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6月18日訊(實習記者劉克取 記者楊榮峯)近日,家住江漢區賀家墩的市民蔡先生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道出自己的小小心願——將自己一批收藏了三十多年的貝殼、海螺捐給即將開建的賀家墩小學。蔡先生説,“這樣既不用去海邊,也不用隔着電腦和手機屏幕,孩子們就能見到種類豐富的貝殼、海螺,瞭解大自然的奇趣。”
蔡先生收藏的貝殼海螺。記者楊榮峯 攝
蔡先生與貝殼海螺結緣於上世紀90年代,他小學一年級去三亞海邊旅遊,挖到了第一個貝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學生時代,每年暑假,他都會去到祖國沿海旅遊,待上一週或者半個月,親手挖掘貝殼,體驗趕海的樂趣。
“沿海省份我都去過。”蔡先生説,他通過自己發掘、與愛好者交流互換、網絡購買等方式,累計收集貝殼海螺超一萬個,品種達五百多種,家中兩間房都被貝殼“佔領”了。
蔡先生和他收藏的一部分貝殼、海螺。記者楊榮峯 攝
17日上午,記者在蔡先生家二樓的一間房看到,三面牆都佈置着陳列架,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貝殼海螺;另一間房裏,儲放貝殼的箱子擺放得井然有序,書桌上還放置着一台顯微鏡——這是蔡先生用來觀察貝殼結構的。
説話間,蔡先生小心翼翼地從櫥櫃中搬出一個儲物箱,輕放在地上,打開搭扣,拿出一個個被氣泡膜裹得嚴嚴實實的貝殼,一邊細心拆封,一邊向記者介紹貝殼的特點。
蔡先生用小貝殼組合製作的工藝品。記者楊榮峯 攝
記者注意到,蔡先生還用小紙條將部分貝殼做了標記,上面記錄着貝殼的品類和收藏時間。“每一個貝殼都是特殊的。”
蔡先生還對貝殼海螺的相關書籍如數家珍,他有好幾本全英文的貝殼百科全書。雖然難以直接讀懂,但他在翻譯軟件的幫助下,仍然一頁頁地吃透了整本書。
蔡先生購買的貝殼科普書籍。記者楊榮峯 攝
蔡先生説,他從小被貝殼海螺的外觀吸引,產生濃厚興趣,發現很多發明都是從貝殼海螺中汲取靈感。例如,安全帽的設計原理、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理念、時裝設計的色彩運用等等都與貝殼息息相關。在得知賀家墩小學今年開建的消息後,他十分高興,便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希望在自己的收藏品中精選出一部分捐贈給學校。
“武漢是內陸城市,不臨海,貝殼海螺少。我捐這些就是想讓孩子們能夠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貝殼海螺,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開闊眼界,提升思維。”
記者從江漢區教育局瞭解到,該局十分感謝蔡先生的積極捐贈行為。學校計劃今年第四季度開建,建設期間會與蔡先生保持聯繫,學校建好後會研究接收事宜。
【編輯:鄭曉曉】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