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即將面臨本科畢業的朱安安,只帶了幾件衣服和洗漱用品,就從老家甘肅踏上了到北京實習的旅程。在酒店應付着住了一晚,第二天就搬進了租住的房子。而房間內生活用品大都需要自己購置。在實習同事的推薦下,她一口氣通過拼單買下了被子、枕頭、地墊、鏡子、插線板、電水壺等,“林林總總加起來才不到200塊錢,很划算。”朱安安第一次嚐到了拼單的甜頭。
拼單團購、積分兑換、領取優惠券、購物節囤貨、買賣二手商品……對於就讀於河南一所高校的陳宇軒來説,這些五花八門的網絡購物模式,都是“為我所用”、達到省錢目的的竅門。想要獲得網購優惠並不難,陳宇軒的一名室友就是“薅羊毛”達人,遇到合算的生活日用品打折、拼團,總會召集室友一起參加,“平時買洗衣液、囤紙巾之類的消耗品,這樣的方式確實對錢包很‘友好’”。
不同於傳統的線下砍價、在商超打折季購物囤貨的場景,網絡環境下新消費模式的興起,催生了互聯網“新節儉模式”。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就相關問題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髮起問卷調查,共回收來自123所高校學生填答的1873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8.55%受訪者曾在互聯網平台上尋找五花八門的省錢方式,20.18%受訪者因沒有渠道而尚未嘗試,也有11.27%受訪者覺得沒有必要嘗試。
常“薅”常新,網絡新消費模式催生省錢新方
一款平常賣每瓶四五十元的面霜,“三八”婦女節那天通過各種優惠疊加,6瓶總共只用80元。“朋友來找我拼單,感覺還不錯就買了”。就讀於武漢大學的姚然對這次優惠了150元的購物體驗印象深刻。作為一名網購愛好者,她對如何用實惠的價格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很有一套心得。在拼多多拼單、在抖音直播間領取優惠券、需要的物品攢到打折季再買、對比不同電商平台的物價……省錢的方式可謂花樣百出。
每月1500塊錢的生活費,既要讓自己花得開心,又不能超出額度,在山東讀書的劉聖乾已經在精打細算中磨練出了“平衡的藝術”。像日常必需的紙巾、書本、沐浴液、洗衣液,他通通選擇在拼單團購平台購買,“量大便宜,花幾十塊錢就能用上大半個學期,而這些錢只夠在超市買上一大瓶洗衣液。”
網絡購物的興起和蓬勃發展,正在提供越來越多的消費方式,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大學生,走在網絡消費的浪尖,選擇在網上“薅羊毛”,已經融入一些受訪大學生的日常消費習慣。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受訪大學生選擇最多的網購省錢方式,是使用電商平台拼單團購功能(59.58%),其次是網絡“貨比三家”,對比不同平台、商家產品的性價比(58.36%)。此外,把需要的商品攢到購物節、打折季再買(37.85%),通過電商購物平台、直播等領取優惠券(37.27%),用積分兑換優惠券或現金(34.49%),在二手平台購物(21.62%),通過二手平台售賣閒置物品(17.03%)等,也是受訪大學生的選擇。
和上一代人線下砍價,在商場、超市打折季時購物的場景不同,陳宇軒對線上“薅羊毛”興趣十足,但對線下商店的折扣活動不太“感冒”。“一是因為線下商店打折的消息,要靠人發傳單,不一定能趕上。而且去線下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信息也不是非常對稱,如果我花時間去了線下商店,但發現優惠沒達到我的預期,體驗感就不太好。”但在線上可以隨時關注商品價格的變動,同樣的時間裏能瀏覽的商品也更多,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成本就能獲得省錢的機會,“便利性還是首要的”。
張圓圓的一個省錢訣竅是“貨比三家”,比如購買電子產品這種價格高的商品,她會在各平台的品牌店鋪橫向比較,對比優惠補貼幅度,特別是那些有平台官方補貼的。去年她準備購買一台新手機,幾番對比,最後在一家拼單平台的百億補貼產品裏,只花5899元就買下了原價6799元的手機。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受訪大學生在網上“薅羊毛”最多的消費領域,是衣物服飾(63.47%)、零食飲料(62.19%)、日用百貨(44.72%),在美妝護膚(37.60%)、學習用品(34.33%)、交通出行(24.05%)、電影娛樂(23.19%)、電子產品(21.10%)、玩偶手辦(15.27%)等領域也會“樂薅不疲”。
“開源”有方,低碳省錢雙豐收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79.34%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新節儉模式”很實用,確實起到了節約的作用;38.76%認為其很新鮮,提供了新的消費選擇;34.97%認為其很有趣,不僅節約還融入了社交屬性;還有8.38%受訪者認為其徒增購物的複雜性,沒什麼必要。
網絡平台帶來的新交易模式,給原本作為單純消費者的大學生提供了新的節約思路。除了“節流”,陳宇軒也嘗試過既環保又能“開源”的省錢方式。他曾把一台2018年款的平板電腦掛在二手交易平台轉轉和閒魚上。“現在電子產品常常也就用個3到5年,閒置下來以後,就在角落裏‘吃灰’了。既不捨得扔,又不太會用。作為二手商品賣掉,既低碳環保,又能照顧到別人的經濟狀況。而且我自己用了很久,對它有感情了,給它找一個新的主人,對我來説心理上也是一種安慰。”
西南政法大學的張琪自稱“二手平台老玩家”,在實物九成新、不影響正常使用且價格合適的情況下,她表示樂意購買他人使用過的二手產品。“我尤其喜歡淘二手,會有種挖寶的快樂。”最近的一次 “挖寶”經歷是用120元買到了原價600多元的羊毛大衣。賣家出示了購買記錄,而張琪收到實物後也很滿意,所以這件大衣直到現在仍是她的“心頭愛”。
除了在二手平台購物,張琪偶爾也會作為賣家進行交易,她在學校的閒置物品交易羣出售過自己的二手書,這是她實現“開源”的一種方式。周黎現在也堅持將自己不需要的書放在不同的平台出售。她下載了一個專門交易二手書的App,賣出書後,她不僅能夠提現,還可以獲得平台的專屬交易貨幣,再去App內購買其他書籍。
考研上岸後,朱安安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經驗貼,也想着把自己的複習資料和參考書轉手賣出去。“本來就是試試看,沒想到剛發出來,帖子就火了,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人來諮詢購買。”面對學弟學妹的諮詢請教,她也是有問必答,為遠在屏幕另一端的陌生人指點迷津。
不到一個月,朱安安賣出了20來份筆記資料,獲得了一份不小的收入。今年年初,朱安安從中拿出一部分給媽媽買了眼霜和空氣炸鍋,“希望讓家人們看到我長大了。”
陳宇軒也在網上買過二手商品。“畢竟電子產品剛剛發佈時,價錢都會比較貴,等風潮過了或者下一代產品發佈了,再購買二手產品,能獲得物超所值的體驗。”上大學以後,開始自己打理生活費,陳宇軒心裏就一直有一個念想。他在網上做了攻略,學習一些視頻博主上傳的手機測評,瞭解怎麼看設備參數,選好了合適的手機款式,又研究了幾家二手交易平台,瞭解賣家的發貨流程合不合規、有沒有質檢保障,最終買下了一台款型和質量都讓他滿意的手機。
這台經過了複雜的研究和購買流程的手機,是陳宇軒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雖然作為學生還沒有賺錢的能力,但他還是想用省下的生活費給媽媽一個驚喜。收到這份生日驚喜,媽媽一開始的反應是嗔怪他亂花錢。但聽過媽媽的一番“沒必要買”“我有手機,不需要新的”“你買手機還得從生活費裏省”之後,他很快又從一些親戚口中得知,媽媽已經把“兒子給我買了手機”的事傳開了。“媽媽心裏還是很開心的,現在這台手機她已經用了兩年多了。”
錢“花在刀刃上”,“互聯網一代”花式繼承節儉傳統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57.98%受訪者認同“該省的地方能省則省,該花錢的地方不必省”的消費理念,18.37%認為“要儘可能節約生活中的各項花銷”,15.91%受訪者認為“不僅要節儉,還要學會開源”,僅6.51%受訪者認為在生活費充足的情況下,沒必要太節儉。
花錢花在刀刃上——姚然這樣描述自己的消費理念。這也是她願意接受一些網絡促銷模式的原因。在她看來,沒必要為了省錢去買便宜、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大學生省錢是為了“更好地花錢”。“一些商品可能存在價格虛高或起伏不定的情況。”姚然發現有些服飾價格會隨着售賣時間的不同而發生波動,出現不同程度的溢價。張琪總結,省錢一方面是想把錢省下來,花在自己覺得值的地方,另一方面是不願意為部分商品亂定價、過度溢價買單。
如果日常單筆網購超過100元錢,他都會思考有沒有什麼“平替”。在每一筆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比較中,每個月他都能存下一筆存款。每逢換季,劉聖乾會這些錢買新的衣服。
在陳宇軒的消費觀裏,勤儉節約、量入為出是從長輩那裏傳下來的優良傳統。“雖然在吃穿用度上不用‘節衣縮食’,一些涉及盜版、品質問題的商品,我也都不會買。但在可以獲得優惠的地方,我還是會能省則省,把節約下來的錢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選擇互聯網“新節儉模式”的受訪者中,58.89%是因為可支配的生活費有限,56.01%想把節省下來的錢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39.19%認為低碳又省錢的形式何樂而不為,36.73%認為勤儉節約是自己的一貫美德,還有27.87%受訪者是先通過一些網絡渠道瞭解了優惠方式,想嘗試一下。受訪者會把省下的錢用於購買其他自己喜歡和需要的東西(69.47%),或者存起來(60.69%),也有受訪者會用這些錢旅行、娛樂、作為戀愛經費等。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採用網絡“新節儉模式”時,需要選擇正規平台,避免因平台不正規被坑(84.84%);理性消費,避免貪圖便宜購買本不需要的物品(66.20%);不盲目尋找網絡開源渠道,避免被詐騙分子鑽空子(60.06%);避免在複雜的折扣模式中浪費過多時間(38.12%)。
朱安安也坦言,自己在購物優惠面前也經常“剎不住車”,買了很多用不到的東西。“3塊9兩個的髮卡、5塊5三個的束髮帶、各種便宜好看的耳釘真的很難讓人不衝動。”她也意識到,考慮需求、理性消費仍然是自己的必修課,避免一時興起購入的“低價好物”很可能成為面臨閒置或浪費的“落灰之物”。
武漢大學的範嘉嘉曾因 “圖便宜”在二手平台買到假貨,為了避免損失,她先後向賣家申請退款、到平台投訴,最後終於討回了貨款。“但整個過程非常麻煩。”範嘉嘉根據自身經歷反思,“追求省錢的同時也需擦亮眼睛,不能盲目地省。”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朱安安、姚然、張園園、張琪、周黎、範嘉嘉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畢若旭 王軍利 實習生 彭新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