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醉美金秋指南村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休閒

文/席波

在浙江臨安,有一個被户外圈稱作華東地區最美古村落的古村,它就是指南村。

指南村隸屬於臨安,位於太湖源頭的南苕溪之濱,離杭州咫尺之遙。指南村海拔近600米,是一座有着數千年曆史的古村。

在未到指南村之前,心中還有些忐忑—指南村的梯田初冬季節會不會是很單調很荒涼?傳説中的紅楓會不會已經枯敗蕭索?

……

南方的立冬時節也就相當於北方的深秋吧,在這樣的季節再遇上個好天氣,户外徒步一定不會讓人失望的。

儘管路上有些耽擱,到達指南村下面的停車場已是下午一點,但看到停車場上停了滿滿的車,等接駁車上山的遊客排成了長龍,心情還是為之一振。

我們順着“之”字形盤山公路一路前行,大約拐了八九個大彎,步行了大約兩公里,來到了指南村前。

公路左側山谷和對面山坡上的梯田突然出現了,心情頓時豁然開朗。

成熟的稻子已經收割,雖然看不到金色的稻浪,但一點也不用遺憾。田坂上堆放着黃燦燦的稻稷,梯田的輪廓分外鮮明。那順坡就勢修建的一塊塊梯田,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遠遠望去,有如美妙的樂譜,又如一層層盪漾的波紋……

更妙的是,梯田的上方點綴的那些民居,粉牆黛瓦,高低錯落,意趣天成。它們與梯田自然構成了世外桃源般的意像。

目光所及,綠色的青岡,金黃色的銀杏,火紅的楓香,交相輝映,包圍着整個村子,宛如一幅五彩繽紛的油畫。

順着步道進入古村。

據説,指南村全村僅213户人家,720多人,卻沉澱着悠久的歷史。現有古姓、古塘、古樹、古祠、古廟、古宅、古墓",這也是被指南村人最津津樂道的“七古”。

要説起村中的“七古”,比古宅更老的則是古樹,這也是古村最絢麗的亮色。

指南村最吸引人的,要數村裏村外、天池周圍三百餘棵古樹了。這些參天古木,有楓香、銀杏、柳杉、麻慄、青柴、檀樹等稀有樹種,年輕的五六百年,最老的一千多年了。

在最美的金秋,在晴好的時光,置身在古村古樹下,仰頭是金燦燦、是紅豔豔、是綠瑩瑩,是色彩斑斕,是光怪陸離,俯首是沙沙的落葉,是斑駁的光影……恍惚間,就會產生誤入幻境的錯覺。美到極致,就會迷失了自己……

而最具靈性的,還是那口古井。這口已有上千年曆史的古井,水質甘甜,四季不涸。1938年天下大旱,全村村民就依靠這口古井抵禦了百年一遇的旱災。

奇妙的是,井水靜止時,就如同一面明鏡,將豔麗的紅葉的影子照出來,非常夢幻詩意。

有水便多了些靈氣,就像宏村的月沼。指南村也有自己的“月沼”,那就是“天池”。

天池,佔地十五畝左右,池水常年碧綠,魚兒成羣,天池西面是一片楓樹林和散落的民居,全村200多户人家主要分佈在它的西南面。人居其間,四季宜人,天然環境自然是得天獨厚,但遠不止於此。水塘是千年古村最初選址時就考慮的要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指南村人出於灌溉梯田的考慮又進行擴建。在傳統的堪輿術中,山和水是絕對不可缺少的精要,指南村正是在這種山水之中,現也成為了遊客最青睞的地方。

駐足天池岸邊,古塘邊的銀杏葉全都變成了金黃色,蔚藍色明鏡似的天空盤旋着無人機,靜謐的屋舍、漂浮的雲朵和婆娑的樹影倒映在水面上,寧靜而祥和,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

隨意在村裏走走,也是一種難得的奢侈。古老的民居依山而建,曲曲彎彎的石板路連接着家家户户,街巷乾淨而整潔,商户忙着招徠生意,孩童在樹下嬉戲,老人用家鄉話聊着家長裏短………沒有都市的喧鬧與紛擾,只需要用心體驗農家生活的樂趣,是那麼樸實與祥和。

如果你喜歡登高望遠,那也可以踏着斑駁的石階,穿過茂密的竹林,在這蒼翠的綠色中走上高處。

到了山頂的觀景台,視野就會變得遼遠開闊。連綿的山嶺柔和秀美,遠處的梯田綿延有致,零星的民居點綴其中,田埂上來來往往的遊人……呼吸着山中的空氣,好不暢快!

習慣了城市的喧鬧,看膩了車水馬龍,指南村這樣恬淡自然的生活才更能觸動靈魂。

當然,我們在指南村,也就是待了區區幾個小時時間,自然無法完全領略和感受這個美麗山村生活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這裏肯定還有很多美妙的景色和美好的人文,只有置身其中慢慢感受你才能真切的理解與感悟。

就是這短短的幾個小時,卻讓我無限沉醉於指南村的景緻,迷戀於這方水土……

醉美金秋指南村,來了就不想走……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