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河西走廊是連通中原和西域的一座重要橋樑,這也是從古至今的兵家必爭之地,它的重要性體現在多個方面,無論是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優勢,還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裏都是古代中原王朝無比神往的一塊富饒寶地。
隨着封建王朝逐漸與其他西方少數民族取得聯繫,疆域不斷擴展,河西走廊的交通作用也逐漸體現。這裏開始成為中原探索者,走向西域的第一道門户。千百年來,這條走廊見證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盛衰榮辱,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記。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一、扼住西行的咽喉
《爾雅·釋地》
1、河西走廊得天獨厚的條件
河西不僅僅是許多少數民族建立國都的地方,它還是佛教文化和其他宗教文化從西南西北地區傳入中原的必經之地,這裏更是扼住了絲綢之路咽喉的交通要道。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合黎山,龍首山之間是一塊狹長的平原地帶,它的名字自然與黃河密不可分,由於處在黃河以西,所以被人們稱為河西走廊。
南側的祁連山脈,擁有4500米左右的海拔,走廊西端較寬,而東側較窄,由於長時間的歷史積澱和造山運動,河流將大量的沉積物堆積于山口。大面積的衝擊平原使得這塊地區土壤肥沃,河流又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水源,這塊西北少有的綠洲,被古人視為發展農業的絕佳地區。
2、漢朝的管轄——河西重要的發展階段
《漢書·西域傳》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秦統一全國以前,河西走廊主要以少數民族遊牧業為生產活動方式。西周時期,這裏被稱為雍涼之地,一直是北疆和西戎兩部族所佔據的土地。在當時,遊牧經濟是這塊土地的主導。秦國統一天下以後,河西走廊便成為月氏的駐地,他們仍然採用放牧的形式,在這片土地上生產發展。這段時期月氏和東北方向的匈奴,有着不間斷的衝突。
公元前126年,漢武帝將這塊土地命名為涼州,因為它地處內陸,熱量不足,接近西北荒漠,晝夜温差大,所以氣候以濕冷寒涼為主,得名涼州。5年之後,漢武帝派遣霍去病在甘肅右側攻擊匈奴,獲勝歸來之後,漢王朝便成功將整個河西走廊全部佔領,這也是中國古代史上,中原王朝第一次全部佔領河西走廊。此後,漢武帝又在這裏設置了河西四郡,對這塊土地進行管轄。
3、魏晉時期,河西變成了"世外桃源"
"中州避難來者,日月相繼"。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塊土地又迎來了巨大的變化,由於此時中原地區發生極大的政治變革,戰火連年民不聊生。所以許多中原地區的漢人為了逃難,不得不向西北這塊富饒的西涼土地奔襲。原本管轄這裏的涼州刺史,也敞開懷抱迎接這些顛沛流離的難民,採取非常寬容的政策對待中原的漢人。給予了他們大量可耕種的土地,挑選漢人中有才能的人做官,並且為漢人建設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如私塾學堂等。
"課農桑,拔賢才,置崇文祭酒,徵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學校以教之"。
在當時,這裏也被譽為與世隔絕的一片淨土,因為它遠離戰火和紛爭。由於中原內亂,刺史河西走廊也起到了穩定外交的重要作用,在中原政權不穩定的時候,西域的少數民族自然不會主動與中原建交。中原王朝也無暇派遣使者主動與西域少數民族取得聯繫。
由於此時河西走廊處於穩定並且繁榮發展的情形之中,所以西域和河西走廊的聯繫仍然保持十分密切。這塊土地就順理成章地作為過渡,使得許多西域的民族沒有與中原斷交。又因為河西地區此時已經聚集了大量的漢人,因而此時的中原文化也深刻地影響着西域各民族。
二、建立在河西走廊基礎上的絲路
1、拿下河西地區是西行的前提條件
河西走廊在朝代更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絲綢之路上所扮演的角色更使得這塊地區廣為人知並且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西漢初年,匈奴實力不斷壯大,他們南征北戰,討伐甘肅地區的烏孫人,匈奴冒頓單于將原本居住在甘肅地帶的烏孫族全部驅逐出境,迫使烏孫族遷移到中亞的巴爾喀什湖地區。
趕走了烏孫之後,匈奴又在天山北側起事,時不時侵犯天山北部的其他少數民族。天山以北準噶爾盆地地區的諸多部落也已經成為匈奴的附屬國。這樣的奴隸化貴族統治使得匈奴再度壯大,擁有了和中原王朝分庭抗禮的實力。漢武帝登基之後,立下決心平定西北的匈奴,使得西北邊境恢復穩定,所以它便定下了聯合西域各國一同包圍攻打匈奴的計劃,張騫便成為這項計劃的最主要執行者。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2、一代接觸的外交家出河西,開天闢地
司馬遷在《史記》中説:“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於外國,外國由此信之。”
《史記》
張騫帶着團隊出使西域,希望能夠建立外交關係。但不巧的是,剛進入河西走廊,張騫團隊便被匈奴發現並俘虜,10年的俘虜生活又讓他吃盡了苦頭。但儘管如此,張騫從匈奴逃亡之後也仍然未曾放棄出使使命,他帶着團隊繼續向西域探索,陸續到達了大宛國,月氏、大夏,並且將西域的新奇物種都帶回了中原。
魏徵(唐代名臣):“張騫鑿空之開遠夷,通絕域,體現出"開"、"通"的成功,動機在於"宏放"的文化追求。”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雖然,張騫的第1次出使沒有順利完成任務,但這使得中原對西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所以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行西域,此次大獲全勝,不辱使命。他能夠順利畸形的另一個重要條件便是在出使前兩年,霍去病已經佔領了河西走廊,大敗匈奴之後將這塊交通要道牢牢的把握在漢王朝手中,使得張騫西行有了更加便捷的通道。
3、中原與西域的貿易逐步形成
《隋書·西域傳》
張騫出使之後,漢武帝也對西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知,所以他將原本打擊匈奴的計劃變為廣泛探索西域開疆擴土。從此,中原便陸續的出現,官方或民間的西行探索,商業文化交流也自此開始。許多原本低賤的商人憑藉着西域的商品貿易變成了鉅商富豪。無數商人風靡一時的湧入河西走廊,開展絲綢之路貿易。絲綢之路也初具雛形逐漸成型,並不斷走向成熟,為了保護中原和西域諸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漢朝又設置了西域都護府來保障向西域通行道路的順暢和通行者的安全。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4、東漢之後,絲綢之路的短暫沒落
在公元97年,東漢的著名軍事將領班超作為絲綢之路的主要管理者,他派遣團隊帶着更多中原所出土的絲綢向更遠的地方發展。史書記載,他們曾一度到達土耳其安條克地區,這也是歷史所記載的,中原團隊前所未有的一次探索。但在一百年後,中原王朝不斷衰敗,東漢末年,國家又出現了劇變,因而政府不得不放棄了對西域的探索。為了抵禦少數民族的入侵,朝廷更是一度關閉玉門關,切斷了中原和西部的交通要道,終止了中原王朝和西邊的經貿往來。
三、再度繁榮的絲路,見證一代王朝崛起
在長達幾百年的封閉之後,唐王朝再度敞開國門。進入公元七世紀,中原唐王朝派兵西進,打破了突厥人在西面的統治,控制了西域地區,然後設立安西四鎮,對西域進行合理的管轄。重新開放玉門關,將通向西方的線路順利打通,新的商業路線,開始不斷繁榮。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東羅馬帝國乃至阿拉伯地區的其他民族也紛紛和中原建交進行新一輪的物質文化交流。這段時期,絲路穩定有序,繁榮發展。不僅提高了唐王朝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也為中原地區的商品打開了更廣闊的國外市場,使得世界物質文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傳播,更讓中原吸收了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宗教信仰。
因此,縱觀絲綢之路發展的全過程,我們會發現,這是一代代探索者付出年華甚至是生命才取得的成就,更是中原統治者雄才大略的治國智慧。
參考文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36 字。

轉載請註明: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