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減負式”親子游成趨勢,十一前夕兒童用品“外賣”訂單量大漲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休閒

“十一”黃金週進入倒計時,不少年輕父母有帶娃出行的打算。相較此前親子游出發前的事無鉅細、大包小包,年輕一代逐漸從“搬家式”轉變為“減負式”遛娃,習慣到目的地後即買即用,由此帶動便攜式兒童車、兒童玩具、兒童護理品等外賣銷量大幅攀升。

“一個揹包,一個娃,説走就走。”旅遊愛好者王琪表示,自己是“粗放遛娃”,帶孩子出行習慣只帶必需品。“常見的兒童用品在外賣平台都有賣,可以隨買隨用。帶的多了用不上,真正急用時可能又沒準備,白費力氣。”王琪稱。

像王琪一樣,越來越多的90後新一代父母,通過即時零售的方式補充旅行用品,為帶娃出遊的行李箱“減負”。

90後年輕一代父母將外賣當快遞用,為帶娃出遊“減負”。(攝影 李明)

“國慶帶娃出門,10個父母有9個都會喊累。但累歸累,總還想帶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和風景。”90後小雅是一名二胎媽媽,她説沒生娃之前,自己算是個比較愛玩的人,經常提前一兩個月就開始做下個假期的出行攻略,碰上長假更是要把假期的每一天都十足利用完才覺得比較圓滿。

然而,有了娃之後,小雅發現出行漸漸變成了一種負擔。“每次出門要帶一大堆東西不説,一路上更是要鬥智鬥勇,會出現各種不可控情況,把人累得身心俱疲。”小雅説,今年五一假期,她和老公帶着兩個孩子到青海旅遊,自認為萬事準備周全,未料想剛到青海剛察縣,全家就出現高反不適,在外賣平台下單買了氧氣罐,外賣騎手及時送到才得以“救命”。

小雅説,後來她發現給孩子帶了一大堆衣物、日用品,很佔空間卻又沒用到。而大部分日用品、快消品,在途經城市都能買到。此後十幾天,她習慣每到一個地方補充一次物資,不少是臨時下單購買。

像王琪和小雅這樣的年輕家長不是少數。零售平台美團的數據顯示,9月中旬以來,便攜式兒童車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0%,兒童牽引繩銷量同比增長112%,嬰幼兒温度計銷量增長143%,母乳儲存袋銷量增長了102%。

兒童日用品方面,美團平台上兒童口罩外賣銷量同比上漲241%,兒童沐浴露、潤膚霜上漲57%,寶寶餐具銷量上漲212%,一次性圍兜、棉籤棉棒上漲165%。

相比身體累,讓小雅更頭疼的是,生怕孩子在乘坐公共交通時哭鬧不止。“每次看到‘熊孩子大鬧高鐵’的新聞,心裏都害怕的不行,最怕控制不了他們,簡直是‘大型社死現場’。”小雅説,她的“竅門”是每次外出時,下單買兩個玩具,“要他們在家裏從來沒有玩過的,而且要是新的,能讓兩個孩子在高鐵上安靜很長一段時間。”

和小雅一樣,不少明理的年輕家長“未雨綢繆”,臨出行或者出行途中,準備玩具、拼圖、繪本等,想方設法讓孩子在公共交通上“安靜”下來。美團數據顯示,9月中旬以來,兒童玩具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15%,兒童繪本讀物增長了225%。在玩具類商品中,芭比娃娃銷量增長40%,樂高銷量增長28%,拼圖銷量增長90%,彩泥銷量增長了104%。

隨着國慶長假到來,儘管國內部分城市受到疫情影響,但休閒度假和城市周邊遊仍是“年輕遛娃族”假日生活的剛需。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作為2022年最後一個長假,“十一”黃金週的旅遊熱度有望成為暑期之後的第二波高峯。其中,短程高頻、周邊深度遊和品質遊仍是趨勢,親子游佔比遠高於其他旅遊業態。相比於以往“搬家式”帶娃出遊,90後的新一代父母將外賣當快遞用,線上下單、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模式,既減輕了當代年輕父母的出行負擔,也讓親子旅遊消費即時流動起來,為旅遊經濟的穩定復甦提供了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