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雁門關:中華第一關,宋朝的鐵血邊城,明朝時成為長城樞紐

由 湯生 發佈於 休閒

在山西忻口以北的雁門山處,有一處天下雄關。在古代,此關作為天險抵擋着數不盡的北部塞外遊牧民族的侵襲,從春秋戰國的胡服騎射,到唐代的北鎮突厥,直至家喻户曉的守關忠烈楊家將的故事,都在這裏上演,這便是被譽為歷史上的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由於此關屹立於險峻的雁門山一處山口中,成為扼守塞外到中原的咽喉,因此自古便有得雁門關者,可直取中原的説法。此外,這裏也是金庸筆下《天龍八部》中最為壯烈和悲情的地方,喬峯逼退契丹百萬大軍而後跳崖自盡於雁門關外,如此悲情壯義之舉也是於此。

今天就來説説雁門關在宋明兩代走過的歷史風雲。
宋朝時,雁門關成為大宋抵禦遼國南下的門户,在這裏,上演了太多悲壯的邊塞戰事。後來到了明朝,這裏則成為了萬里長城的一個關鍵樞紐,是防衞北方少數民族鐵蹄的“鋼鐵防線”。
北宋年間的雁門關,上演着數不清的宋遼雙方的你爭我奪,無數邊關將士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早先,北宋方面的戰略意圖並非只限於防禦,當時宋太宗趙光義的目標是北伐,意圖收回自古便屬於中原王朝的燕雲十六州地區,尤其是屬於燕雲十六州核心的幽州地區,以圖完成最後的統一,而此時的幽州在遼人牢牢地掌控之下。

時值979年,宋太宗剛剛攻克最後一個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北漢,藉着兵鋒正盛士氣高昂,意圖一鼓作氣繼續攻取燕雲十六州,尤其是核心地幽州。然而,由於輕敵冒進,宋軍雖然暫時攻克了涿州、順州、薊州等,甚至圍困了幽州,但由於幽州久攻不下,後來遼軍援軍趕到,高梁河之戰宋軍大敗,宋太宗甚至中箭負傷,只得敗退,最終,宋太宗親征的第一次北伐失敗,遼軍乘勝反撲,不過大多被宋軍擊退。
次年,980年,遼軍10萬進攻雁門(代州),所幸潘美和楊業最終聯合擊退了進犯雁門關的遼兵。

宋太宗劇照
在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失利後,宋朝方面還是收回了太行山以南地區(今屬山西東北部)的雲州、朔州等部分燕雲地區的州縣,而後宋太宗命潘美總領北部邊防事,着令楊業、王侁鎮守雁門關所在之代州和以北的雲州附近等地,隨時有依託雁門關之險勢與遼一決雌雄之態。
為了加強雁門關的邊防,楊業陸續在雁門關附近地區興建軍寨,屯兵駐守,加強工事,愈發鞏固雁門關銅牆鐵壁的優勢。

公元986年,宋太宗組織三路大軍發動雍熙北伐,命潘美(西路軍)進行第二次北伐,以將領楊業和王侁為先鋒,以徹底收復燕雲十六州為戰略目標,出雁門和往北向幽州進發,但是遇到遼軍的拼死衝擊,兩位將領所領之宋軍耗盡兵力折損了前期的遼軍戰力,但是遼軍援軍很快到達,兵力遠勝於宋軍,楊業拼死戰到最後,都未迎來援軍,最終宋軍戰敗。

從此,北宋也由正面出擊轉為主動防守,對北伐之事心有餘而力不足,直到宋真宗時代,澶淵之盟後,北宋邊關戰事也趨於平定,雁門關才真正迎來了百年的平安之態。
而由此雁門關也成為宋代邊城戰爭故事的主要發生地,傳揚開的楊家將故事,更為雁門關增添了許多的忠義熱血色彩。為紀念楊業鎮守雁門關的功績,邊民們在雁門關關北口附近也建起了楊將軍祠,以悼念英勇的楊家將。
然而在宋代重文輕武的政策下,積貧積弱,加上與遼定盟,北部邊境軍事守備更是趨近荒廢,久而久之,雁門關等邊關的和平常態也是變為稀鬆平常,軍備得不到重視,以至於北宋末期金人鐵蹄直破邊關,踏碎了徽欽二帝的盛世久安夢。
明代時期,統治者們深知數百年前宋代積貧積弱的原因,所以大明素來便倡導以武立國。明代統治者們,也有着極強的血性。
開創明朝的太祖朱元璋自起義軍而起,南征北戰,更是北伐將殘元蒙古打得四分五裂,一舉收復了宋代一直丟失的燕雲地區,並開拓遼東,納入大明王朝治下版圖。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朱棣應當是大明所有在位君主中,最有血性的,他多次親征蒙古,打到了蒙古人的老窩,並遷都北京,堅持“天子守國門”的鐵律。
而位於明朝北部邊防的雁門關則是成為明朝長城防線的一部分,與居庸關、山海關共同成為明朝拱衞京師的三大門户,同時朱棣在長城內外都設置了諸多衞所,駐屯重兵,以維持長城內外的鐵壁防線,加上朱棣對北方遊牧民族向來堅持以戰止戰的鐵腕政策,所以北方戰事不斷,所以明朝對於雁門關是極其着重地進行鞏固,建起了更加牢固可靠的城牆和各種防禦設施,並與長城鏈接,雁門關迎來了歷代發展的重頭戲。
如今,在山西雁門關舊址仍然可以看到恢弘龐大的明代軍事邊城工事建築,如此規模宏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向後人訴説古代可歌可泣的邊疆戰事,印證着那不少的拋頭顱灑熱血的戰爭往事。

明英宗劇照
明英宗時期,明朝在土木堡慘敗,英宗被瓦剌所俘虜,此時明朝第一次面臨亡國危機,好在大明血性將士和臣子佔據了明王朝的主導,憑藉着北部長城三關的防禦和各地勤王之師的援助,在大臣于謙等名臣的主導下,打贏了瓦剌圍困首都北京的戰爭,而雁門關居庸關等關隘的守軍,也將瓦剌南下的鐵蹄扼制在防線之外,阻止了瓦剌南下侵襲中原的步伐。

明代萬里長城的一部分---雁門關
明朝憲宗成化時期,由於英宗一朝留下了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成化帝只得是慢慢地補窟窿,這才再度將有些開始頹弱的北部邊防再度拾起,雁門重地,也再度發揮了它鎮北三關的重要作用。
縱觀雁門關走過的歷史風雲,果然不負中華第一關之名,在千百年的歲月滄桑變遷下,歷經多少的國破家亡和風雨飄搖,卻依舊巋然不動地守護和見證中華民族的興衰。雁門之險,在於護佑國人、庇護國家,是中華歷代忠魂所在,護國之關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