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冬奧|啥是冰牀?它在古代有哪些作用?
冰牀,是中國北方冬季用於冰雪之上的一種運動、交通工具。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許商品“老北京的冰上時光”系列徽章中,有“長河冰牀”“冰牀圍酌”“後海冰趣”“冰前偷賽”“城河穿梭”5款產品與冰牀有關。那麼,什麼是冰牀?它在古代有哪些作用呢?
“老北京的冰上時光”系列徽章設計師任冬潔在通州長河實地考察。
明朝興起“冰牀圍酌”
在宋代,中國古人就開始使用冰牀了。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信安、滄、景之間⋯⋯冬月作小坐牀,冰上拽之,謂之凌牀。”此處的“凌牀”指的就是冰牀。那時的冰牀,是作為交通運輸工具使用的。據宋代《江鄰幾雜誌》記載:“雄、霸沿邊塘泊,冬月載蒲葦,悉用凌牀,官員亦乘之。”雄、霸即雄州(今河北雄縣)、霸州(今河北霸州),是宋遼兩國的交界處,也是宋朝北部邊境的戰略要地。這些地區冬季河溝湖泊結冰,人們使用凌牀在冰面上載運蒲草蘆葦。有時,官員也把凌牀作為交通工具使用。這時的凌牀既載人又載物,官民皆用。
早期的冰牀樣式十分簡單。明代宦官劉若愚在其《酌中志》記載:“至冬冰凍,可拖牀,以木板加交牀或藁薦,一人前引繩,可拉二、三人,行冰如飛,積雪殘雲,點綴如畫。”可見,當時冰牀的結構很簡單,就是在牀板之上放置可摺疊的小凳(交牀)或者草蓆(藁薦),一架冰牀即告完成。高級一些的冰牀,在牀板下面安裝鐵條來減少摩擦,前面有人拉着前進,因此也稱為“拖牀”。
乘坐“冰牀”的北京人。英國攝影師托馬斯·查爾德攝於19世紀70年代。
中山公園管理處供圖
到了明代,冰牀在中國北方就已經十分盛行了。在北京,窮人冬天拉冰牀來養家餬口,如《明宮史·金集》記載:“每於河凍之後,近京貧民,羣來趁食。於皇城內外,凡有冰處,拉拖牀以餬口。”
“長河冰牀”徽章描述了發源於玉泉山的水,通過昆明湖,經長河注入古老的北京城。冬天,長河的水結成厚厚的冰,長長的冰面便成了冰上交通線,冰牀在其上飛馳穿梭,成為一種快捷的交通工具。
冰牀除了具有實用功能,也是人們冬季户外嬉戲遊樂的工具。比如《明實錄》記載:“西華門⋯⋯冬則冰牀作戲,春夏荷柳供觀,率為尋嘗遊豫之場。”古代稱帝王出巡為“遊豫”,這裏的原意是説西華門外聚集了不少遊樂之人,冬天他們乘坐冰牀遊戲,春夏則賞荷觀柳,不適合皇帝到此巡遊了。
這裏的“冰牀作戲”,就包括“冰牀圍酌”。大概在明代正德朝,北京興起了“冰牀圍酌”的遊戲,日子過得不錯的官僚富賈專挑嚴冬時節,將冰牀連成一片,在其上豪飲。明代文人孫國敉在《燕都遊覽志》中描寫道:“積水潭在都城西北隅⋯⋯好事者恆覓十餘牀,攜圍爐酒具,酌冰凌中。”對於“冰牀圍酌”描寫最生動的莫過於明末散文家劉侗的《帝京景物略》:“雪後,集十餘牀,壚分尊合,月在雪,雪在冰。”
這種玩法一直持續到清末,晚清文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意猶未盡地引《倚晴閣雜抄》稱:“明時積水潭,常有好事者聯十餘牀,攜都藍酒具,鋪氍毹其上,轟飲冰凌中以為樂。誠豪俠之快事也。”
冰牀競賽偷看芳容
清朝初年,北京的護城河結冰以後,行駛在冰面上的冰牀就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由於冰牀比騎馬、乘車都快多了,所以不知誰家的小姐也來乘坐。冰河上便有其他的冰牀偷偷地跟着她的冰牀後面走的情況,跟隨者多了,便形成“冰前偷賽”的有趣場面。小姐發現後也不惱怒,抱起琵琶,彈了一曲《破空潭》。這一幕被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看在眼裏,於是寫下了《宣清慢·玉河冰》:
“結定銀灣,凍合銅溝,裝成玉玲瓏砦。到月明、轉覺嵯峨,便風吹、何曾澎湃。回思客夏,翠椀涼瓷,千家賭賣。只今朝,堆滿徑,文園縱渴誰愛?
見宣武門邊,西河沿上,有冰牀一帶。更紫 罽 猩絨,穩墊嬌鋪,滑笏瑤京,若比風檣尤快。是誰家、茜裙斜載。逗香肌、冰前偷賽。還將四弦,猛彈《破空潭》,問吟龍安在?”
詞的下闋首先指出了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京城宣武門邊的西河沿一帶,這首詞的註解寫道:“長安臘月,玉河冰結。時水面多設冰牀,往來絡繹,以供行客。其捷如飛,軼之坐騎乘車,遠勝多矣。”由此可見,當時京城河道上的冰牀很受歡迎,是理想的冬季出行工具。詞中的紫罽猩絨代指用貴重的毛織品裝飾的冰牀,可見這是一架帶篷的高檔冰牀。
民國時期,冰牀依然存在。土生土長的老北京、民俗學家金受申先生曾這樣描寫民國時期的老北京冰趣:“冬天的護城河、什剎海,岸旁常放着許多冰牀招攬乘客,在新年正月,坐着冰牀,馳騁冰上,雖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前幾年,我每到正二月,常在一溜衚衕廣慶軒聽楊雲清説《水滸》,傍晚散書,由銀錠橋到德勝門,坐一個來回冰牀,然後地安橋喝上二兩白乾,也是閒適有趣的。”徽章“後海冰趣”“城河穿梭”表現的就是北京百姓乘坐冰牀的閒適時光。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冬奧會刊。
來源:客户端 冬奧會刊 | 記者 張品秋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