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重走香格里拉:沒有消失的地平線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休閒

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出品

沒有消失的地平線 重走香格里拉(下)

冬日的小中甸村落,一片寧靜祥和(扎西羅丹攝)

上期

我們探尋了一番香格里拉周邊古村洛通社

和松贊林寺等秘境

這回帶領大家重走火災後的古城獨克宗

和走訪被喻為

香格里拉“世外桃源”的納帕海……

走進獨克宗月光城

步出古民居,馬上就能融入獨克宗傳統的生活中(李志雄攝)

位於香格里拉城南的獨克宗古城

是藏語“月光城”的意思

因建在“被月光所裹緊的山崗上”

又被稱為建在石頭上的月光城堡

7年前的大火過後,古城涅盤重生

那滄桑的街道,雕樑畫棟的藏房

還透着歷史印跡,像一頭亙古不變的犛牛

靜卧在龜山之下

至今仍實實在在的是一座活着的古城

獨克宗古城是歷史上茶馬古道必經的要塞

各路馬幫在此進行短暫的休整

或交換農產品、日用商品

故而形成了以四方街為中心

並向四周發散的商鋪和街道,像人的血管一樣

街道連着巷道

巷道又連通另外的街道

獨克宗古城一直充當着“貿易之城”的角色(視覺中國)

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因自由貿易的減少和停止

古城裏流動人口大為減少,百姓收入減少

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古老的房屋缺少維護

人們紛紛離開了獨克宗古城

直至90年代中晚期香格里拉旅遊慢慢興起

古城的原居民才逐漸遷回他們的老宅

翻新維護,獨克宗才恢復了生氣

2014年1月11日凌晨1點27分

獨克宗古城突然發生大火

火災之後獨克宗古城開始了重建工程

政府要求按照

“建新如舊、以舊代舊、新中仿古”的原則

逐步恢復古城原來的樣子

當我再次走進獨克宗古老的街道時

馬上就像走進了小説《消失的地平線》

的某個章節裏,我茫然

發現古城大火之後獨克宗感覺依然不變……

香格里拉風景線

納帕海──香格里拉的眼淚

藏族人民熱愛飛禽、從不傷害牠們,各種野生鳥類也會在村舍旁、帳篷邊落腳過夜,與人畜共處和諧(扎西羅丹攝)

圍繞小説《消失的地平線》而來的香巴拉聖地

有金字塔式的雪山、藍月一般的山谷

被森林環繞的寧靜湖泊和金碧輝煌的寺廟

峽谷裏還不時見到隱世的村莊…

但香格里拉的美當然還遠不止這些:

納帕海藏語稱為“納帕措”

漢語意為“森林背後的湖”

位於香格里拉市西北部8公里,地勢平坦

三面環山,山峯海拔3,800-4,449米

冬春季節,山嶺積雪

那曲河、奶子河等10餘條河彎彎曲曲

流經草原注入納帕海

海西北面的辛雅拉雪女山麓有天然落水洞9處

洪水經過溶洞,從尼西湯滿河排出

流入金沙江

每逢雨季,湖面增高

到旱季部分湖水由落水洞排出、湖面縮小

大部分地區成為沼澤和草甸

6月伊始,各種野花競相開放

茫茫的依拉草原,瓊花瑤草爭奇鬥豔

成羣的牛羊隨草海起伏,如在海中沉浮

茫茫草原,四處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納帕海濕地生態環境良好,是候鳥的越冬天堂(扎西羅丹攝)

秋冬來臨,草原一片金黃、遠山如黛

皚皚白雪峯倒映於湖泊中

這一季節

黑頸鶴、黃鴨、班頭雁雲集於此

在草叢中、水面上嬉戲漫遊

使廣闊空靈的草原另具一番詩情畫意

碩都崗河流淌千年

碩都崗河是貫穿於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小河(扎西羅丹攝)

碩都崗河是一條

貫穿於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小河

發源於楚力措,流經屬都、當持卡、坡谷

雙橋、阿熱、給那、宗絲、小中甸、吉沙

上橋頭、螺絲灣等地

在香格里拉縣虎跳峽鎮匯入金沙江

河流全長僅153.32公里

在當地不算很有名

世外桃源小中甸

碩都崗河從北往南貫穿小中甸,養育着70多個藏族自然村落的父老鄉親(扎西羅丹攝)

小中甸位於香格里拉市南部,海拔3,207米

碩都崗河從北往南貫穿小中甸全境

養育着70多個藏族自然村落的父老鄉親

小中甸北與建塘鎮毗鄰,南連金江鎮

東與三壩鄉、虎跳峽鎮接壤

小中甸分為兩塊大小几乎相等的壩子

總面積有128平方公里

有着大片的茂盛草場

狼毒花開了,人們也迎來了他們的豐收季節(扎西羅丹攝)

而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

這裏則成了一片花海,多彩絢爛的杜鵑花

狼毒花、格桑花,還有各種不知名的小花小草

引來遊人無數

這裏也是旅拍寫真照和婚紗照的絕好場地

到了9、10月的秋天

大片大片火紅的狼毒花開滿草原,異常絢麗

“碧沽天池”潔淨心靈

.碧沽天池周圍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還是難得的高原牧場(扎西羅丹攝)

碧沽天池藏語稱“楚璋”,意為小湖

因地處碧沽牧點而得名

湖雖不大,也不深幽

但呈現奇異的清靜

碧沽天池一年四季野花競相綻放(扎西羅丹攝)

碧沽天池周圍不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

有綠茵茵的牧場,有安靜的牛羣羊羣

更動人心魄的是湖畔旁

滿山遍野的杜鵑花

碩都崗河仍在流淌

碧沽天池映照碧空

“消失的地平線”沒有消失

-End-

圖片-李志雄、扎西羅丹

文字-李志雄

繪圖及設計-鍾凱飛、葉永仁

微信小編-張佳興

編選自香港《中國旅遊》4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