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到尿血”的搶“偶”鬧劇背後有什麼貓膩?

   ■ 劉晶瑤

   29日晚間,上海迪士尼官方微博發文道歉稱,今年“2021達菲和朋友們限定商品”售賣活動已經結束,非常抱歉不能滿足所有遊客的需求,上海迪士尼將不斷改進和持續優化,努力給大家帶來更多歡樂、更好體驗。

   遊樂園為“不歡樂”的體驗道歉,起因是一場購買的狂熱。當天凌晨的寒風中,5000多名遊客排起長龍,只為搶購迪士尼達菲系列玩具。現場視頻中,一位男生因排隊時間過長情緒崩潰,跪地大喊“我憋到尿血啊!”

   有個熱門表情包,叫“你怕不是有那個大病”。或許當你看到凌晨買玩偶的長隊,就想送上這個表情包。其實,這場消費狂熱背後深藏三重“病灶”:

   首先,一場黃牛遊戲。凌晨5點、零上5攝氏度,究竟隊伍中站的是真愛粉,還是黃牛代購?數字最能説明問題。據報道,原價219元的公仔被黃牛炒到2288元,溢價近10倍。這裏面的玄機,你懂的。

   其次,一番飢餓營銷。儘管園方否認飢餓營銷,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迪士尼常規商品一般不限購,可“達菲和朋友們”系列產品,憑藉花式營銷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那隻“聰明的狐狸”玲娜貝兒,自上市以來,不是限購就是斷貨,粉絲的購買慾被“稀缺性”徹底刺激了,最終才上演了一幕“憋到尿血”的搶購鬧劇。

   其三,一種情感需求。與上幾代人相比,年輕羣體更願意為情感體驗買單,這也是某些手辦、球鞋、盲盒等商品價格被“炒上天”的真正病灶。在Z世代眼中,購買的意義也在於建立羣體性認同。在社交網絡上展示爆紅玩偶,也是他們想向外界傳遞的某種人設。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追捧爆紅玩偶也是年輕人在尋找擺脱現實世界的出口。都市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人際交往疏離……重重擠壓,也讓人們試圖藉助軟萌的玩具穿透堅硬的現實。

   (作者系知名評論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39 字。

轉載請註明: “憋到尿血”的搶“偶”鬧劇背後有什麼貓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