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頂
位於顯通寺後的靈鷲峯上,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又名文殊寺,也稱真容院。菩薩頂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也是被作為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十個寺院之一。
站在刻着“順治皇帝歸山祠”的照壁前把這歸山詞默讀了一遍,説不清這帝王家的歸山是活得通透還是不負責任。
從菩薩頂大照壁仰首上望,寺前一百零八級石階,彷彿一架天梯直架天宮。佛家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解脱煩惱之道稱為“法門”。寺前的每一級台階就象徵着一個“法門”,踏上一級台階,就意味着解脱一種煩惱,石階盡處就是超凡脱俗的佛土。聳立於石階高處平台上的木牌樓,四柱三門,上下三層,七個樓頭,雄偉而多姿。牌樓中門大匾上是康熙皇帝御筆親題“靈峯勝境”四個鎏金大字。
過了牌樓又有一段石階連接山門,此段石階中間鋪設斜面御路,雕有九龍吸水圖案。九龍翻騰,互相纏繞,真可謂“活龍活現”,與北京故宮礓碌鋪設沒有兩樣。
這段石階的頂端就是掛着“敕建真容院”牌匾的山門。
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唐、宋、明歷代皆有改建。菩薩頂極盛時期是在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年),將其改為喇嘛廟。清朝皇帝、蒙古諸王公、西藏喇嘛也每每朝禮五台,一般都住菩薩頂,從而樹立了菩薩頂在五台黃廟中的統領地位。菩薩頂寺院參照皇家制式營造,殿宇上覆蓋黃綠藍三色琉璃瓦,金碧輝煌,雄冠五台。
乾隆御碑,矗立在東院,為方形巨石雕成,碑身高達六米,四面各寬一米,碑文分別用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鐫刻,是五台山最高大的石碑,是很珍貴的藝術珍品。寺內還有明清時期碑記八塊。
大雄寶殿面闊三楹,進深二間,單檐歇山頂,殿頂覆蓋琉璃黃瓦,大殿四周有石雕迴廊環繞,內供釋迦牟、彌陀、藥師佛三佛。我國藏傳佛教的大活佛達賴、班禪,朝拜五台山時都曾經在這裏講經説法。
大文殊殿重建於清朝,闊三楹,進深二間,單檐廡殿頂,殿頂覆蓋琉璃黃瓦,殿脊正中置金碧輝煌的鎏金銅法輪,雖已歷經數百年色澤依然鮮豔如新。
大殿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筆“五台聖境”四字。
殿內佛壇供奉文殊菩薩騎狻猊彩色泥塑像,東西兩側佛壇上則供十八羅漢塑像。菩薩頂的文殊菩薩殿,是朝山信徒必定要參詣禮拜之處。
在前院的西配殿裏有一尊右肩上佩戴一支箭的泥塑文殊菩薩像,被乾隆皇帝賜為“帶箭文殊”。
善財洞
善財洞分上下兩院相距百米,下院是主寺。下院建於清嘉慶年間,上院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善財洞是傳説中順治皇帝出家的地方,面臨清水河,景色非常優美。
清水河譁然流淌,跨過妙樂橋一眼望去,善財洞山門琉璃鋪頂,中間拱門上的“善財洞”三字,為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書。
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是大門、戲台門、大雄寶殿、後殿。
戲台門為清代遺物,內奉彌勤佛。
三間大雄寶殿前置抱廈,殿內正供“華嚴三聖”,側為十八羅漢,背面主塑觀音,善財、龍女脅侍兩旁。
後殿為四出廊的彌勤殿,主供彌勤佛,左右是四臂觀音、文殊菩薩、綠度母、宗喀巴等藏密塑像。
近年在彌勒殿後以水泥澆鑄築了一條几十米長的高台,高台之上,一字兒新建了十座樓閣式寶塔,黃琉璃飾檐,形成氣勢威嚴的佛塔陣,兩側更有藏經閣相伴。這些佛塔也成為善財洞的標誌性建築。
上善財洞在巖壁上砌起數丈高的院台基,台基上築紅圍牆像是黛螺頂的一條裙帶。
上善財洞內巖洞曾發掘出文殊、彌勒、善財童子銅像三尊,為唐代遺物。
善財童子本來很兇殘,後受文殊菩薩教化而成佛,是佛教用來宣揚“即身成佛”的例證。當地僧眾認為這是善財童子修煉養性之地,居高臨下別有洞天,因此被人們稱之為“台上聖蹟”。上院建有主供善財童子的大殿,殿內的宗喀巴大師和善財童子塑像,莫名地覺得很萌。
殿左側有巖洞,即為掘出三尊銅像的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