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遊|王子罕:緬甸的妙烏

文/王子罕

初識緬甸是五六年前。在一本著名的旅遊手冊封面上,一盞火紅的熱氣球正飛越一幢奇特建築,這是由紅磚和圓錐尖頂壘成的,地點是蒲甘。朝霞給這座龐大莊嚴的佛塔鍍上一層豔而不俗的玫瑰色,讓它在温婉的日光中熠熠生輝。

更讓我浮想聯翩的,是大佛塔背後青葱開闊的大平原,那一路沿展、遙遠的地平線與晨霧之間,竟密密麻麻點綴着不計其數的金色佛塔,它們與這座大佛塔有異曲同工之妙。距離的遠近,拉伸出深邃的透視圖景,偉大與渺小在這幅畫面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於是,親眼一睹緬甸蒲甘的日出,便成了我的念想。直到3年前,我才得償所願。乘着工作空閒,我用了一週假期的時間遊歷緬甸。

去一個地方前,我總是竭盡所能做好十足的攻略。但翻遍網上的圖文介紹,我放棄了最初的想法:不去蒲甘,專程去連當地人都知之甚少的小鎮妙烏。

妙烏位於緬甸與孟加拉國交界的邊境邦若開。這個邊陲小鎮,16世紀時與歐洲各國通商,鼎盛一時。如今,因為交通而少有人至。

我從大城市曼德勒下飛機,要坐20多小時的盤山路大巴才能到達。座位上沒有安全帶的大巴,奔馳在塵土飛揚的泥沙路上。車在黑夜的荒郊野嶺行進,我戰戰兢兢,難以入睡,只盯着僅能照亮前方兩三丈遠的車燈,還有手裏離線地圖上5秒一拐彎的前行指示箭頭。

不過,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去過6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處,緣由和目的不盡相同,但關鍵是能觸及我的內心深處,帶給我純粹的美感體驗。妙烏,就是這樣一個讓我靈魂為之所動的地方。

表面看,妙烏與蒲甘一樣,都有萬千佛塔。但放棄堪稱緬甸旅遊名片的蒲甘,專程去不知名的妙烏,主要是因為妙烏的佛塔多為石質,在時光的魔法下被染上一層古樸的黑色,這與妙烏佛塔圓潤敦實的造型很相配,比起高聳且有稜角的蒲甘佛塔多了穩重,少了張揚。

另外,在人、自然與建築的相映成趣上,妙烏之“妙”更勝一籌。作為山地小鎮,妙烏的佛塔多位於小山頂或半山腰。攝影愛好者會喜歡這樣的佈景:佛塔連同綿延起伏的山脈、嫋嫋升起的炊煙晨霧、小而精緻的農田,使拍攝日出日落時,鏡頭能輕鬆框進一幅飽含着層次的畫面。

當放下拍照的執念,在村裏閒庭信步,那些曾經宏偉莊嚴的佛塔寺廟,就隱藏在無人清理的雜草、悠閒度日的牛羊羣和飯點前飄起的炊煙中。有些塔頂由於年久失修而坍塌,暴露在微風中的佛像總是微笑凝視來往的世事變遷。

不遠處,便是剛收起的金黃稻穀,它們坦然鋪開晾曬在小道旁,還有忙完農活後歸家的赤腳老叟。路遇臉頰上塗着天然植物護膚品的特納卡女子,她們無一不咧着嘴,向我露出質樸純良的微笑。

與妙烏相比,蒲甘廣闊的平原和飄揚的熱氣球也是一道獨特風景。熱氣球本身是商業化的外來品,與傳統建築不太搭配,還有一種為迎合大眾美感和需求特意做出來的突兀。妙烏則不同,它是沒被污染的自然而然的存在,是一種從內裏透出的質樸天然。

在妙烏,我遇見一對意大利攝影師夫婦,他們20年裏來過這裏4次。據説,現在的妙烏和10多年前的蒲甘頗為相似,還沒被商業化。交談中,我們達成共識:風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當地人簡單純粹的心靈。

此次妙烏之行,友善、靦腆、真誠的村民給我帶來不亞於古蹟風景的感動。在偏遠的緬甸鄉村,我竟有一種回家的寧適感。在這裏,就算沒有點亮夜路的電燈,沒有夥伴同行壯膽,我也感到十分安全和踏實。

走的地方越多,越感嘆美好純粹的東西不斷讓位於粗暴速成的經濟利益。這也是為什麼我不願去已經成熟的旅遊景區,更向往偏遠的角落。

如今,緬甸留在我心靈底片上的,已不是手冊上的蒲甘,而是一個人躑躅行走過的妙烏。

【“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啓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説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標題註明“散文”或“遊記”或“小小説”。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作者信息包括銀行卡户名、開户行及網點的詳細準確信息、卡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7 字。

轉載請註明: 行遊|王子罕:緬甸的妙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