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來了,我們何時能暢遊?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楊娜

  “國家公園准入條件包括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三大原則。”10月25日,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新聞發佈會這樣表示。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瞭解到,會上還公佈了《國家公園設立規範》《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範》《國家公園監測規範》《國家公園考核評價規範》和《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規範》5項國家標準。

  此前10月12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中國宣佈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和武夷山5個第一批國家公園,共涉及10個省份,保護面積達到23萬平方公里,涵蓋了我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那麼,我國為什麼要設立國家公園?首批國家公園有什麼優勢能“脱穎而出”?國家公園有什麼准入條件和標準?未來國家公園將如何發展?我們何時可以去遊覽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保護強度、保護級別最高,由國家主導,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建設國家公園,就是要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保護起來,要體現全球價值、國家象徵和國民認同,支撐和引領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春良在10月21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説。

  早在1956年我國就建立了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隨後60多年裏逐步建立了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1萬多個。我國於2013年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2015年出台《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2016年以來先後啓動了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海南熱帶雨林、神農架、武夷山、錢江源、南山、普達措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按照生態價值和保護強度,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分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三個等級,其中國家公園是保護強度、保護級別最高的,實行最嚴格保護管理,更加註重保護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發展中心籌備組副組長孫鴻雁告訴記者,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不是單純建立幾個國家公園實體,而是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上,由國家主導設立國家公園,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從整體上謀劃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構建形成長效保護機制。

  唐小平介紹,國家公園准入條件中,“國家代表性”強調國家公園必須符合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由國家主導設立。“生態重要性”是國家公園最為核心的功能,其他任何功能都必須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展開,自然生態系統所承載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都必須完整保存。“管理可行性”意味着國家公園的設立既要能夠體現國家事權,國家管理、國家立法、國家維護,又應充分考慮到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條件,具備以較合理的成本實現有效管理的潛力,協調好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提供國民素質教育機會,實現全民共享。

  首批5個國家公園都具有典型生態功能代表性,又各有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特色

  第一批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有何共同點?又各有哪些特色?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它們都具有典型的生態功能代表性,如三江源國家公園主要保護青藏高原重要生態功能區;大熊貓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守護着大熊貓、東北虎、東北豹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以及以這些旗艦物種為傘護種的重要生態系統;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則主要保護熱帶、亞熱帶重要森林生態系統。

  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保護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園內廣泛分佈冰川雪山、高海拔濕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生態類型豐富,結構功能完整,是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大尺度保護的典範。

  三江源國家公園包括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園區內分佈着雪山貝、知母、雪蓮、紅景天等名貴藥用植物,還有黑頸鶴、天鵝、斑頭雁等珍稀鳥類,以及雪豹、藏野驢、藏原羚、野犛牛、白唇鹿、岩羊、白馬雞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羣。文化方面,黃河源園區有以繪畫、雕刻、建築為代表的藏傳佛教文化,以格薩爾賽馬稱王、柏海迎親為代表的歷史文化,以莫格德哇遺址、傳説中的珠姆王妃宮殿為代表的史前文化。長江源園區自古以來就是青、川、藏三地的重要貿易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是康巴藏人的文化貿易中心。

  據三江源國家公園負責人王湘國介紹,通過實施黑土灘綜合整治、退化草場改良、沙化土地治理、水源涵養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三江源頭水資源總量明顯增加,草地植被蓋度和產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11%和30%以上,黑土灘治理區域植被蓋度增加到70%以上。目前藏羚羊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不足2萬隻增加到7萬多隻,去年還實施了雪豹棲息地保護項目。

  大熊貓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橫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保護面積2.2萬平方公里,是野生大熊貓集中分佈區和主要繁衍棲息地,園內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生態價值實現先行區和世界生態教育樣板。據第四次全國大熊貓野外調查數據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保存了大熊貓棲息地面積1.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大熊貓棲息面積的58.48%;現有1340只野生大熊貓,佔整個野生大熊貓種羣的71.89%。此外,同域還分佈有林麝、雪豹、黃喉貂、水鹿、小熊貓、岩羊、綠尾虹稚、川金絲猴、珙桐、紅豆杉等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向可文介紹説,“大熊貓國家公園覆蓋了大熊貓分佈區內的大面積棲息地與潛在棲息地,就是要解決好大熊貓種羣隔離和棲息地連通的兩個主要問題。我們通過機構整合、體制創新等途徑,在整合原有各類保護地的基礎上,努力維護一個範圍更大、完整性更強的生態平衡,讓大熊貓更好棲息、生存和繁衍。”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跨吉林、黑龍江兩省,與俄羅斯、朝鮮毗鄰,保護面積1.41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境內規模最大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種羣的定居和繁育區域。園內植被類型多樣,生態結構相對完整,是温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成為跨境合作保護的典範。

  據不完全統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高等植物達數千種,像人蔘、巖高蘭、對開蕨、山楂海棠、瓶爾小草、東北紅豆杉、西伯利亞刺柏等都在國家保護名錄之列;食肉動物羣系包括東北虎、東北豹、棕熊、猞猁、青鼬、歐亞水獺、豹貓、紫貂等,食草動物羣系包括馬鹿、梅花鹿、野豬、西伯利亞狍、斑羚等。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負責人侯翎介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東北虎新生幼虎10只,種羣數量達到50只以上;東北豹新生幼豹7只,種羣數量達到60只以上。東北虎幼崽存活率從試點前的33%提高到了目前的50%以上。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部,保護面積4269平方公里。這裏是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唯一分佈地;也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共記錄有野生維管束植物3653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6種、海南特有419種),陸棲脊椎動物54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14種、海南特有23種),生物多樣性指數最高達6.28;且擁有我國分佈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具有國家代表性和全球性保護意義。五指山、鸚哥嶺、猴獼嶺、尖峯嶺、霸王嶺、黎母山、吊羅山等著名山體均在其範圍內,被稱為“海南屋脊”;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海南主要河流均發源於此,被譽為“海南水塔”。這裏還有6萬年前古人類遺址錢鐵洞,船形屋營造技藝、黎族民歌、“三月三”節慶等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黎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負責人黃金城介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海南長臂猿種羣數量逐年提升,今年更有兩個種羣的長臂猿新生了兩隻幼崽。

  武夷山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跨福建、江西兩省,保護面積1280平方公里,保存了地球同緯度最完整、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以及特色丹霞地貌景觀,是我國東南動植物寶庫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地區。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作為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武夷山有朱熹、遊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中國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餘處,是文化和自然世代傳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國家公園將劃定區域對外開放,建立門票預約制度,為公眾提供更多貼近自然、認識自然的機會

  “國家公園是一種以未來人類生活空間鍛造為目標的自然文化形態。國家公園是最美國土,兼有科研、教育和遊憩功能,將為公眾提供更多貼近自然、認識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和服務,實現全民共享和世代傳承。”李春良説。

  那麼,國家公園是否會對公眾開放?何時可進入國家公園遊玩?“國家公園顧名思義也是人民的公園,堅持全民公益性是國家公園重要的理念之一,所以肯定是要對公眾開放的。”唐小平透露,國家公園劃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進行管控,核心保護區裏原則上只對科學研究、考察、監測等活動進行開放,而一般控制區的範圍,對旅遊者、對公眾進行開放。

  唐小平表示,今後可能主要倡導兩種旅遊方式:一是自然教育。因為我們把最好的生態系統、最獨特的自然景觀、最精華的自然遺產,都劃到了國家公園範圍裏面,它是一個最好的自然課堂,大家在裏邊能夠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二是自然遊憩。將建一些像自然教育基地、科普基地、野外觀測點,包括露營、徒步、觀察野生動物、解説系統等,主要開展自然教育、自然遊憩和生態體驗活動等。

  唐小平指出,在國家公園裏開展旅遊活動和大眾旅遊是有所區別的,一個是今後要實行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模式,對除了公益性之外的活動,一些經營性的活動都採取特許經營。據介紹,在國家公園裏將根據環境容量,合理確定每年或者每天訪客承載的數量,建立門票預約制度,科學測算整個運營成本,體現公益的屬性。“原則上公益性項目可能都是免費的,主要目的還是讓公眾進入到國家公園,能夠感受自然之美,弘揚國家公園之美。”唐小平説。

  李春良也表示,“國家公園不能建成‘無人區’,也不是一個‘隔離區’,更不是我們人為設定的一個禁區。我們要做的就是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要把生態保護和生態遊憩、生態體驗相得益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31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家公園來了,我們何時能暢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