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郭沫若在《沫若文集》中如此評價魯迅先生:“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提及魯迅先生,眾人皆知,他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是被世界文壇稱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最大領土的作家”;他更是敢於直言正色的“鬥士”……如此種種名號都可見魯迅在近現代文壇中斐然的地位。
眾所周知,魯迅先生一生批評過許多人,也有許多負面的評價。然,不可否認的是,他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領域的影響力。昔日魯迅先生逝世時的場景,也讓更多人認清了這一位“文學鬥士”的影響力是絕無僅有的。
一、絕無僅有的陣容只是為那位偉大的先生
1936年的10月19日,魯迅先生在其上海的住所中逝世,享年55歲。
被尊稱為“文學泰斗”的先生去世,又如何能夠不震驚中外文壇呢?而憑魯迅先生在革命方面所做之事蹟,驚動的又何止是文壇呢?
知道了此消息後的“國母”宋慶齡女士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先生家中,並與先生的遺孀許廣平商議後決定成立治喪委員會。
先生的出殯陣容是強大的也是絕無僅有的。當日上海《大晚報》刊登的《魯迅先生訃告》中所提到治喪委員會成員分別有:主席、宋慶齡、蔡元培、胡愈之、內山完造、茅盾、沈鈞儒、曹靖華、胡風、蕭叁、史沫特萊、許壽裳、周建人、周作人共15人。
可謂是集結了政界、文學界、外國的重要人物。除了這個矚目的治喪委員會外,負責魯迅先生抬棺的16人亦是令人驚歎,分別都有誰呢?
這一十六個人便是:巴金、胡風、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靳以、張天翼、歐陽山、周文、曹白、肖軍、吳郎西、陳白塵、肖乾、聶紺駑。
這16個人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們是先生的至交好友,亦是當代的大文豪。諸如巴金先生——影響中國文學半個世紀的作家,是偉大的文學先驅;黎烈文——中國現代著名的翻譯家……
彼時,魯迅的逝世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十分巨大的轟動。自先生的遺體移置到萬國殯儀館的當天,前來瞻仰弔唁的人絡繹不絕。而在出殯的當日,上海的上萬民眾甚至自發跟隨隊伍送行。
這十六位抬棺人不缺大文豪、大作家,他們也都不過是“文弱書生”。可他們卻一步一步地抬着先生的棺槨前行,走了足足十幾公里的路程。然,沉重的又豈止是腳下的步伐,身體的壓力能夠消失,可壓在他們心中而更加沉重的是這位知心好友的永久離開。
而於普通的民眾來説呢?魯迅先生或許與他們並不相識,可先生那份為中國正義、為中國民眾發聲的骨氣確是值得所有人敬仰的。
葉聖陶先生也曾經記載過當時出殯的場景:“一個個自動組合的隊伍,擎起寫着標語的旗子或者橫幅,唱着當時流行的抗敵歌曲或者臨時急就的歌曲,從上海的四面八方彙集到墓地,大家動手鏟土,把蓋上‘民族魂’的旗的魯迅先生的棺材埋妥。”無需刻意組織,只是心靈足夠被震懾。
於這一十六位抬棺人來説,他們失去的是一個至交好友;而於世界文壇來説,失去的則是一個文學巨匠;可於中國人民來説,失去的卻是一個救國志士,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榜樣。
二、求學、救國
魯迅先生的救國之路始於求學的道路中。
魯迅原名周樟壽,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的周氏家族,那時的周家還是當地的望族,因為祖父周福清曾經是清朝進士,也做過知縣,門第頗高。
然,彼時的清朝已經逐漸敗落,周家的歷史也成為了過去。在魯迅的父親去世後,周家家道中落,就連讀書的費用也成了一個大的難題,唯一可以繼續讀書的方法便是報考無須學費的學校。
故而在1898年時,十七歲的魯迅到南京求學,也是在此時期,魯迅有了“周樹人”這個名字。
但在這個學校待了僅僅半年後,由於種種緣故,魯迅又考進了江南陸師學堂附屬的礦路學堂讀書。魯迅在礦路學堂的成績亦是十分優異,併成為唯一得過金牌的學生。
1902年時,魯迅以拿下一等第三名的成績成功畢業,並因成績優秀獲得了留學日本的機會。同年的3月24日,魯迅遠赴日本留學。也是在這裏,造就了一個“文學鬥士”的誕生。
魯迅入讀東京的弘文學院,彼時的魯迅學的是醫學,是因父親的亡故所留的遺憾。然,在一年之後,魯迅便選擇了退學,開始文學。原因正是他看到了在日本的留學生,思想麻木,這讓他以醫救民的想法發生了變化,他深刻意識到“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
在經過數年的累積,等到他30歲時,方有了一展文采的機會。
那時正值辛亥革命爆發,革命演變得轟轟烈烈。魯迅的處女作小説《懷舊》便是此時誕生的。但這部小説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魯迅也還在北京的學校中任職。
以文救國談何容易?自古以來,鮮有。可對於魯迅先生來説,即便沒有人成功過,他也要堅定的走這一條路,因為他不僅要成為世界文豪,更要做一個民主“戰士”。
三、既是民主戰士,也是世界文豪
1918年,這是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一年,亦是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大有作為的一年。
彼時,在《新青年》雜誌上,魯迅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這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所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説,開闢了我國文學小説發展的一個的新時代,亦是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五四運動時期,魯迅先生無疑是站在了反帝反封的最前列,也被稱為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
事實上,這時的魯迅已經成名,已經是中國文壇首屈一指的作家,他也能夠如其他著名的作家用幽默、温和的文字,可他卻偏偏選擇了一條激烈的、非議的道路,成為一名真正的“文學鬥士”。
在1918年到1922年的四年間,魯迅筆下有15篇小説,並於1923年時收錄為短篇小説集《吶喊》。這本小説集的誕生是魯迅真正享譽中國乃至世界文壇的代表作。
在《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説100強”中,《吶喊》高居榜首,是20世紀中文小説的無冕之王。
儘管有了斐然的成就,魯迅先生卻依舊在救國的道路上不屈不撓。
在“四一二”事變發生後,魯迅辭去了在中山大學的一切職務,並於1930年以後,先後了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等進步組織;後又積極參加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先生在救國的文學第一線上奮鬥、付出,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1936年的1月,先生的肩及肋骨出現劇痛;10月17日時舊病復發;18日疾病發作,氣喘不止。
最終,於1936年的10月19日上午5時25分,這位蜚聲世界文壇的先生永遠地離開了,只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和精神。
小結
縱觀魯迅先生的一生,儘管處於黑暗艱難之中,他始終保持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大無畏精神,這也是永遠都值得後人所學習和紀念。在那個年代,於激烈的革命鬥爭來説,文字是單薄的;可於思想的解放來説,文字卻是振聾發聵的。而魯迅先生的文字便是屬於後者的,因為他的文字是為民眾、為正義發聲的。
儘管我們無法做出如魯迅先生一般的成就,可無論是哪個年代,青年一輩都應該是社會的主力軍,唯有青年一代奮鬥向上,方有強國。而我們青年一代正應如魯迅先生所説的:“中國青年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參考資料:《沫若文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