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西上辭母墳》
在上古時期,人類馴養了很多自然界的動物,它們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就比如説直到如今,仍是我們主要肉食來源的豬。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早在新石器時期,中國就已經馴服了野豬,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我們還可以發現,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豬舍,同時豬也被認為是貴重的禮物。進入了漢唐時期後,豬的熱度大大下降,大家主要的肉食來源轉為了羊,後來隨着養殖技術的發展以及烹飪方式的發展,豬才成為了中國人主要的肉食來源。
一、失去母親的小老虎
除了豬之外,人類還馴養了很多其它的動物,比如説用來提供畜力的馬,但是有一些動物自古以來有過很多人嘗試馴養,但基本都失敗了,比如説老虎。老虎有着“百獸之王”的稱號,它的歷史也非常久遠,200萬年前就出現在了地球上,在人類未出現之前,一直是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老虎和豬在大家看來,可能覺得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種動物,但其實它們之間也爆發過不少故事。
就比如國外有一隻母豬把虎崽當作孩子,當老虎長大後,它對待母豬的方式讓人意外。故事還要從一羣驢友開始説起,那時他們在野外探險,結果偶然間在叢林中發現了一隻小老虎,大家走了一圈,沒有發現它的母親,於是為了小老虎的成長,大家就將它帶到了一處動物收容所。經過獸醫的檢查,小老虎的身體狀況良好,但由於它的年齡實在太小,哺乳問題必須要解決,否則性命將受到威脅。但是這家收容所並不大,根本找不到處於哺乳期的母虎,又去哪裏給小老虎找母親呢?
二、餵養老虎的母豬
後來大家經過思考,覺得老虎和豬都是哺乳動物,完全可以找一隻母豬來餵養小老虎。這個想法非常大膽,但細細想來又感覺可以執行下去,於是大家就開始了執行。處於哺乳期的母老虎不好找,而處於哺乳期的母豬很好找,大家很快就找到了一隻剛生下孩子的母豬,之後就將這隻小老虎和母豬放在了一起。
令人感嘆的一幕出現了,本來在食物鏈中處於對立局面的老虎和豬,竟然異常的和諧,小老虎非常自然的吃起了奶,母豬也沒有驅趕它。小老虎的哺乳期結束後,工作人員就準備將它和母豬分開,大家都認為,如果再讓它們倆待在一起,肯定要出問題。可令人想不到的事出現了,小老虎和母豬分開後,竟然都出現了不捨的情緒,特別是小老虎,整日裏悶悶不樂。工作人員對此有一個推論,可能是小老虎把母豬當成了自己的母親,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大家經過思考後,決定把它們倆還是放在一起,並且安排專人進行監督,如果出現了問題,第一時間就將其分開。三、兩者之間的情感
事實證明大家完全是多慮了,小老虎和母豬一直相處的很好,就連打鬧都沒怎麼發生過。後來當老虎的體型變得越來越大,口中也長出了尖鋭的獠牙,工作人員就認為,它們倆必須要分開了。但是在分開之後,曾經的那一幕又出現了,離開了從小跟隨的豬媽媽後,老虎又陷入了抑鬱的狀態,食慾也大大下降,工作人員使出了渾身解數,依舊沒有改變這樣的局面。於是只能將它和母豬放在一起,看能不能有變化。
當再次看見久違的豬媽媽後,老虎的口中發出了歡快的叫聲,往日裏的鬱悶情緒一掃而光,到了晚上時,它還會靠着母豬睡覺,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這個故事因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很多的社會學家,動物學家,都對此進行了研究,最終大家得出了一個結論,
雌性動物失去幼崽後,情緒會變得抑鬱,可能會將其它動物當作自己的孩子,而幼崽長期和餵養它的雌性待在一起,也會將它當作自己的母親,即便它們原本是天敵。結語如今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很多動物要麼遷徙到人跡罕至的地方,要麼就滅絕了。這讓人不得不問一句,難道人與自然真的不能和諧相處嗎?事實證明,完全是可以相處的,就比如這隻豬和老虎,它們兩天然就是對立的,但是在不斷的交流之中,它們倆之間沒有了敵意,反而迸發出了強烈的情感。
我們從這個故事就應該知道,我們應該積極的去擁抱自然,讓人與自然能夠和諧共存。參考資料:《西上辭母墳》《動物故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7 字。
轉載請註明: 母豬把虎崽當孩子,老虎長大後,對待母豬的方式讓人意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