹蓉:包畹蓉中國京劇服飾藝術館
戲服王國

在浦東乳山新村裏有一個聞名海內外的戲服收藏館,藝術館的創辦人包畹蓉先生,是上海著名收藏家。15歲那年就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為師從藝,後又轉易多師,1953年親自組建了“包畹蓉京劇團”。

包畹蓉中國京劇服飾藝術館坐落在海灣旅遊區龍騰閣西側,2005年6月18日,首屆中國收藏界年度排行榜在首都北京揭曉,該館榮幸當選為“中國十大民間博物館”。

館內,珍藏着千餘款京劇服飾,足夠裝備幾個劇團。蟒袍、裙襖、斗篷、開氅、雲肩、大靠、官服、龍套衣……花團錦簇、雍容華貴!其中不乏梅派的典雅、荀派的活潑、程派的清越、尚派的婉轉……梅蘭芳、荀慧生大師們當年穿過的戲服彌足珍貴、濟濟一堂!

館藏的繡金坐龍旗蟒,是《四郎探母》中公主所穿,傾注了先生最多的心血,請名師化了三年時間精心製作成功,是館內的“鎮館之寶”。
許四海:四海壺具博物館
以茶待客、以壺會友

四海壺具博物館是由著名壺具收藏家、紫砂陶藝家許四海先生創立,1987年創立於幽靜的愚園路,博物館宗旨為“以茶待客,以壺會友”。

博物館包含有從新石器到現代的各類壺具共三百餘件,構成了一部脈絡清晰的中國陶瓷發展史,為中國文化發展史提供了極有説明力的實證。

四海壺具博物館坐落在上海市嘉定江橋百佛園裏,是一座古樸典雅的七層塔樓“百壺塔”。鎮館之寶為清代制壺大師邵大亨所制綴只壺,被尊為“紫砂壺王”。放置在博物館門口的“萬壽東坡提樑壺”,容積奇大,據説可供六百人同飲。

該館藏有從原始社會的彩陶壺到明清的紫砂壺等數百件藏品,其中有孟臣壺、大享壺、曼生壺等稀世珍寶,有用陶、瓷、銅、鐵、錫、皮、玻璃等不同材質制的壺,有水壺、油壺、液壺、茶壺等,集中華五千年壺具文明之大觀。

清早期·硃砂貼花荷葉大蓋罐(1670年制)

清早期·陳鳴遠·金蟾三友壺

清中期·邵大赦·權寅赦記爐子(1801年制)

清晚期·亨衡·東坡提樑壺(1900年制)
王健林:待建
中國首富的博物館

萬達近二十年來的收藏數量龐大,藝術收藏團隊有十來個人,專家顧問團由中歐的專家構成。每當王健林和其團隊在研究拿下一幅收藏品時,這個團隊和專家顧問團就會開會討論,整個決策期大概在一個月。

王健林辦公室首次曝光

王健林向魯豫展示了一張丈二匹的劉海粟潑彩橫軸,並表示,他自己是劉海粟收藏的大家,“十上黃山畫了10張,黃山的丈二匹,我現在收了9張。剩下的一張不知道在哪兒,要是知道就拿東西換一換了。”

王健林展示收藏的藝術家劉海粟的名畫

王健林展示收藏的藝術家劉海粟的名畫

王健林給魯豫展示收藏的傅抱石名畫《二湘圖》

王健林辦公室的主牆上懸掛了一幅尺幅達到90平尺的石齊大畫《山水》

王健林、魯豫一同看畫(世界最大尺寸國畫)
目前,萬達集團也正着手在北京建立一家博物館。從萬達歷年買下的藏品數量和價值來看,到時候私人博物館的看頭一定不小。
王健林在拍賣場上拍得的重要藏品:

徐悲鴻《立馬》,表達的是“微能奔走耳,未死未辭勞”的任勞任怨。

王健林團隊1.72億拍下畢加索名畫《兩個小孩》,作品中的“兩個小孩”分別是畢加索3歲的兒子和1歲的女兒,此畫創作於畢加索風格趨於成熟的1950年。

這幅《戴帽女人》也是畢加索的繪畫作品。

2015年5月,紐約蘇富比拍賣會,大連萬達集團以204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7億)買下了莫奈佳作《睡蓮池與玫瑰》。

八大山人的《孤禽圖》,該畫尺幅不大,高100釐米,寬60釐米,有人幽默了一把,王健林400萬元買了一隻鳥。

李苦禪的《五隻鷹》,1993年,王健林以14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李苦禪的《五隻鷹》。這幅畫曾是榮寶齋的中堂畫,在榮寶齋掛了幾十年。最初榮寶齋出價100萬,王健林直接加價到140萬。

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萬的價格出售傅先生的代表作《龍盤虎踞》。這是傅抱石60多歲時的作品,也是他創作時間最長的一幅畫,是他的一號代表作。

李可染《灕江勝境圖》,1990年代後期,王健林花了550萬,從日本的一個博物館買回了李可染最得意的代表作。

吳冠中作品

王健林收藏偏愛具有“時代精神”的作品,最鍾情的就屬吳冠中的畫作。

石齊作品 《羅漢宮》 拍價335.5萬

除了吳冠中,石齊也是王健林頗為欣賞的畫家,他曾説:“石齊先生用真情作畫,彩墨世界厚實大氣、淋漓痛快,風格不斷創新。”
老話説,“窮玩車,富玩表,鉅富玩遊艇。”現在看來,超級富豪們玩私人博物館,才叫有錢“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