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專家:下一站,“海絲”申遺

“海絲”包含的遺產類別極為豐富

儘管會議發言嘉賓數量有限,但這場邊會仍是近年來國際遺產領域召開的規格最高、學術氛圍最濃厚、交流探討最為深入的一次關於海上絲綢之路遺產(“海絲遺產”)的交流。原計劃90分鐘的議程,由於嘉賓發言踴躍,最終延長至2個小時。

自2017年在倫敦召開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專家研討會以來,“海絲遺產”的定義、價值、類別、申遺與國際合作等議題,一直激發國際學界的廣泛關注。本次參會的國內外專家,此前已經進行過多次交流,此次既可説是國際“海絲遺產”研究領域在世界遺產大會這一平台上的集中成果分享,更可以視為一個嶄新的開始。

本次會議明確表述了“海絲遺產”的3個特點,包括時空界定的包容性、遺存類型的多樣性以及申遺路線的開放性。

與會學者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認知,海上絲綢之路的時空範圍乃至命名方式,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和文化視野中都有所差異。比如日本就有“海上陶瓷之路”的説法,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的學者也分別提到了各自國家正在推進的“香料之路”和“季風計劃”等項目。但“海上絲綢之路”則仍是當下國際遺產領域的最大共識。相對其他地區性較強的命名方式,海上絲綢之路涵蓋了從東亞到地中海沿線的所有重要文明板塊,勾連起了東南亞、南亞等關鍵節點。從時間範疇上看,海上絲綢之路肇始於公元前1世紀,通過不斷髮展和調整,其物質遺存和精神價值一直延續至今。因此,“海上絲綢之路”具有極大的時空包容性,同時也為這一概念的解讀提供了相對靈活的空間,有助於構建豐富多彩的價值闡釋體系。

學者們也興奮地發現: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遺產類別,可能是現有文化線路類遺產中最為豐富的。在陸上絲綢之路申遺過程中,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Tim Williams主持的主題研究報告曾提出三大類型説——生產設施遺存、基礎設施遺存、產物類遺存;而他則在本次會議上提出,海上絲綢之路遺存還包括大量的沉船和水下遺存。日本學者木村淳是沉船考古資深專家,他提出日本沿海大量的水下遺蹟可以勾勒出海上絲綢之路的地區面貌。印度尼西亞學者Nia Naelul Hasanah Ridwan也專門談及印尼沿海近年來發現與中國有關的水下遺蹟。印度世界遺產專家Shikha Jain還將“海絲遺產”概念擴展到了自然維度,認為沿海獨特的植被也都應被納入到海洋遺產的範疇。

沿線國家最早於2025年申遺

當然,如此多元的遺產類別,也讓未來“海絲遺產”的保護和管理面臨更多挑戰。

“海絲”申遺對國際遺產界來説,是富有極大吸引力和開放性的議題。包括本次會議在內,近年來數次國際“海絲”學術研討活動中,活躍的“海絲”專家都不斷呼籲加快申遺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方案。以來自韓國為代表的“海絲”沿線國家專家紛紛呼籲組建聯合研究和申遺的工作組。專家們還具體探討了申報的具體路徑——跨國申遺或具有完整海絲遺存體系的國家單獨申遺,二者都有成功的可能性。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專家則表達了印尼將在2025年前後嘗試申遺的願望。

在邊會致辭時,特蕾莎·帕特里西奧也明確表達了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願積極推動“海絲”申遺。

好事多磨 此次邊會籌備了5年

此次會議主辦方不斷提及的一個事實是:這是一場籌備了5年的會議。早在201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已經將中國代表團籌備的海上絲綢之路邊會列入日程並計劃在左江花山岩畫申遺之後舉行。但就在會議計劃召開的前一天,土耳其當地突發未遂政變事件。大會被迫取消了大部分議題,其中就包括這場邊會。

儘管如此,中國對推動“海絲遺產”保護的積極行動,仍獲得了國際遺產界的關注。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倫敦舉辦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海絲”申遺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在中國國內,“海絲遺產”研究保護的腳步也從未停滯。以廣州為牽頭城市,海絲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於2017年成立,至今已發展至26個城市的聯盟體系規模,共同推動形成了“海絲遺產”的保護、研究、管理、傳播、交流合作等多領域全鏈條的工作機制。

同樣從2017年開始,中國參加世界遺產大會的代表團,除了自己的申遺項目之外,不斷擴大在會議期間的參與程度和影響力,通過舉辦若干邊會積累了豐富的交流經驗,不斷提升藉助世界遺產大會全方位講好中國故事的水平。這一系列行動過程,也為此次“海上絲綢之路遺產的保護與研究”邊會的召開奠定了基礎。

但是好事多磨。原定於2020年召開的遺產大會再次推遲,直到2021年終於得以召開。但人們也欣喜地看到,正因為有了這5年來的積累,此次邊會內容極為豐富,“乾貨”滿滿。不論是來自中國專家的工作展示,還是外國學者的理論思考與實踐分享,都增強了人們對“海絲遺產”的認知和申遺信心。正如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所説:“5年後會議終得召開,國內外關心‘海絲’的人都感到欣慰,也感到這5年的漫長等待是值得的。”

專家都不約而同提到了“合作”

關於下一步申遺計劃,參加邊會的嘉賓都不約而同提到了國際合作。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峯迴顧了陸上絲綢之路申遺過程中國際合作的重要角色;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奧表示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願意為“海絲”主題研究提供技術支持和能力建設方面的幫助。

近年來,中國不斷推動“海絲遺產”保護和申遺工作,對國內沿海省市中相關遺存進行全面調查,提出了中國“海絲遺產”的整體價值體系和區域性價值特徵並開展了紮實的保護管理工作。2017年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蹟申遺進入全新階段,在國家文物局統籌指導下,以廣州為牽頭城市的海絲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攜手穩步推進各項工作,並初步搭建了和國外海絲城市和學者的互動機制。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邊會上指出,中國將繼續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各沿線國家的國際協商與合作,探討跨國聯合申遺策略。

(燕海鳴,作者系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副主任 本次邊會主要組織者)

鏈 接

2021年7月18日,由中國國家文物局主辦,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承辦,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協辦的“海上絲綢之路遺產的保護與研究”主題邊會,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會場舉行。

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峯、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奧、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出席會議並致辭。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Tim Williams、中國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總工程師劉曉明、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Tim Winter分別作了主旨發言。李和鍾(韓國)、木村淳(日本)、Nia Naelul Hasanah Ridwan(印度尼西亞)、Shikha Jain(印度)等國際專家就海上絲綢之路保護、“海絲遺產”價值等重要議題進行了對話。

延伸閲讀“海絲”申遺

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大眾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它既脱胎於歷史,更具有濃厚的現實色彩。在文化遺產領域,普遍將海上絲綢之路視作古代人們主要藉助季風與洋流等自然條件,利用傳統航海技術開展東西方交流的海路網絡,也是東西方不同文明板塊之間經濟、文化、科技相互傳輸的紐帶。分佈於其沿線豐富多彩的物質遺存,則是支撐其歷史和文化價值的載體。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為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對話和和平共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了絲綢之路遺產調研與申遺項目,並在2014年成功將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海絲”申遺即以同樣的方式,推動將遍佈“海絲”沿線的物質遺存列入名錄,以期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絲路遺產。

原標題: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各國專家研討——“海絲”遺存 何時申遺?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7月26日 第 11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54 字。

轉載請註明: 多國專家:下一站,“海絲”申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