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清照雨夜寫下一首詞,雨中節奏與詞章完美契合,讀來扣人心絃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休閒

在璨若星河的宋代詞壇,名家輩出,佳作紛呈。南宋詞學評家王灼用“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來評論一位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因為在詞的創作和理論上取得的成就,被譽為“婉約詞宗”,她在論著《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詞學思想。

李清照明確指出了詞的音樂性和詞的創作理論。在《詞論》中,她還委婉地批評了蘇軾等人以詩入詞,詞作不諧音律的缺點。

在《詞論》中,她強調詞的婉約傳統和藝術獨立性。李清照認為:詞是音樂文學,一旦離開了歌唱的氛圍,藝術價值就要大打折扣。

李清照把詞人分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她又對詞的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詞不僅僅要配樂歌唱,還要唱出雅正的情感來。


《聲聲慢》開篇一組組編織自然的疊字,為人們帶來聲韻的美感,這樣的聲韻如果再配上滴滴答答的秋雨聲,那就是一曲完美的雨中節奏。人們在聆聽這首樂曲的時候,又會被樂曲中淒涼的抒情效果而感染,深深陶醉在優美的旋律和華美的詞章中,正所謂“未成曲調先有情”。


李清照用才情把《聲聲慢》這一詞牌的韻律發揮到恰到好處的境地。全篇縈繞着的扣人心絃、動人心扉的淒涼音韻,使這首慢詞形神兼備、渾然天成。《聲聲慢》原詞如下:


李清照的《聲聲慢》自曲成之日,便好評如潮。宋代張端義認為李清照的《聲聲慢》猶如“公孫大娘舞劍手”,

李清照,兩宋之交的傑出女詞人,她出生在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一個仕宦之家。父親李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是北宋文壇巨匠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王拱晨的孫女,也擅長詩文。

李清照的家庭是文化氛圍濃厚的書香門第,她自幼受到濃厚的文學藝術空氣的薰陶。加之她對文學有着強烈的興趣,少女時期就已經工詩文、善書畫,是有名的才女了。


在這樣的優渥的環境和文化氛圍的浸染中,秀外慧中的李清照一天天長大。她在文學的殿堂中開闊視野,在藝術的海洋中縱情遨遊。

如果説此時李清照的生活中還缺少什麼的話,那就是愛情了。幸運似乎格外眷顧李清照,在她18歲的時候,趙明誠如白馬王子一般走進了李清照的生活圈,趙明誠學識淵博,是著名的金石學家,可以説是文化藝術領域的一顆新星。


兩人情投意合,都喜好金石書畫,藝術讓兩位愛好者走到了一起,一段美好的愛情由此產生。他們墜入愛河,同年便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他們此時堅信彼此都是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最佳伴侶。

新婚之後的李清照和趙明誠收集了大量極有價值的金石書畫,共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所以,李清照的前半生一直在幸福安穩的生活中從事着和文化藝術相關的工作。

然而,宋欽宗靖康元年的一件歷史大事件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李清照夫婦相繼南渡。期間,他們兩人嘔心瀝血收藏的金石書畫等藝術品在途中幾乎散失殆盡,生活用品和積蓄也化為泡影。

而更為不幸的是,南渡之後的第三年,趙明誠就在南京病逝,這一年李清照46歲,失去生活依靠的李清照從此過上了寓居飄零的生活。


在連續遭受顛沛流離的轉徙困苦和丈夫去世的處境下,獨處異鄉的李清照不得不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拮据的生活。這樣的與她前半生截然相反的事實與處境是李清照不願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

她的生活裏不再有金石書畫藝術品的鑑賞時夫妻伉儷、舉案齊眉的情景,有的只是“花自飄零水自流”的寓居飄零的困苦,她的生活變得不再安穩。

對於李清照來説,身世的巨大變化是她切實的生命體驗,她此時的詞作以感知傷亂、悼亡、憶舊為基本內容,表現出更為深沉的感傷。


李清照的《聲聲慢》把個人的愁懷與時代相聯繫,喟嘆身世、懷念故鄉,詞中寄寓的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悲傷的不同層次組成。


《聲聲慢》開篇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詞人連用十四個疊字,在用文字抒情的同時,音樂的韻律感也顯現了出來,文字的美與音樂的美交織在一起,這是本詞的一個獨特之處。

“尋尋覓覓”四個字,是詞人情感與筆觸的原點,全詞所有的情感都是以四個字為中心,並一圈圈一層層地圍繞着原點像漣漪一樣盪漾開來的。

詞人面對着南渡之後的現實與孤苦的生活,她苦苦地尋尋覓覓,意欲找尋生命中那些難忘的美好的記憶,渴望以此找到精神的寄託和生活的希望。然而現實是“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冷冷清清也正是詞人此時此刻的處境與人生際遇,這怎能不讓詞人感到悽慘悲慼呢?


當這種感覺每一次在詞人心中升起時,她的心情便急轉直下,悲傷也就加深一個程度,這是她的情感在本詞中的第一次轉折:

她要尋找什麼?她所尋求的不是錢財富貴,而是温暖安定、沒有顛沛流離的生活,她渴望的是和平安定與一個温馨的家,以及趙明誠長情的陪伴。李清照尋找的東西很簡單,只是作為女性的最基本的最簡單的需求。

她可能會想到過去與丈夫趙明誠相濡以沫、舉案齊眉,想到的是與丈夫一起品玩鑑賞金石書畫等藝術珍品的美好時光。那段日子是她人生的快樂,是珍貴的記憶。


在回憶與現實,美好與孤獨的兩相對照中,她不得不停止尋覓,去面對現實中真實存在的悽苦。李清照只是用簡單的十四個疊字就表現出自己的境況以及當時悲涼的急轉直下,這是詞的另一特點。

藝術最初產生的印象總比後來即便是最成功的回憶要輝煌得多,它往往在最初的一次情感迸發中達到以後無法企及的高度與美,也會因為給最初描繪的圖景以後人無法企及的光輝,從而成為影響後世的先河之作。

此時李清照寓居飄零,居無定所,這樣境遇讓詞人侷促不安。在這樣的境遇之下,她想到了可以暫時讓她忘卻痛苦記憶的酒,詞人本已失望的情緒彷彿找到了希望,情感又一次湧起。她想借酒來抵抗晚來的急風和逃避不堪的現實,以獲得短暫的寧靜。


但是昨夜颳了一晚上的大風,讓氣温驟降了不少。周圍潮濕陰冷的氛圍豈是這“三杯兩盞淡酒”就能抵擋得住的,幾杯酒也無法消融寒冷。詞人本想借酒消愁,卻是酒入愁腸愁更愁。

詞人猛一抬頭,看見一行秋雁從窗前掠過,又勾起了她對昔日時光的無限回憶。李清照痛苦的根源正是在於她失去了人間的真愛。“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看到大雁,本能地引起李清照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感情來。

曾幾何時,在寄給丈夫的一封封紅箋小字中,她就用“大雁”這樣的字眼聊表思念,寄託相思。如《一剪梅》中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大雁飛過的情景勾起了詞人對往事的回憶,詞人猶如翻開泛黃的相冊,那一幀幀熟悉的、歷歷在目的畫面讓她記憶猶新,讓她重温昔日美好。

可以回憶往事只會讓她愈加悲傷,愈加空虛,只能增添無可奈何的情緒,所以詞人合上記憶的相冊,索性來到庭院中,她看到了庭院中凋謝的黃花。

“滿地黃花堆積”,“黃花”指的是菊花。菊花在我國古代文學中是一個傳統意象,它既是隱逸的閒情與逸緻的代表,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可以作為困苦的代言,如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此時的李清照歷經世事,飽經滄桑,不再有從前的那種只有相思的閒愁,而是鬱積在胸中的如這飄落滿地的黃花一樣的悲愁傷懷之情。此時,她原本漸漸平靜的悲傷又被勾起來,面對零落的黃花與逝去的時光,她繼而問道:“憔悴損,如今又誰堪摘?”


李清照是愛花的,她愛梅花,曾説過“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她喜歡桂花,曾説過“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也喜歡插花,曾將鮮花插在雲鬢上,想要給丈夫一個驚喜……但這一切,都是昔日的美好時光。

但是在這殘秋時節,詞人的所見、所聞、所感卻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紛紛,堆積了一地,花都僬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誰可以摘花送給自己呢?在這樣冷清秋悲秋傷懷時節, 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枯萎的菊花一瓣瓣的凋零飄落。


對李清照來説,沒有什麼比天黑更讓她感到恐懼了。“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她的情感又一次跌落,也成為李清照情感跌落的第二個極點。此處的悲傷承上啓下,是對花的命運的反思,也是下一句窗外情景中寓含的情感的來源。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是她最真實的生命體驗,一個“黑”字含蓄而準確的地表達出詞人寓居飄零所受的煎熬,有多少個黑夜,詞人孤獨難眠,有多少個黑夜,詞人夢中驚醒,孤獨成了詞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梧桐雨常常是淒涼、冷清、悲傷的象徵。

如唐代温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南唐李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表現的都是淒涼、冷清、悲傷的意境。


梧桐雨本已引起詞人的悲苦之感,加上“到黃昏”和“點點滴滴的細雨”,使得李清照的情感從已經稍有平復的狀態中又一次出現了波折,徹底回到極度悲傷的狀態。


一個“更”字,體現了她情感的又一次劇烈轉折,雖然眼前的一切只是點點細雨,可正因為是細雨才會綿綿無期,不知何時才能停。淅淅瀝瀝的小雨往往更讓人心煩意亂,更能引起人的悲傷。


最後,詞人發出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呼喊,這一聲讓全詞的悲情達到頂點。在文學作品中,人們常常用比喻的手法來表現愁,李白用“白髮三千丈”來比喻愁,如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比喻愁。

在李清照近乎絕望的“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吶喊聲中,詞意戛然而止,給人們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言有盡而意無窮,李清照那種無人傾訴、無法言説的的愁情與心緒,無法排解、幾近絕望的愁苦與悲涼其實已經傾瀉無遺了。


可以説,《聲聲慢》這首詞映照了李清照複雜的經歷,藴含着她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是詞人在寓居飄零、身世艱難時的悲哀表達。

《聲聲慢》也將李清照寓居飄零歲月的情感表達地淋漓盡致。詞中的情感不僅是個人的悲情,也是那個時代的心聲。

這種情感在詞中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逐層遞進,一點一點地加深,獨特的書寫結構與安排,使詞人的情感更加飽滿而豐富,同時更容易觸發讀者的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