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大樓,雕樑畫棟又飽含滄桑感,宛如闖入一個停止的時空隧道
石獅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是一座縣級市城市,由泉州暫為代管。唐漢時期至唐代初期,石獅是屬於福建南安市的,直到後來在被劃分屬於泉州的晉江,再後來又從晉江市中獨立出來。名字由來是傳聞隋朝時期,曾有人到石獅從事海洋海鹽生產,當地有一座名為風裏的廟,但是廟宇附近一帶可以説是人煙稀少的,因此外邊的百姓們便都紛紛相約在風裏廟前的獅子石雕那裏接頭聚會吃飯,因此石獅以此得名。同時石獅的經濟情況也是不錯的,在2019年石獅的GDP總價位於福建省第9。
石獅的悠久歷史和沿海資源也給它帶來了很多,但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事情以外,石獅這座小城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意外和驚喜。當年當地居民下南洋遠赴菲律賓、馬來西亞的拼搏歲月和那帶不走斬不斷的濃厚鄉愁情,都深深刻在了當地人的心目中,為了不錯過,他們更是將這種情感賦予了實物,那就是別墅洋房裏面。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楊家大樓,不僅飽含豐富情感,還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樓。楊家大樓位於石獅市的永寧鎮,距離當地著名景點永寧古衞城還有4公里的距離。我去到楊家大樓那天是一個陰雨天,也是南方特有的天氣了,但正是這種陰雨連綿的讓人透不過起來的感覺,更是給楊家大樓增添了不少滄桑感。
當站在楊家大樓外面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直好似正要雛鷹起飛的老鷹,正因為有了它,在這附近的住宅裏面楊家大樓顯得尤為突出特別。隨着現在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很多人的錢包也隨之變得鼓脹起來,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是在城市打工賺錢,但是念鄉之情濃厚的中年人們更多的是會選擇提前在老家修建一棟房子用以將來養老。我們一路開進楊家大樓時也發現了這一點,因為沿路都是重新翻建過的農家別墅和自家住宅,可見當地人的富裕程度了,也不愧是被評為“泉州最美十大鄉村”之一了。
楊家大樓入口處還立着一塊牌子,上面略微簡單介紹了一下這棟建築。楊家大樓是由一位去到菲律賓打工賺錢後來成為菲律賓當地富豪的富商楊邦梭出資建造的,是泉州最大的華僑建築故居之一,屬於民國時期的建築典範,當然現在也是。其建築風格不是閩南地區的紅磚古厝,而是一棟典型的西式建築風格的別墅。
進入以後,給人的第一眼感覺就是好大,真的太大了,本身面積就大,再加上裏面物品的擺設非常有特色,更加使得面積大了。當然最吸引人目光的還是那個位於主樓的六也亭,它的上面有一隻石雕老鷹,也正是我上面所説的還未進門就看到的老鷹,活靈活現宛如正要準備翱翔於空中。
楊家大樓始建於1928年,耗時5年於1933年建成,在當時無論是設計圖紙還是鋼筋水泥都是從國外空運回來的,也足以見得楊家當年的富裕程度。楊家大樓的設計也是將這一點表現得淋漓盡澈,不僅規模大,而且融合了西方風格還有我國古典風格,例如歐洲的羅馬柱、丘比特天使和迴廊,還有紅磚古厝以及牌匾對聯題詞。從牌匾以及題詞的內容也可以看得出來楊家在當年有多麼富庶以及人脈極廣,也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的博大精深。
當年的楊家大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荒涼,外牆破舊且被人惡意塗鴉,無人居住的大樓更是一片荒蕪,曾經四世同堂的大樓現在是一個人都沒有的。楊家大樓在當年也被人叫做是“九十九間”,意思是想説它的面積之大,實際上大樓的房間數量是遠遠超過99間的。或許在當年最鼎盛的時期這大樓裏是全部住滿人的狀態的,但是如今可以説是人去樓空了,就像是一棵被被蛀空了的大樹,獨留軀體毫無靈魂。
但楊家大樓給我的印象仍然很不錯,走進它就像是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暫時停止的時空隧道,既富麗堂皇又包含滄桑,當年的人煙鼎沸和現在的人去樓空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感嘆它的美同時又難免對其現在的落寞產生一絲難過,讓人感慨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