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掛在山間的璀璨明珠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休閒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紫鵲界梯田——

掛在山間的璀璨明珠

彭一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2日 第 06 版)

  湖南省新化縣紫鵲界梯田一角。
  彭一伶供圖

  紫鵲界梯田是由森林、民居、梯田、水系交錯組成的南方山地農業生態系統。梯田海拔之高、分佈之廣、氣勢之雄,較為罕見

  近年來,湖南省新化縣紫鵲界梯田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包括崇義客家梯田、新化紫鵲界梯田等在內的中國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紫鵲界梯田是由森林、民居、梯田、水系交錯組成的南方山地農業生態系統。梯田面積8萬多畝,海拔平均在500—1200米,坡度大,最陡坡度在50度以上,梯田級數600餘級,海拔之高、分佈之廣、氣勢之雄,較為罕見。

  依山就勢而造的梯田,小如碟、大如盆、長如帶、彎如月,形態各異,變化萬千。春來,水滿田疇,面面銀鏡山間掛,五彩斑斕;夏至,佳禾吐翠,排排綠浪從天瀉;金秋,遍地澄黃,輝煌燦爛;隆冬,漫山瑞雪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梯田景觀隨四季變遷,賦予紫鵲界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紫鵲界梯田最令人驚歎的,莫過於它的天然灌溉系統。紫鵲界山頂森林茂盛,植被豐厚,納水條件好。山體為花崗岩,其巖底堅實,少裂隙,恰似池塘不透水之底板。地表為沙壤土,吸水性能好,一年之中,旱不幹田、雨不垮丘。整個梯田的蓄水能力達1000萬立方米,為梯田農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梯田中,人工水渠總長約153千米,主要採用借田輸水、竹梘輸水等方式。村民只需在田壟的任一處挖個缺口,插一個竹筒,水便從上往下,順着那彎彎曲曲的一道道山樑,流到需要灌溉的地方。該系統以相對少的工程量和較為簡單的設施,實現了整個梯田的自流灌溉。天然的山谷溪溝則成為排水乾渠,只要在梯田和水渠的合適位置開排水口,澇水或尾水就能通暢排泄。站在梯田的任何一個地方,潺潺的水流聲不絕於耳,好似一首輕快的樂曲。

  因地塊小、田埂窄,不適宜機械化耕種,這裏的村民依然保持水牛耕田、手工插秧、人工除草的傳統勞作方式。又因獨特的高山氣候,這裏只能耕種一季稻,且比其他區域要稍晚一些。千年稻作文化留下優質的稻種,這裏出產的“紫米貢”獲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紫鵲界地區的人類活動最早可追溯至商周。兩漢時期,朝廷對居住在這裏的苗、瑤民族規定“只服徭役、不納田税”。唐宋時期,朝廷鼓勵開墾荒地,多次頒佈有關墾闢農田的詔令,並積極鼓勵種植“高田”。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新化建縣,史稱“開梅山”,原來“不納田税”的峒民與大量遷入的人們一同開創了紫鵲界農耕文化的新階段。明代初期,紫鵲界梯田開發進入了又一個高潮。

  2000多年來,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在紫鵲界梯田交融糅合。這裏民風淳樸,苗瑤風俗世代相傳,山歌獨具韻味,民居古色古香,草龍舞、儺面獅身舞等風俗表演更是別有風情。紫鵲界梯田被評選為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新化山歌、梅山武術、梅山儺戲也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紫鵲界梯田獨特的自然文化風貌,為當地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源。如今,新化縣正着力整修梯田,保護與開發並舉,呈現遺產原有風貌。對重要景區梯田,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户”模式,實施統一管理、修繕恢復、代耕代種,將3700畝梯田修復一新。引導高檔水稻種植,發展紫鵲界梯米、貢米等特色產業,同時,通過彩色稻觀景工程、梯田生態遊步道、梅山農耕文化演藝等項目,打造沉浸式梯田體驗品牌。

  近年來,紫鵲界示範區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紫鵲界梯田這顆掛在山間的明珠,正變得更加璀璨奪目。

  (作者為湖南省婁底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