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台,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創首發頭條,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決定書法造詣的深淺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書法的基本功是否紮實。古人有語: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是沒有練好基本功就開始創作書法,那麼這樣的書法也一定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如何才能練習好書法的基本功呢?楷書作為傳統意義上書法入門級的書體。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所有書體只有先把楷書學好才能學好其他。個人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因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各有自己的結字與筆法,楷書修煉到極致也只能是楷書極致不代表其他就能好。但楷書的結構和特點確實對題主的書法帶來一些風格上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好事。所以從這一點看,如果學習楷書,是在把題主的書法學習路子走“寬”,能起到相同作用的還有隸書,篆書(笑)。
潘齡皋(1867年2月6日-1954年6月19日),字錫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15歲的潘齡皋考中秀才,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舉人,後殿試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先後在甘肅任知縣.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後,潘齡皋擔任甘肅省省長,後因痛恨官場腐敗,於1922年辭職回鄉,之後移居天津、北平,以賦詩、寫字為樂,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日偽統治時期,他因拒絕出任偽河北省省長而被捕入獄。1948年,潘齡皋幾次寫信給傅作義,勸其與中共和談。1949年後,他任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議.中央文史館館員。1954年病逝於北京。
潘齡皋書法造詣頗高,擅楷、行書,小字尤精。結體平整勻稱,用筆圓潤流暢,風格秀美典雅,深受書家好評,可謂"輕柔中飽含剛勁,簡樸中藴蓄深沉"。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當時與譚延闓齊名,有"南譚北潘"之説。時津京冀等地商號鋪面,皆以延慶潘氏題匾為榮。坊間亦有"草書三原於右任;榜書天津華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齡皋"之語。時人稱其書為"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