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存在很多十分有名的城市,而這一些城市一般都是以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命名。比如廣州叫羊城,重慶名為山城。而今天我們要説到的是河北滄州,別名獅城,這個名字聽起來威風凜凜,那麼這個別名的由來是什麼呢?這是因為滄州有一尊有着千年歷史的獅子——“鎮海吼”重達32噸,屹立千年未倒,卻倒在專家自以為是的保護上。
一、巨型鐵獅子
這尊獅子是鐵獅子,經過專家判斷應該是後周時期的產物,大概就是公元五六百年左右,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這座獅子原本的位置在滄州的開元寺,後來才被移動到現在的位置。鐵獅子體積巨大,重量驚人,達到了32噸,相當於六十多頭牛。除此以外這尊獅子的造型非常精美,獅子朝着西南邊揚起腦袋,目光迥然,將獅子威風凜凜的樣子體現的淋漓盡致。
專家還在獅子的頭部和脖子上發現了“獅子王”的字樣,後來經過多方專家和史料考證,這應該代表着開元寺中供奉的文殊菩薩的坐騎,而那個大盆實際上是一個蓮花造型的寶座。假如你靠近觀察,你甚至能夠發現獅子身上波浪狀的毛髮清晰可見,身上不同部位還雕刻了束帶,千年的歲月都沒有徹底地將其磨滅。更令人震驚的是,獅子的腹部還雕刻了完整的《金剛經》,雖然字跡已經模糊,但是依稀能夠看出其內容。
二、鎮海吼的由來
即使放在今天,想要造出如此一個龐然大物也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的,其建造難度要是放在古代更是不言而喻。經過專家分析,這尊獅子不太可能是整體建造的,因為當時的技術水平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高度。所以只有可能是分部分鑄造最後再整體組裝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建造出一隻巨型鐵獅子,説明在後周時期古人們已經掌握了高超的金屬冶煉技術。之所以這尊鐵獅子被稱作“鎮海吼”,有一種説法是當時建造它就是為了能夠鎮住海嘯,因此得名。
三、保護還是破壞?
現在到滄州看到的鎮海吼,被許多鋼管支架支撐着,而且鐵獅子表面還有很多破損和裂痕,這些都是人為導致的。十九世紀前,這隻獅子無人管理,風裏雨裏矗立了一千多年,表面有輕微的腐朽,但是並無大礙。1803年,一場大風將獅子吹倒了,政府對此不管不問,直到九十年後才將其扶起來。因為常年和土壤接觸,獅子身上的鏽蝕更嚴重了。
新中國成立後,滄州市政府決定對這尊獅子進行保護。專家的意見是鐵不能夠接觸水,於是給獅子修了一所涼亭,誰知道涼亭半封閉的環境不利於水分蒸發,反而加劇了鏽蝕。後來政府拆了涼亭建了一個台座,往獅子腿中灌入了水泥,結果導致了獅子腿部出現了裂痕,經過多次的“修修補補”,這尊本來完好無損的獅子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結語:
本來威風凜凜的獅子現在卻被迫“拄着枴杖”,全然沒有了以往的光彩。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文物都需要人為進行干預,希望這一尊鐵獅子“越修越破,越保護越殘破”的例子能夠給考古界一個警醒,不要讓更多的歷史文物落得和它一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