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鄉村旅遊呈多元蓬勃發展趨勢 為鄉村振興加碼助力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休閒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各地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並做得風生水起。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應當發揮農村資源和生態優勢,支持紅色旅遊、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鄉村產業發展,支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等建設。這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讓各地的鄉村旅遊更加健康穩健地發展。那麼,鄉村旅遊應該怎麼發展,具體抓手有哪些?各地的發展狀況如何?怎樣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發展,實現資源的最大化整合和提質增效?

  將民族文化牢抓在手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豐富,適合發展休閒度假、自駕露營,我們將以下司古鎮智微營地為起點,通過串聯熱門景區景點,逐步在黔東南州境內建設約20個智微營地。”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旗下中交交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貴州區域負責人李棟參加了日前在貴州省天柱縣舉行的黔東南州第十二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推介會並與當地簽約,李棟告訴記者,他們將與當地合作,計劃投資5億元為自駕遊、自由行遊客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助力黔東南州全域旅遊發展及鄉村振興。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黨組書記陸居超介紹,本次大會共計簽約21個招商引資的文旅項目,總投資額達102.27億元,簽約項目涉及文化旅遊、特色温泉康養、酒店民宿、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一系列業態。涉及鄉村旅遊的項目有6個,投資金額為32.04億元。

  近年來,黔東南州圍繞“打造國內外知名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目標,積極探索鄉村旅遊發展新路徑,初步形成“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模式,推行能人帶户、景區帶村、合作社帶區域的“三帶”模式。2020年全州鄉村旅遊接待4869.81萬人次,2021年1月至4月接待1831.2萬,同比增幅達251.34%。

  陸居超表示,黔東南州不斷優化鄉村旅遊發展新格局。目前已創建4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3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大力發展“鄉村+景區”模式,創新旅遊文化體驗活力,以“特色村寨”為核心驅動力,滿足遊客旅遊體驗需求,豐富景區業態。“丹寨縣石橋村的石橋古法造紙文化旅遊景區大力發展特色旅遊,讓遊客體驗古法造紙的魅力,吸引了眾多遊客。”陸居超説,2020年石橋景區接待遊客29.697萬人次,旅遊景區的繁榮推動了鄉村旅遊快速、健康發展。

  同時,黔東南州探索“鄉村+企業”模式,打造“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羣眾參與”的發展路徑。以國家級鄉村旅遊重點村——肇興村為核心景區的肇興景區,不斷豐富服務業業態,帶動酒店、民宿、餐飲、運輸物流等服務業發展,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目前當地從事旅遊服務業的達460人,人均年收入2.4萬元。

  藝術項目落地鄉間

  32天,5個國家,26位藝術家、建築師、音樂人、創意人,18平方公里的土地,22個藝術項目,4項文化活動,1次鄉村公共藝術展……這是在江西省浮樑縣寒溪村全民參與的一場鄉村藝術盛事——“藝術在浮樑2021——地方·發現”藝術展(簡稱“藝術在浮樑2021”)。可以説這是當下國內諸多鄉村文化建設中的一次大膽嘗試,展覽用文化的力量、藝術的方式與鄉土文化相融合,實現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展覽引入國際藝術IP,聚集知名藝術家在地創作,以藝術為核心,梳理在地文脈,呈現豐富的文創產品和綜合性文旅內容,促進鄉村資源和多元產業共同發展。本次展覽的總策劃孫倩表示,地域型藝術項目以“解決問題、應對需求”為導向。“我們利用田間地頭、閒置房屋、廢棄廠房等零散場地和存量設施,以綜合豐富的藝術呈現形式,讓國際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分佈於城鄉各處,與傳統景點合作、與特色農業對接、與村落景區整合。”孫倩説,該項目打破了藝術參觀者和旅遊者之間的身份邊界,以高品質的藝術觀覽遊提升傳統的休閒景點遊,以全新的文藝內容和體驗方式實現品質躍升與文旅融合。據瞭解,在“五一”期間,寒溪村的遊客超過1萬人次,5月突破3萬人次,很多遊客都是奔着這個項目來的。

  與此同時,“藝術在浮樑2021”項目團隊推出在地文創品牌“18方”,通過在地挖掘系列衍生品的開發,為本地的土產爭取溢價,展現鄉村文創的活力。

  “藝術在浮樑2021”於6月1日閉幕,未來它將以新的預約制觀展形式實現長效全時運營,以鄉村創新實踐,為鄉村旅遊和全域景區持續注入優質文化內容。浮樑縣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長髮表示,“藝術在浮樑2021”是浮樑縣首次將藝術融入鄉村、融入鄉村振興,效果超出預期。下一步,將策劃一個網紅音樂人駐村創作項目,以此帶動寒溪村史子園民宿和鄉村旅遊的發展,讓村民參與更多,得到更多實惠。

  綠水青山“開墾”成“金山銀山”

  你能想象在江南看雪景、遊雪場,體驗冰雪的酷爽嗎?是的,在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的雲上草原高山四季旅遊度假區就可以實現。這裏海拔1168米,坐擁南方稀缺的高山自然資源和雲海奇觀,最低氣温-10℃,年均降雪量達80釐米,是南方鮮有的冬季高山冰雪度假勝地。山川鄉充分利用高山、高山杜鵑、濕地、幽谷、水庫、竹林等特色資源,以山地運動為主線,豐富春賞花、夏避暑、秋登山、冬滑雪為核心的四季觀光遊覽產品體系,造就了“雲上一天 草原四季”的獨特美域。山川鄉鄉長王孟天表示,雲上草原自2019年8月試營業至今,接待遊客95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83億元,成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山地旅遊的風向標,初步形成“老百姓創業增收、村集體經營壯大、投資方創收盈利、鄉政府實力增強”的四級聯動共贏體系,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科學轉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的落地生根。

  雲上草原項目解決了當地近500人的就業,帶動民宿、農家樂井噴式增長,使村民增收。全鄉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平均超過了百萬元。山川度假區總工程師司冬歌告訴記者,2020年,雲上草原接待遊客60萬人次,收入1.6億元。目前山川鄉共有民宿200餘户、牀位3000餘張、餐位4000餘位。據瞭解,高家堂村依託該項目,對景區停車場、集散中心商鋪進行統一管理,僅停車費日均營收就超萬元,2020年,高家堂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361.8萬餘元,同比增長74.8%;農民人均收入達45886元,同比增長12.7%。王孟天表示,雲上草原項目的落成,推動山川鄉旅遊發展勢頭突飛猛進。“2020年山川鄉接待遊客1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4.18億元,同比增長78.2%、40.7%。各村經營性收入平均超過2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4.4萬元。”

  山川鄉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融合產業,加快拓展“兩山”轉化新通道,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基礎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山川的鄉村經營中去,實現山川鄉良好的生態資源轉變優質的社會資產。山川村利用土地要素,通過以企業出資為主,村集體流轉土地要素為輔的形式共同開發建設“雲朵農場”農業項目。村集體共計流轉450畝土地參與,企業以每年固定收益形式向村集體支付流轉租金。企業負責“雲朵農場”的項目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管理和商業運作,優化提升周邊村莊環境,村集體負責土地流轉、監督實施和協調村集體、企業與村民之間的利益分配。

  專家點評

  苑利(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鄉村旅遊”是近年來才興起的一個全新旅遊概念,儘管鄉村旅遊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產生。“鄉村旅遊”的提出,既與提升鄉村活力、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有關,與全域旅遊概念的提出有關,也與自駕遊、小眾遊、個性遊的興起有關。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傳統村落都有可觀的旅遊資源,所以,能否開展鄉村旅遊,首先要看這些傳統村落的天然稟賦。這裏所説的“天然稟賦”首先必須是“天然的”“原生態的”。

  旅遊資源是多元和全方位的。旅遊資源可以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村落、深宅大院,這是招徠遊客的重要賣點,畢竟這種原生態的、古色古香的傳統村落已經不多;旅遊資源也可以是民族歌舞,只要這裏能歌善舞,哪怕是葡萄架下的一場民族歌舞晚餐,也會招攬大量遊客。如果這些資源都不具備,那麼,村落周邊是否有美麗的小溪、鬱鬱葱葱的竹林?良好的自然環境,也可以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如果這些都沒有,那麼,當地人能否做出一桌桌好吃的飯菜?能否做出一尊尊漂亮的泥老虎、小麪人?只要是能讓人愛不釋手、流連忘返、過目不忘的東西,都可以理解為我們所説的“旅遊資源”。它既包括能讓遊客走進去、住下來的傳統村落,也包括能為鄉村旅遊提供旅遊產品的老手藝。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鄉村參與到旅遊中來,通過旅遊獲得全面振興。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