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心舟”泊古城

忻州橫貫東西,連結太行山、呂梁山,萬里長城綿延而來,在偏關老牛灣與奔騰不息的黃河親密握手。黃河風情在忻州、長城精華在忻州、太行之巔在忻州。

“全域+旅遊”“百業+文旅”,在“336”戰略佈局牽引下,忻州以東部五台山、中部忻州主城區、西部蘆芽山三大旅遊集散地建設為引領,推動“五台山世界遺產、雁門關長城、忻州古城、温泉康養、蘆芽山生態、黃河風情”六大旅遊區率先發展,高品質打造“美麗忻州·心靈之舟”特色品牌。

“來了忻州就是忻州人,來過忻州就是忻州人,關心忻州就是忻州人”。

山西文旅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展開忻州宜居、宜業、宜創、宜遊的創新型田園城市的生動畫卷,彰顯建設國家知名旅遊康養目的地的決心和信心,為正在召開的忻州市第五次黨代會獻上一份厚禮。

皎皎明月,300架無人機如燎原星火,燃亮忻州古城的夜空,如流星般來回移動,繪製一幅幅忻州人文歷史畫卷,讓人觀之動容,思之動情。

忻州古稱“秀容”。秦漢以來一直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漢高祖從大同領兵突圍至此,六軍欣然如歸,因“欣”“忻”相通,而得名,被比喻為“心靈之舟”。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心靈之旅,五台聖境,淨化心靈;雁門雄風,激盪心靈;黃河風情,愉悦心靈;蘆芽美景,陶冶心靈;奇頓温泉,洗滌心靈。忻州古城就是守望心靈的高地,一處“守正創新、自信自強”的心靈高地。

忻州古城“西枕龍崗,東襟牧馬”,曾是北方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是重要商貿集散地,是軍事戰略中的“晉北鎖鑰”“三關總要”。

忻州歷史文化家底的“本”“源”都能在古城裏找尋到。

在這裏,可以到“汾源閣”“滹源裏”,傾聽汾河、滹沱河源頭精彩的神話故事;可以從“西口古渡”到“偏頭關”再到“保德人家”,欣賞奔騰不息的黃河在忻州境內蜿蜒穿行300多里的獨特風景線;可以站在“長城遺址”前,遙望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平型關,諸關熊馳在黃土高原,積澱着一份份厚重的歷史,頌揚着一曲曲浩氣長歌。

這裏有我省唯一一處保存完好且仍具有教育功能的書院——秀容書院。

駐足六角亭,“九龍崗上望晴川”,古城、新街盡收眼底,遠眺牧水、雲中,“水色悠悠接遠天”。歷代莘莘學子都來此朝聖,“文躋九原,雅出秀容”的興盛與輝煌,記錄着忻州的城市肌理,維繫着忻州的文化血脈。

“金元文宗”元好問痴情絕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青磚藍瓦,兩進小院,遺山祠幽雅厚重,與讀書山、韓巖遺山墓園、遺山公園遙相呼應,是忻州文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忻州歷史文化天空中,還熠熠閃耀着白樸、徐繼畲、薩都剌、傳山、班婕妤、楊業等歷史名人,高君宇、續範亭、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星光。他們的行跡、作品鐫刻成睜眼看世界、敢為人先的徐繼畲文化,艱苦創業、以弱勝強的根據地文化,雷厲風行、開拓創新的走西口文化,不辱使命、羣策羣力的楊家將文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文化,凝聚成“敢為人先、羣策羣力、滴水穿石、創新發展”精神,成為一種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為了歷史的留存,更為文脈的傳承,忻州市2017年謀新求變,實施“忻州古城保護與活化工程”。

古城生輝,澤沐秀容。

踏着青石路,徜徉在散發着厚重滄桑感的古街,飛檐高挑的門樓、青磚小瓦、雕樑畫棟,百街百巷、百味百坊、百業百景,一派雄渾大氣、兼容幷包、稟賦各異的氣象,一幅五台山下自在生活的美景。

去年山西省第六次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古老而現代的忻州沸騰了,文化自信匯成一句:“來了忻州就是忻州人,來過忻州就是忻州人,關心忻州就是忻州人”。

人都説“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這一城,是地域,是發展,是更好的未來。

忻州,“有城、有院、有祠、有館、有洞、有山、有水、有泉”,是一座宜居宜業宜創宜遊的創新型田園城市。

雄忻高鐵、集大原高鐵、太原忻州協同聯動發展,為忻州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殺手鐧。忻州古城與中部的“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東部的新型產業集聚區、北部的養生和生態康養集聚區互融互促。

如今,忻州古城新的版圖已經解鎖。令人矚目的古城西園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中,松龕街、杏苑、梨苑、柏苑、梅苑、怡苑集為一體,“家鄉歸夢圖”將更加幅悠然恬適。

◎雲中有河天上來

雲中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雲中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金元文宗”元好問追尋過它的秀美,一代大儒傅山也曾在它的身旁燕居十年。

曾幾何時,由於上游生態惡化,水量鋭減,兩岸禿了,河牀幹了,採砂者蜂擁而入,自私者傾倒垃圾,晴天亂石灘,雨天水汪汪。這裏成為一個城市的疥瘡。

2009年,忻州市開始對雲中河進行生態環境治理。2014年開園迎客,恢復了忻州歷史上最重要的景觀“雙流合抱”之一。

十里長河,水潺潺,倦鳥歸,雲中、七一、慕山、牧馬4座各具特色的長橋跨河而過,碧水、綠樹、青草、紅花、奇石相得益彰,拱橋、棧道、亭閣、雕塑交相輝映,房車營地、夢幻樂園、生態採摘園等亮相雲中河兩岸,產業帶、景觀帶獨具特色,凸顯了忻州山水田園城市的格局。

◎創新生態看“新區”

中秋佳節,“五館一院”之一的忻州市圖書館開門迎客,市民紛紛來到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客廳,徜徉書海,洗滌心靈。“五館一院”,一個有品質、有温度的文化空間。

忻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機器轟鳴,建築工人嫺熟有力的身影穿梭在新松機器人項目建設現場的每個角落。又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將用萬種情懷融入忻州,用萬份力量助力忻州。

雲中河兩岸,如上海之浦東、天津之濱海、海南之自貿區,若干高新企業入駐,“梧桐芯洲小鎮”日益完善,文化產業集羣拔地而起,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源源湧動,一個創業創新新高地,勢必撬動忻州趕超型跨越式發展。

◎千般滋味萬斛糧

走進國家級忻州雜糧市場,五顏六色的LED燈,讓雜糧全產業鏈監管基地和監管倉示意圖耀眼奪目。在大數據中心和交易中心,5個大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雜糧數據不時地跳動着……

忻州是“中國雜糧之都”,全市各類雜糧種植總面積350萬畝左右,佔到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的50%左右,總產在70萬噸以上,面積與總產均在全省領先。“一粱、兩薯、三麥、四米、五豆”,千種滋味在心頭。

小雜糧寄託着忻州人的夢想,不僅滿足温飽的需求,也為他們帶來了富饒的生活。全市各類雜糧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60家以上,年銷售收入35億元以上。

忻州擴市場釋潛力,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家級忻州雜糧市場運營推動雜糧產業乘勢崛起,“全鏈條”發展新路,“中國雜糧之都”名片擦得越來越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91 字。

轉載請註明: 一葉“心舟”泊古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