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彩雲之南新跨越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休閒

雲南保山杭瑞高速怒江大橋。人民圖片

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老姆登村,怒族羣眾鬱五林在自家開的客棧直播怒江大峽谷美景。新華社記者 胡 超攝

雲南,是紅軍長征經過的重要省份,也是抗戰時期全國的大後方。高山峽谷、濕地草原間,留下了無數蕩氣迴腸的英雄故事。數十年過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七彩雲南風光依舊,百姓幸福安康,美麗豐饒的雲嶺大地上,遍佈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在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中,雲南以“彩雲之南·紅色熱土”和“傈僳山寨換新顏”兩條精品路線入選。這兩條線路介紹了雲南的紅色歷史、革命精神,也展現了雲南為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所作的努力。

紅色精神促前行

如果將紅軍長征過雲南比作一首大氣磅礴的壯歌,那麼雲南威信扎西地區就是這首歌中的第一個重要音節。

威信縣位於川、貴、滇三省交界處。1935年2月,中央紅軍在遵義會議後,實施北渡長江計劃遭遇川軍強力阻擊,緊要關頭,紅軍在威信縣集結,先後在水田寨、大河灘、扎西鎮等地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這些會議被統稱為“扎西會議”,還被列為紅軍長征35個重要事件之一。

“扎西會議”鞏固和拓展了遵義會議成果,做出一系列事關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戰略決策和軍事鬥爭部署,實現了以遵義會議為標誌的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轉折。威信縣扎西會議紀念館內,數千件紅軍長征期間留下的珍貴革命歷史文物和歷史照片,向參觀者全面展現了“扎西會議”的史實。

“二月裏來到扎西,部隊改編好整齊,發展川南遊擊隊,擴大紅軍三千幾……”紅軍集結威信縣期間,進行了扎西整編、“輕裝”和“擴紅”,3000多名威信兒女踴躍參加革命。星星之火不斷燎原,這把革命烈火從威信燃到了會澤,初生的工農紅軍不斷髮展壯大。

1935年5月初,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九軍團長征途經曲靖市會澤縣縣城,號召勞苦大眾參加革命,一次性擴軍1500多人,籌款10萬銀元。會澤湧動的擴紅熱潮有力補給了紅軍長征路途的物力和財力,增強了紅軍的戰鬥力。

會澤縣水城紅軍擴軍舊址記錄下這一歷史。舊址內的會澤革命歷史紀念館展廳以會澤地方組織革命鬥爭史為主題,展示了會澤早期的革命鬥爭、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九軍團長征過會澤等歷史事件。

“金沙水拍雲崖暖”,位於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皎平渡口,是金沙江的渡口之一。1935年5月,3萬多名紅軍一邊阻擊追敵,一邊用6艘木船,在當地37位船工的幫助下晝夜渡江。歷經7天7夜,最終從皎平渡口順利渡過金沙江天險,擺脱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如今的皎平渡口,早已遠離了紛飛戰火。雄渾的金沙江濤聲依舊,彷彿仍在為當年紅軍渡江的壯舉而喝彩。正是因為有無數像皎平渡船工這樣英勇無私的老百姓,工農紅軍、中國革命才得以在血與火中趟出了一條條希望之路。

民族團結共進步

雲南境內,一江怒水奔湧而下,與之相伴的,還有一條公路——怒江美麗公路。

怒江美麗公路是國道G219的重要組成路段,起於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止於瀘水市六庫鎮,全長288.3公里。這條公路既是瀘水、福貢、貢山三縣市交通扶貧的重點項目,也是滇西旅遊重要幹線,同時串起了“傈僳山寨換新顏”精品路線中的絕大部分地標。

丙中洛鎮是歷代商賈由茶馬古道進出西藏的必經之地,千百年來,各族羣眾在這裏紮根安家,交流交融,逐步形成了怒族、獨龍族、藏族、傈僳族等16個民族聚居的格局。

如今,丙中洛鎮正着力推進以民族文化遊等為主的鄉村旅遊。“怒江美麗公路建成通車後,有源源不斷的遊客來吃飯、住宿,生意好的時候,我家客棧一天能收入兩三千塊。”客棧老闆馬金花介紹道,客棧裏的服務人員都請的是本村的各族羣眾,讓他們能就近務工掙錢。

沿美麗公路向北行,來到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老姆登村。近年來,老姆登村依託當地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大力發展觀光旅遊產業,完善了怒江觀景台、旅遊公廁等旅遊基礎設施,慕名而來的遊客日益增多,老姆登村藉此開辦客棧,當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鬱伍林是老姆登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01年,他在半山腰選了一個可以遠眺皇冠山美景和怒江峽谷的地方,開了村裏第一家客棧,取名“怒蘇哩農家樂”。後來,為了方便記憶,更名為“怒蘇哩150客棧”。“150”是鬱伍林名字的諧音。因為視野絕佳,鬱伍林的客棧很快吸引來遊客。依靠客棧獲得收入後,鬱伍林帶動鄰里鄉親們脱貧致富。目前,老姆登村已建起20多家客棧,每年旅遊總收入達300多萬元。

雲南是世居民族、特有民族、人口較少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省總人口1/3。雲南也曾是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全國貧困縣數量第一的省份。2020年底,雲南如期完成了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全省93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體脱貧,兑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雲霧繚繞的峽谷秘境、錯落有致的茶園梯田、和諧相融的山水生態、生機勃勃的鄉村旅遊……這一幅幅美麗畫卷就是雲南各族兒女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最好證明。(記者 何欣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9月06日 第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