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送王船,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笑竹】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剛剛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送王船是中國東南沿海和馬來西亞共同傳承的一種祭祀巡遊活動,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它不僅承載着海外華人鄉情,更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傳承。盛大的送王船巡遊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市,近年來每逢中國農曆正月十五都舉行盛大的巡遊活動。在外國遊客看來,這就是以華人為主的一場化裝遊行。當地人知道這是送王船巡遊,紛紛加入進去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貫穿整個送王船活動的是濃濃的中國風。遊行隊伍簇擁着漂亮的王船,船被一個金屬架子託着,架子有四輪,由多人拉着前行。船長16英尺(1英尺約合0.3米),高4英尺,船上高高矗立的帆高也是16英尺,上書“一帆風順”四個漢字,船頭還有中國戲曲中常見的欽差出巡時的儀仗——“代天巡守”“肅靜”“迴避”。人們載歌載舞,有舞龍、舞獅的,還有濃妝豔抹踩高蹺的,光敲鑼打鼓演奏傳統樂器製造節日氛圍的就有100多人。許多穿着中國傳統服裝的人站在船上拋撒着紙錢。遊行隊伍所經過的地方中國春節氣氛濃郁,到處可見大紅燈籠和春聯,讓人彷彿置身中國。每到一處著名的景點或重要的大路口,隊伍就會停下來,更加熱鬧地歌舞一番,同時還會有些道士裝扮的人口中唸唸有詞,手持木劍等法器做法事。沿途許多華人家庭會對着王船焚香膜拜,祈禱一番。伴隨着不絕於耳的鞭炮聲,有道士一聲令下,王船被點燃了,連同船上放着的許多米、酒水、草藥以及紙錢,一起化為灰燼。參加遊行和圍觀的羣眾每人會發一小袋茶葉,在船燃燒的過程中,大家要將茶葉奮力擲到火焰中燒掉,最重要的是,投擲完成後要立即就走,無論如何不能回頭再看。待漲潮的時候,所有的灰燼會被海浪帶走,人們相信這是神靈帶走了所有的邪魔,留給人們的是平安和好運。文化根源來自中國從旅遊角度看,送王船是遊行狂歡;從民眾角度看,送王船是祈福;而從宗教角度來講,送王船就是一場大法事。整個巡遊過程中,人們不斷從王船上向外撒紙錢,是請沿路的凶神惡煞上船,在景點和路口做法事也是在招引它們。船上的米、酒等是祭品,最後與王船一同燒掉。人們向燃燒的船扔茶葉包後不能回頭,是怕無法徹底擺脱邪祟。雖然王船最終被燒燬,但歷年製作王船用的都是上等的鐵梨木,這種木材非常昂貴,堅硬而耐燃。

送王船,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承擔送王船文化傳承的是馬六甲當地的勇全殿。從勇全殿的記載來看,當地人製造王船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有近200年曆史。宗教性質的送王船是通過神秘的扶乩來獲得神諭才能進行的。根據記錄,在2001年之前的最後一次有神諭的送王船活動是在1933年,中間有68年人們都未得到神諭。從2001年之後,具有宗教性質的有神諭的送王船活動分別是2012年和2017年各有一次,最近的一次則是2020年農曆十月初一。當地許多信眾相信這或許是神靈為了驅除疫情給人們帶來平安幸福才下的神諭。不過,民俗性質的送王船遊行近年來每年都舉行。是中華文化的象徵送王船是當地華人社羣的傳統活動,但多年以來,當地眾多的印度裔和馬來原住民也樂於參與。送王船的宗教淵源因為時間久遠沒有一致的説法,但普遍相信與鬥母神相關,而鬥母則是指導海上行船重要的神靈,所以被海邊的人們普遍崇拜。傳説道教的鬥母神是從印度的摩利支天菩薩演化而來的,所以馬來西亞人不管信奉印度教,還是佛教,送王船活動中的一些宗教元素總能讓他們感到熟悉和親切。從勇全殿能夠找到的歷史文物來看,送王船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清朝的嘉慶和道光年間。海外華人與中國人從那時候起就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聯繫,開始了共同的文化活動。印度裔和馬來族也把送王船活動看作中華文化的象徵,他們對王船充滿好奇。王船優美的船舷看上去猶如中國傳統建築的飛檐,所以當地有個説法就是,想知道中國建築的頂部為什麼有美麗的曲線,去看看王船的船舷就知道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9 字。

轉載請註明: 送王船,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