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的沿革_明代行書
元代時間不長,但著名書家不少。趙孟頫等學士派書家,主張全面繼承復古,從晉唐上追秦漢,故各體書法都有很大發展,行書家也不少。風格繼承晉唐遺韻,也借鑑宋代書風。
《歸去來辭》
趙孟頫的行書
趙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等。宋裔,入元被召,拜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學士,故有“趙集賢”、“趙承旨”之稱。死諡文敏,又稱“趙文敏”。他在藝術上是個全才,善音樂,精丹青,工詩文,也善鑑賞,對佛釋都精通。書法在年幼時學趙構、張即之、米芾,後追“二王”,深有研究,晚年出入李北海。他涉獵甚廣,功夫深厚,篆、隸、章草、今草、楷書,各體俱善,有“唐以後集書法之大成者”之譽。行書深得“二王”奧妙,能從《蘭亭》化出,滲入唐、宋人筆意。晚年學北海,去其側勢,滲以蘇軾的寬博之意,風神清朗,藴藉平和,秀麗而不媚俗。留存行書作品甚多,如《赤壁賦》、《洛神賦》、《東坡詩帖》、《趵突泉詩》、《歸去來辭》、《煙江疊嶂圖詩卷》等等。其妻管道昇的行書也極佳。
《洛神賦卷》,紙本墨書,六十八行,八百六十四字,天津博物館藏(圖78,局部)。
帖雲:
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採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嘆匏瓜之無匹,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此帖寫於四十七歲時,為盛逸民所書。規矩而富於變化,可以看出趙孟頫深厚的功夫,結體筆法都出自王羲之《蘭亭》,雖變化而收斂,嚴謹規矩而不失神韻,舒展自如,氣勢連綿,俊逸淳和。對學習行書基本功是很好的範帖。
鮮于樞的行書
鮮于樞(公元1256~1301年),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虎林隱史,官至太常寺典簿。工書,善行、草書,與趙孟頫齊名。趙稱“伯機草書過吾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書法宗晉、六朝,草書受獻之、懷素等影響,近則學趙孟頫,晚學李邕。書風偉岸圓勁,凝重堅實。行草書有《韓文公進學解》、《襄陽煙江疊嶂二歌》、《蘇軾海棠詩卷》等等。
鮮于樞《書蘇軾海棠詩卷》
局部
《蘇軾海棠詩卷》,紙本,故宮博物院收藏(圖79,局部)。
帖雲:
⋯⋯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天涯⋯⋯ 此帖書法筆墨酣暢,線條渾厚遒勁,縈帶遊絲,粗細懸殊,起伏變化,圓勁有力。康裏巙的行書
康裏巙(公元1295~1345年),一作康裏巙巙,字子山,號正齋、恕叟。康裏(在今新疆)人。是著名的少數民族書家,漢學修養極其深厚。《元史》稱他“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啻金玉。”作品有《李白詩卷》、《自書詩卷》等。
《李白詩卷》,有三件作品合裝一雜卷,其餘兩件為自作詩和唐人六絕句。十七行一百五十七字(圖80)。
帖雲:
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新人非故人,年年橋上游。雞鳴海色動,謁諦羅公侯。月(落)上陽西,餘輝半城樓。衣冠照雲日,朝下散皇州。鞍馬如飛龍,黃金絡馬頭。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饈。香風引朝舞,清管隨齊謳。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衍尤)。黃犬空嘆息,綠珠成怨仇。何如鴟夷子,散發棹偏舟。閒書太白一詩,子山識。
此帖書法,多用方筆出鋒,又有章草用筆雜入其中,轉折方硬,筆鋒凌厲,提按有力,捺筆如刀,古雅勁利,頗得魏晉人遺意。張雨的行書
張雨(公元1277~1348年),早年名澤之,一名天雨,號句曲外史、山澤臞者。是個道士,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博聞多識,工詩文,善書畫。書法初學趙孟頫,後追唐李邕、懷素等。評者認為,孟頫學李北海得其舒放雍容,張雨得神秀俊逸。作品有《題畫詩卷》等。
《題畫詩卷》,原是《雪山樓觀》、《雲林隱居》二畫的題詩,計二十三行,約一百六十餘字(圖81,局部)。
帖雲:
怪底朝寒雲氣濃,捲簾金翠出芙蓉。似傾三峽龍門雪,為洗明星玉女峯。玄豹藏來深霧雨,綠陰缺處小房櫳。擬求許郭仙人宅,知隔瓊樓第幾重。右題張彥輔畫雪山樓觀雲林隱居二圖,雨(花押)。
四月廿六日晚雨試筆天鏡拙庵,此時偃卧清涼室中□小龍了在大年袖中矣!雨。
此帖中側鋒互用,筆勢縱橫交錯,結體收放互用,大小差雜,章法虛實錯落變化,線條厚朴率意,氣勢不凡,灑脱奔放,俊逸脱俗,極富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