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槳手悠遊運河 找尋被遺忘的水上文化
新華網曼谷12月22日電(任芊)2011年曼谷遭遇特大水災時,拉塔薩帕加入了一個志願者組織,划着皮艇在曼谷近郊被水淹得面目全非的社區裏穿行,為受災家庭發放救災物資。那一次經歷就像是一朵小火花,點燃了他對泰國運河和水路的熱情,也成為他創辦“樂在划槳”項目的緣起。
泰國划槳愛好者、“樂在划槳”項目創辦人拉塔薩帕(左1 )在曼谷邦蘭普運河划槳。
“划槳板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難,對新手來説,可以採取先跪再站的順序。從槳板上站起身時,雙腿保持肩寬,膝蓋略彎曲,眼望前方,控制呼吸,保持平衡。”週五的清晨,45歲的拉塔薩帕穿着黑色緊身褲和T恤,脖子上搭着一條格紋圍巾,一身典型的槳手打扮讓他看起來精幹有加。他把槳板拖進邦蘭普運河中,一貓腰就穩穩地站了上去,手中的槳隨着手臂劃出優美的弧線,在運河裏攪起片片漣漪。
“我本身就是熱愛户外運動的人,平時熱衷於跑步、騎車和鐵人三項。但去年疫情開始後,出國變得很困難,所以就儘量在國內找地方活動,划船就非常簡便和有趣。”10年前對運河水道激發的好奇如今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拉塔薩帕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跟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樂在划槳”項目,志在劃遍全泰國的水道和運河,同時呼籲人們重新關注泰國最傳統的交通方式。
“現在人們都習慣於使用馬路和汽車,很少有人還會想到運河和船,更不用提用人力來劃的船。”拉塔薩帕一邊説,一邊用力地將槳板划向離岸約兩米的地方,以躲避剛剛轟鳴着經過的渡輪泛起的層層浪花。“很多來跟我一起划船的人都會驚訝不已,不敢相信這裏居然是曼谷的鬧市區,不敢相信在運河的兩岸還能有這樣的美景。這就是我發起這一項目的動力,讓跟我來學划槳的人能夠看到不一樣的曼谷,不一樣的運河”,他説。
泰國划槳愛好者、“樂在划槳”項目創辦人拉塔薩帕在運河中撿拾塑料垃圾。
早晨7點,朝陽將邦蘭普運河籠罩在一片橙色的光暈中,岸邊的早市已生機勃勃——早點蒸籠的騰騰熱氣、哐當作響的碗碟碰撞、冰激凌車丁零零的聲音彙集成鮮活的市井晨曲。彎彎的白色小橋上偶爾會出現買菜回家的行人,河面上的划槳人並沒能更多吸引他們的目光。一隻黑白雜色小貓在運河另一邊遲疑又警惕地徘徊,一名閉目養神的老人坐在竹編搖椅上享受着難得的乾爽微風。
“在岸上和水裏的感受是不同的,”拉塔薩帕一邊自如地划着槳,一邊指着運河正前方低矮平房後方露出的金山寺華麗耀眼的塔尖。“在水裏能夠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角度和風景,甚至有人在划槳的時候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住在水邊的時光。希望一起來划槳板的人能感受到這種獨特樂趣”,他説。
泰國划槳愛好者、“樂在划槳”項目創辦人拉塔薩帕在運河中教授划槳。
由於地勢低窪,河流如織,加上不斷開挖人工水道,19世紀時的曼谷儼然成了一座水上都市。河面舟楫如梭、貨運繁忙,水上集市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尋常一景,曼谷也因此被稱為“東方威尼斯”。然而,隨着陸路交通及現代化工商業的發展,河流逐漸喪失作為交通要道的作用。1969年起,曼谷多數河道被填平,轉而以喧鬧的馬路取而代之,曾經的水上“都城”慢慢變成以道路擁堵聞名的“堵城”。
拉塔薩帕知道,一座城市的發展必定以某些傳統的消逝為代價,鋼筋水泥的快節奏也很難容下看似低效費力的慢生活,但他仍然希望通過自己發起的“樂在划槳”項目讓人們重新回過頭來關注這種古老甚至有些落後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運河,雖然不必將運河當成日常生活和通勤的主要方式,但只要有時間的話回來看看運河就很好。”
值得欣慰的是,曼谷市政府也開始關注運河環境問題及其給周邊社區帶來的衞生困擾,近年來針對翁昂運河等多個河段進行大規模整治,期望讓運河恢復本來面貌的同時也促進本地旅遊業的發展。對拉塔薩帕這樣的運河愛好者來説,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我覺得政府推進運河環境治理的做法非常棒,我也希望能成為其中的一員,跟政府共同呼籲大家來更好地保護利用運河。”説話的同時,拉塔薩帕的眼前出現一片漂浮着的塑料垃圾,他一邊保持平衡,一邊用槳慢慢將垃圾扒拉到槳板上。“就像這些運河上的生活垃圾,如果大家都給予足夠的關注,清潔運河不僅能夠帶動旅遊業發展,也能夠更好地改善運河周邊社區的生活環境。”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