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金水河為何曲折蜿蜒?並非故意耗費物料,而是便於及時救火
紫禁城不僅擁有雄偉壯觀的古建築羣,城內亦有一條蜿蜒的河流環繞,這條河被稱為“內金水河”。
河道不長曲折蜿蜒
內金水河之水由紫禁城西北筒子河水關進入,從西北向南流淌至武英門前,轉至東向,橫跨太和門廣場,此後向北,再轉至東向,經過文淵閣前,再轉至南向,從紫禁城東南角水關出宮,匯入紫禁城外東南筒子河。
內金水河全長約2100米,平均深度約4米,河水時隱時現,時直時彎,時寬時窄,最寬達11.8米,最窄處不超過2米。河底及側幫均由石材鋪砌。
蜿蜒的碧波給紫禁城帶來了靈氣,其造型豐富了建築藝術效果。內金水河的水由紫禁城東南角出宮後,向南匯入菖蒲河。菖蒲河屬於外金水河,位於天安門以東,長約600米。菖蒲河東端匯入玉河,再向南流,匯入內城南護城河(前三門護城河),再由南護城河匯入通惠河。
金水得名玉泉山
“金水河”名稱的來源,主要與玉泉山的地理位置相關。元末明初史學家宋濂等人所撰《元史》載有:“金水河其源出宛平縣玉泉山,流至和義門南水門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玉泉山位於北京市西郊,在我國古代五行文化中,“金”表示西方,意即“金水河”是源於玉泉山的河水。
內金水河之“內”字來源,主要與明代金水河改道相關。
元代文學家陶宗儀所撰《南村輟耕錄》載有:“峙萬歲山(今北海瓊島),浚太液池(今北海、中海),派玉泉,通金水,縈畿帶甸,負山引河,壯哉帝居。”由此可知,元代都城建造時,玉泉山的水就被直接引入了太液池,並稱之為“金水”。
在明代,金水河被改道。玉泉山的水過德勝門水關流進什剎海後分為兩支:第一支是為了供應明代宮廷及皇家苑囿用水,在什剎海南岸開挖新渠,在太液池南端開挖南海,使得水沿着什剎海流入南海;第二支是為了補給城郊用水,在什剎海東岸開挖新渠,使得水向東流入元代的通惠河,再向南流入南護城河。而什剎海至南護城河的河段,在明代被稱為玉(御)河。
這第一支玉泉山的水系再被分為兩支,形成內金水河、外金水河。其中一支從太液池北閘口分流,經過紫禁城西北位置筒子河(紫禁城護城河)進宮,再從紫禁城東南位置出宮,被稱為內金水河;另一支從南海東岸向東分流,經承天門(今天安門),再與內金水河出宮的水在太廟東南匯合,向東注入玉河,被稱為外金水河。嘉慶朝《欽定大清會典二》“內務府·奉宸苑”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內金水河與外金水河的流向:“皇城內河流,四面環繞,由地安門外西步梁橋入者,經景山西門引入環紫禁城,為護城河。護城河西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流經天安門外金水橋,東南注玉河,為外金水河。”
河道曲折原為滅火
紫禁城內金水河為何如此曲折蜿蜒呢?
從防火角度講,內金水河提供了充足的古建築消防水源。紫禁城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木材的燃點低,一旦着火,需要充足的水源及時進行撲救。紫禁城內雖然有72口生活用水井,且它們能夠提供消防水源,但這些水井並非均勻分佈在各大宮殿附近。紫禁城宮殿建築數量眾多,水井無法滿足紫禁城的消防用水需求,而內金水河的水源於玉泉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極好的消防水源,而且其合理的佈局形式,對建築救火極其有利。
明代宦官劉若愚所撰《酌中志》卷十七“大內規制紀略”載有:“是河也,非為魚泳在藻以資遊賞,亦非故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祿之變,此河實可賴。”內金水河的主要用途並非賞魚,其平面設計成彎彎曲曲形狀,也並非是故意耗費物料,而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經的各個宮殿,以利於及時救火。
“回祿”即火災之意。該卷還載有:“又如天啓年,一號殿噦鸞宮被災者二次,如只靠井中汲水,能救幾何耶?疏通此河脈,誠急務也。”紫禁城中僅靠井水來救火,是遠遠不夠的,而內金水河的開鑿,可彌補其不足。同樣根據《酌中志》卷十七記載,明代天啓四年(1624年)六科廊(位於午門以南)發生火災、天啓六年(1626年)武英殿西油漆房發生火災,均得力於內金水河的水源及時滅火。
在清代,內金水河水滅火這一用途亦見史料記載。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貞度門失火,從內金水河取水撲救。據《清實錄·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記載,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夜間,貞度門着火,並延燒至太和門及庫房等處。據200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翁同龢日記》記載,十二月十六日清晨,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被告知貞度門發生大火,他連忙驅車從午門左掖門進宮。此時貞度門的屋架已燒燬,牆柱正在燃燒。他看到太和門廣場的金水橋下,消防人員正從內金水河取水。然而河水結冰,救火人員鑿冰一尺才取到水,因而導致“機不得力”(滅火的機械設備無法充分利用)。儘管取水過程遲緩,耽誤了貞度門的火災撲救,但內金水河的消防功能是顯而易見的。
不僅如此,清代復建的部分建築也儘可能靠近內金水河,以利於防火。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造的“皇家圖書館”文淵閣,內藏《四庫全書》。為避免建築着火,文淵閣的選址位置即在文華殿區域的內金水河後面。文淵閣與前面的文華殿隔着內金水河,一方面防止其它建築物失火時火勢蔓延,另一方面內金水河可提供及時可靠的消防水源。
宮中排水盡入此河
內金水河還是紫禁城排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説,內金水河是紫禁城內排水系統最終的環節和最重要的保障手段。
北京的汛期一般是每年6月1日至9月15日左右。儘管該時段雨水暴增,但是紫禁城在歷史上並未出現過積水問題。1942年,偽建設總署刊印了《京師城內河道溝渠圖説》,其中載有:“紫禁城內具有特殊之溝渠網,據言無論遭遇何等大雨,庭中絕無漫溢之患,對其佈置構造,仍屬不明。但自紫禁城之西北隅流入經過太和殿(門)前,而流出於紫禁城東南隅之金水河,無疑為一道乾溝,即四周之濠,亦足以應付由城內排出之水。”這段話説明,內金水河在歷史上的確發揮了強大的排水功能。
現在故宮對外開放,即使是暴雨季節,也不會影響公眾參觀,這無疑得力於紫禁城優秀的排水系統。紫禁城的排水系統包括屋頂、地上和地下三個部分。屋頂排水,即雨水降落到屋頂後,從屋頂排至地面;地上排水,即地表雨水流入明溝、再流入暗溝或直接排入內金水河;地下排水,即暗溝的水排入內金水河。無論是屋頂排水,還是地上或地下排水,雨水最終均匯入東華門區域的內金水河,並被及時排出紫禁城,經護城河流入通惠河。
紫禁城內金水河有着極為豐富的科學和文化內涵,它既是我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值得我們好好保護和深入研究。
(作者單位:故宮博物院)
(原標題:內金水河緣何九曲蜿蜒)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周乾
流程編輯:u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