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建蘭花,賞花旅遊花語傳説
建蘭(學名:Cymbidium ensifolium?(L. ) Sw.):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內。葉2--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釐米,寬1-2.5釐米。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一般短於葉;總狀花序具3-9朵花;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釐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釐米,略3裂。蒴果狹橢圓形,長5-6釐米,寬約2釐米。花期通常為6-10月。
建蘭是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長1.5-2.5釐米,寬1-1.5釐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2-4(-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釐米,寬1-1.5(-2.5)釐米,前部邊緣有時有細齒,關節位於距基部2-4釐米處。
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20-35釐米或更長,但一般短於葉;總狀花序具3-9(-13)朵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長可達1.5-2釐米外,其餘的長5-8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長度的1/3,至多不超過1/2;花梗和子房長2-2.5(-3)釐米;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3-2.8釐米,寬5-8毫米;側萼片常向下斜展。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釐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釐米,略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較大,卵形,外彎,邊緣波狀,亦具小乳突;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1.4釐米,稍向前彎曲,兩側具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
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釐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釐米,略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較大,卵形,外彎,邊緣波狀,亦具小乳突;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1.4釐米,稍向前彎曲,兩側具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
建蘭的花語:耿直、自律、福祿、富貴
建蘭的傳説:大宋提刑官與建蘭外傳大宋提刑官宋慈曾在福建汀州任知縣3年,縣衙所在地為現在的福建省長汀縣,當時的閩西首府,範圍為現在的福建省龍巖市管轄區和三明市的部分地方。汀州盛產蘭花,百姓愛種蘭花,素有用蘭花為孕婦催生助產、搬遷新居饋贈蘭花、婚嫁以蘭陪嫁、種蘭避邪以求子孫滿堂等民情風俗。宋慈在任知縣時是不是與眾文人一樣愛蘭,對蘭花的賞愛是否入鄉隨俗尚無文字記載,但史記他是首開汀江水路運輸的知縣。
汀江水路的開闢為建蘭主產區打開了一條通向海內外的通道。因此,宋慈對建蘭的外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汀江是福建省境內的第四大河,它發源於長汀縣,幹流全長280多公里,自北朝南縱貫福建省的長汀、上杭、永定三縣,流至廣東省的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江匯合為韓江奔流入南海。汀江自北向南流,八卦中南方屬丁,故汀江古稱丁水,後來人們把“丁”與“水”合為“汀”字,取名“汀江”。宋紹定年間,宋慈從江西信豐主簿調任長汀知縣,發現百姓食鹽從千里之外的福州靠走山路挑運而來。古代的長汀地處山區,山路漫漫,交通不便,外引食鹽“愈年而至”,食鹽官賣,鹽官貪賄,哄抬鹽價,窮苦百姓買不起鹽,多吃淡菜,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不少。
宋慈細察民間疾苦,水路運輸可直抵汀州城,決定開闢汀江,從廣東潮州船運食鹽。閩西大山是蘭花生長的好地方,山高谷深,汀江河水穿行在深山峽谷之中,古時汀江灘多水急,有棉花灘、回灘、大姑灘、折灘、龍灘等,且到處暗礁密佈,航道艱險,江水漲落無常,宋慈經過沿途觀測探險,開鑿疏浚航線,鼓勵農民造船,操習撐船技巧,同時改革鹽政,懲治貪賄鹽官。汀江水路交通的開闢,縮短了運鹽路線,減少了運費,降低了鹽價,免除了挨家挨户抽調勞役肩運食鹽之苦。
同時,使潮州至汀州、贛州運輸通暢,促進了汀、潮、贛包括蘭花在內的物資交流,鹽商米商往來其間,“鹽上米下”的一派繁榮景象,汀江上百舸爭流,曾有“上三千下八百”之説。宋慈開汀江水路的功績為閩西百姓世代相傳,如今汀江兩岸仍尚存的400多座馬祖廟,見證了當年水路交通的繁榮歷史。據連城縣、永定縣和上杭縣的老人介紹,過去他們那裏還出現了“蘭商”,專門靠賣蘭發大財,通過賣蘭暴富,建土樓,買河段養魚養鴨過休閒日子。
哪兒可以欣賞到建蘭花?最佳賞花聖地非福建莫屬。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0-1800米。除此之外我們國家廣泛分佈於各地,國外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北至日本。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和草藥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