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立冬,卻迎來了最濃郁的秋色。那些熱烈得像火一般的樹,是所有的葉子同步走向輝煌。地上,落葉有鵝黃、明黃、橘黃、赭石、橙、櫻桃紅、大紅……儼然一個斑斕的調色板。
這時節,柿子樹最美。柿子熟透了,吸引鳥鵲來,處處是“喜上眉梢”的畫卷。
此時香山該是最熱鬧的,幾次收到了錯峯登山的通知;三里河路的銀杏大道滿是遊客的歡聲笑語;還有地壇公園,也是銀杏的舞台。
我素愛清淨,每年的秋山,是不能不讀的,像是一個固定的儀式。這一次,為避開人羣喧囂,午後接近黃昏的時候,我來到長城腳下的青龍橋火車站。
青龍橋一帶最著名的場景應該是在春天,曾經有一張和諧號列車穿越粉色櫻花花海的照片在網上流傳,便是S2線經過居庸關的時候拍攝的。
和諧號列車穿越櫻花花海
人近中年,對粉色不再感到興奮,又覺得秋的姿色與春天相比,深沉厚重,像大提琴的音律,舒緩得更接近生命的底色。
青龍橋火車站像是被八達嶺長城攬在臂彎裏,安詳寧靜。在山腳下仰望眼前的山,層林盡染。山並不很高,可以望見曲線和全貌。有人喜歡登高遠望,而在山腳下讀一座秋山的感覺,也不乏愜意。
如果説一棵火紅的樹可以點亮一整座山,那麼眼前的山便是燈火通明。這裏和文人畫家倪雲林、黃公望筆下的秋山完全不同,這座山不是蕭瑟的,而是繁密的、精神勃發的。八達嶺長城附近分佈着紅葉林,這些葉子彷彿是專門為奉獻色彩而生。元寶楓、火炬、山杏、黃櫨,色彩鮮豔極了,像是被水清洗過那麼透亮。如果要在一幅山水名作中找到這座山的形象,我只能想到王蒙筆下的《具區林屋圖》,那也是色彩的集市。赭石、藤黃、硃砂點染,秋意滿幅。又想起現代的李可染。李可染先生曾畫過多幅《萬山紅遍》,那是讓人過目不忘的火紅的山,洋溢着革命的激情。
李可染 萬山紅遍圖
在青龍橋火車站,最可稱道的是,可以讀自然,亦可以讀人文。
眼前的青龍橋火車站,不再有旅客候車,而只作為S2線折返的地方。它成為凝固在時光裏的博物館,保留着刻有編號的老鋼軌、老車票、點票機等老物件。曾任京張鐵路會辦的關冕鈞書寫的“青龍橋車站”牌匾依然懸掛在車站的外牆上。車站外的鐵欄杆由1909年在京張鐵路上使用過的馬萊型蒸汽機車內熱管焊接而成。徐世昌視察京張鐵路時工作的貴賓室內,桌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一如百年前的模樣。
古樸的候車室旁,是詹天佑銅像。堅毅的眼神,寫滿滄桑。銅像的腋窩有兩處彈孔,不仔細看是無法發現的。那是侵華日軍留下的。日軍在夜間進攻青龍橋站時,將銅像誤認作了哨兵。大半個世紀已過,彈孔留在銅像上,見證着歷史。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就長眠於銅像身後的小山。經過此地的人,都投以致敬的目光。
青龍橋火車站的詹天佑銅像
銅像旁邊,有幾塊刻有神秘符號的石碑。乍一看,以為是拴馬樁,因為在魯迅文學院院內,有一方小園地,集合了五十根陝西關中一帶的拴馬樁,最早的已經有千年歷史。我在魯院讀書時,每次路過,總覺得那裏散發出某種神秘的力量。
青龍橋站的石碑,刻的是“蘇州碼子”,符號標示的是鐵路線的公里數和線路坡度,是居庸關火車站的鐵路職工在巡視鐵路設備時偶然發現的。蘇州碼子發源於蘇州,脱胎於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算籌。在明清至民國時期,蘇州碼子作為一種民間的數字符號曾經流行一時,廣泛應用於各種商業場合。直到20世紀初,阿拉伯數字在中國推廣使用後,蘇州碼子才逐漸被取代。
青龍橋火車站刻有“蘇州碼子”的石碑
作為第一條完全由中國人自主設計修建運營的鐵路,詹天佑在京張鐵路線路標誌設計中採用了蘇州碼子,應該是在標示這條鐵路的中國血統。
笛聲從遠處清晰傳來,S2線列車緩緩靠近。手握信號旗的車站值班員已經來到站台上,準備接發列車。不一會兒,白色的列車慢慢逶迤着進站,與鋼軌碰撞出輕微的摩擦聲,之後穩穩停下。車上的遊客紛紛向窗外投來好奇的目光,也像是被山腳下的寧靜所吸引。列車要在這裏調換車頭。詹公百年前設計的人字形線路還在發揮它的作用。笛聲再次響起,列車啓動,駛出車站,逐漸縮小為遠方的一個白點,在夕陽的餘暉下,星星一般閃爍。車站又一次安靜下來。
車站對面,有鐵路工作人員居住的小院子,由於背陰的緣故,房頂長滿了野草和苔蘚,那是歲月的包漿。我忍不住向裏面張望。樸素的各種物件、家常的氣息,又隱約傳出電視節目的聲音,像是離我很遠,又很近,讓我想起在山裏隱居的人,不知道他們是否能享受這種純粹的寂靜。
鳥鳴山更幽。這裏太靜了。再次遠望這座秋山,八達嶺長城蜿蜒着若隱若現。時光流轉,百年前的老鋼軌還在發揮着作用,而不遠處,京張高鐵正以350公里的時速疾馳。過去、現在與未來交織,國家強盛孕育了鐵路迅速發展,詹公該是欣慰的。
而眼前這座象徵着“慢”的小站,並未因時代的發展而被人遺忘,反而成為文藝青年的打卡地。如我,喜歡守着自然,守着老物件獨自思考的人,常常向往着在各個季節來這裏徘徊。試想:面對一座山,在一座安寧的老火車站門前的長椅上獨坐,你會想到什麼?回憶過往、深邃的自省、青春的站台、遠方的故鄉、年少時對未來的悵惘、一次與青澀愛情有關的別離……每一個念頭,都如同一片落葉,紛紛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