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非摩洛哥之旅:遇見大西洋上的藍白小鎮,世界網紅打卡之地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休閒


國家小其實也有國家小的好處,特別是對我們這些來到北非的外國遊客來説就深有感觸。此行來到非洲小國摩洛哥旅遊只有一星期的時間預算,但基本可以玩遍摩洛哥全國的主要城鎮:舍夫沙萬、艾西拉、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索維拉,幾乎一兩天就能拿下一座城,畢竟摩國的城與城之間的距離並不遠,開車自駕遊是最理想的旅行方式。


從世界級的“網紅藍城”舍夫沙萬驅車向東行駛,2個半小時的車程可以到達大西洋岸邊的一處靜謐小城鎮——艾西拉。距離這座小鎮最近的摩洛哥大城市是丹吉爾,也就是從西班牙橫跨直布羅陀海峽到達的地方,所以這座城鎮和丹吉爾一樣,都有着非常濃郁的西班牙南部風情,小城裏面的建築幾乎都是白藍兩種顏色的組合,因而也被稱為“藍白小城”。好在這一路的路況好、車也少,進入艾西拉城的第一感覺就是安靜。


一路上,我無法想象艾西拉會是什麼樣子,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對於艾西拉我完全找不到攻略,就連我預定的Riad民宿在哪,也是在暈暈乎乎中才找到它。我也不知道別的遊客是怎樣找到這個秘境之處,這裏和我到過的其他摩洛哥城市和小鎮完完全全不一樣。最大的感覺就是這裏的人少極了,遊客就更少。來到小鎮後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這世界突然被靜音了,一切雜音和干擾都被屏蔽了。

我有去過索維拉,也到過舍夫沙萬,我最初的假想:艾西拉會是他們的融合體——因為這裏跟索維拉一樣有大西洋,應該會有温熱略帶鹹味的海風和捕魚的漁夫吧;因為這裏更靠近西班牙,應該會有跟舍夫沙萬類似的藍屋建築和討厭拍照的居民吧?結果,艾西拉就是艾西拉,它有自己的風格和氣息。

沿着麥地那的巷子一條條走過,就像看一個藝術展。而當你留意周圍,發現安安靜靜,原來就你一個人。走在幾乎不見人影的老城巷子裏,我們身邊的白色屋牆上全是各種風格的塗鴉,有的色彩誇張,有的細膩温婉,就這麼一邊走一邊看,在街角突然遇到一個“彩色的盒子”。其實那不是一個盒子,而是一個木質的獨立小屋子,木板做成的外牆被塗鴉成各種誇張的色彩,我抬起相機打算拍下這個奇怪的大傢伙時,從窗子探出一個腦袋對我微笑着説,這裏不可以拍照。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微笑讓我知道他沒有反感和厭惡,於是我上前跟這位老者聊了起來。

他是本地的一名藝術家,這棟房子就是他的一件得意作品,當然他也經常變化想法,把這個木屋改造成各種顏色和主題。於是藉着這個話題,我跟他聊起了城裏隨處可見的壁畫。他跟我説,艾西拉小鎮每年8月都會舉辦壁畫節,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會來到這座安靜的大西洋小鎮,把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對時代、對社會的看法通過色彩與圖案宣泄出來,塗抹在白色或者藍色的牆壁上。

而每年大眾們也都會評選出一些最受歡迎的作品,它們會被保留下來。他説,艾西拉保存完整的城牆和城門記載着它的歷史,而如今的壁畫,讓艾西拉麥地那老城重煥新生!此時,我突然意識到這個神奇的小城跟我先前的假想是有多麼不同。我開始相信那句經典的話——任何一個從未真正踏足的地方,你永遠無法真實地瞭解,即使你在書本上已經將這一片土地,觸摸千遍。

走出麥地那的城門,大西洋海面上泛起了暖色,傍晚來了,艾西拉街頭的行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人們沿着海堤散步,走累了就在石頭上歇會兒,看看夕陽。我們也走到了海堤下邊,看着遠處的夕陽一點點沉入海面。這裏的落日,也是如此寧靜,帶着一點點孤獨和小愜意。

有些疲憊的我們,想早早找個餐館吃飯,於是向城裏走去。在海邊我自然想嚐嚐當地的海鮮,突然想起了那位老藝術家——這個小鎮我唯一算是認識的人。於是按照短暫的記憶,試着找回剛才經過的小巷,可是那位老者的房子已經關門,看來他是回去了他真正的家。正當我四處張望時,看到了一位小姑娘的笑臉,十幾歲的樣子,上學的孩子,她應該會英語吧?我問她你知道艾西拉哪個餐館最好吃麼?她毫不猶豫地説了個名字,我拿出手機,讓她在我的屏幕上打出了店名,然後我真的在導航中搜到了這家店,位置就在海濱路上,看點評説可以在餐位上欣賞大西洋的落日。

這應該是當地最受歡迎的一家海鮮餐廳,從網上的描述我猜測這裏應該非常熱鬧,結果找到餐廳時,我以為自己走錯了。現在正是飯點,而整間寬敞奢華的餐廳裏,算上我們一共就三桌客人。鄰桌食客不時向我們拋來善意的微笑,我們也友好地回敬對方。此時此刻,你不必為任何瑣事而煩憂,只需要好好的欣賞這裏、好好地享受海鮮大餐,便會覺得相當滿足。

我在艾西拉居住了一個晚上,聽民宿的主人説。艾西拉目前的名氣已經超過了舍夫沙萬,成為了越拉越多世界各地年輕人來摩洛哥進行拍照打卡的網紅地,無論在推特油管還是臉書上的影響力都非常高。確實如此,第二天一早,我在艾西拉的街頭特別留意了一些遊客們的狀態,他們確實喜歡在小鎮街頭擺出炫酷、嫵媚的動作拍照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