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浙贛邊界的江山市東南部,有一處獨特的古代水利工程——張村古涵洞。這條久未人知的古涵洞完全由人工建造,其歷史之悠久、工程之浩大、結構之奇特、功能之實用,令人驚訝、驚奇、驚歎。
張村古涵洞是一條人工地下長河,位於江山市張村鄉先鋒村,因有5段暗渠、5個缺口,也稱五份涵洞。其涵洞一般高2米,寬1.8米,四周用鵝卵石鋪砌而成。洞內,流水潺潺,幽暗陰涼;洞頂,阡陌縱橫,房舍井然。
其古涵洞共分5段,每段長短不一。最上一段暗渠在大塢山谷,長50餘米,由鵝卵石和山石砌成。北洞口較窄小,南洞口寬大,洞頂是農田。出了南洞口,是一段沿着山勢而築的明渠。這段明渠落差較大,水流湍急,有七八個小瀑布和小水潭。明渠兩岸,或是山丘石壁,或是農田石磡。明渠南端,有一座清代建造的石拱橋,如一彎殘月。石拱橋上建有四角涼亭,配設美人靠,供人們休憩之用,並連接山谷間的道路。
第二段暗渠位於先鋒村莊最北端,60餘米長。南洞口有一方小瀑布,瀑布下是長方形水潭,供人們取水、洗滌之用。一條120餘米長的明渠與村中人行幹道平行。明渠兩岸用鵝卵石砌磡,苔蘚盈壁,自成格局。這條明渠兩旁大多為民房和道路,建有4座石拱橋,其中兩座為清代所建。
第三段暗渠位於村中偏北,長60餘米,稍有彎曲。南北洞口均寬大,人們均可站立輕鬆進出。暗渠上為道路、菜地、房屋等。
第四段暗渠位於村中心,長60餘米,略有曲折。洞頂也為道路、菜地等。除北洞口寬大外,南洞口較窄,出地面需彎腰沿台階上來。
第五段暗渠位於先鋒村西南端,長70餘米。最南洞口,設在荷塘溪北岸,也是整個古涵洞的出水口。其涵洞清流匯入荷塘溪後又融入大溪。
古涵洞5個缺口有大有小,若長若短,或寬或窄,一般設在暗渠的轉彎處,或流水落差較大的地方。每個缺口都有小水潭,清波瀲灩,並砌10多級石階上下,方便人們或取水,或搗衣,或洗菜,或捉魚,或乘涼,或戲水。每到酷暑季節,站在洞口,涼風習習;進入洞中,暑熱頓消;站駐片刻,沁心怡情;戲水之際,心曠神怡。
涵洞出水口的荷塘溪,也鋪有200多米的鵝卵石河牀。河牀鵝卵石緊密相連,牢固異常,洪水衝不散,雜物難聚集。在鵝卵石縫隙間常生長着一叢叢石菖蒲等水生植物,小魚小蝦常在石縫、水草中游戲和躲藏。正像唐代詩人李羣玉在《引水行》一詩中所云:“一條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蘿洞口煙。十里暗流聲不斷,行人頭上過潺湲。”
仔細觀察古涵洞,只見石與石相互緊靠,井然有序。幾百年來,仍保持原有形狀,未發生坍塌或被洪水沖毀情況,形成了至今仍發揮安瀾、洗滌、乘涼等重大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
難以想象,鋪建這麼長的古涵洞,不知需幾萬噸、幾十萬噸的鵝卵石。建造期間,其發起人的推出、資金的籌措、班子的建立、圖紙的設計、工具的製作、師傅的聘請、民工的安排,以及工藝的確定、工程的驗收、費用的結算、完工後的管理保護等等,彰顯了組織者、謀劃者、指揮者的聰明才智,以及廣大村民團結奮鬥的精神。
歲月滄桑,往事悠悠。這條古涵洞自大塢山谷下來,攜帶山林花草的芬芳,匯聚澗壑清泉的甘甜,飛珠濺玉,奔騰而下。我常常思考,這古涵洞,其工匠是誰?資金如何籌集?何時動工、何時完工?為什麼史料沒有記載?是張村先輩深謀遠慮、深藏若虛,不願公開炫耀,還是故意保密,給人們一種懸念和猜想,或給人們一種驚訝。
這是一個謎,這是一個夢。對此,我一直很迷茫、很遺憾,也很感嘆。
唐代香嚴閒禪師與唐宣宗李忱曾聯句詩云:“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張村古涵洞匯聚周圍山坑泉水,跌宕奔騰,清流淙淙,紫氣騰騰,煙波嫋嫋。它自明清以來,流淌着歷史,流淌着智慧,流淌着文化,流淌着夢想。
令人欣慰的是,江山市張村鄉黨委、政府和先鋒村兩委很重視保護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並採取一些措施,做好有關清理、維護、管理工作。我想,隨着鄉村振興的開展,能否借鑑新疆吐魯番坎兒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來張村考察,抓好古涵洞歷史資料的挖掘、研究工作,同時建設好、維護好古涵洞周圍的道路、欄杆、上下洞口的台階等,並建立古涵洞的模擬館、資料室等。
我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張村古涵洞將別有一番天地,令大家心醉陶然,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