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記者 | 黃昱

編輯 | 彭飛

1

冬季來臨,海南又迎來了一波旅遊旺季,即便是深陷違建風波的海花島也不乏人氣。

1月4日晚8點,界面新聞記者坐上當天最後一趟從海口美蘭機場到恆大海花島的機場專線大巴。沿着海南環島高速向西南方向行駛了大約140公里後,大巴停靠在了第一站--海花島2號島。

幾乎所有的乘客都在2號島下車,這些人大多數都在這裏擁有房產。多位2號島的房產中介透露,很多東北人都在這裏置業,每年冬天都會來這邊住上3、4個月。

除了業主,不少遊客近期也選擇來到海花島,他們大多會住在位於海花島1號島歐堡酒店,這是島上目前唯一一家平價酒店,也是島內免費接駁車的起始站。

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歐堡酒店大堂。攝影:黃昱

近期受到關注的39棟待拆建築只是整個海花島的一小部分,其餘居住功能區已有不少業主入住,但相對項目整體的超大體量來説,入住率並不高。

儋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對於限期10日內拆除39棟住宅建築的行政處罰決定,恆大已於1月4日申請了行政複議。

接下來是否拆除,還需等待相關政府部分最終的決議。

這次海花島39棟住宅的拆除事件,是海南2017年以來整治人工島的一個縮影,也是海南實現“去地產化”道路上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海花島現狀

海花島位於海南島西北邊的儋州市,填海面積約7.8平方公里,相當於四分之一個澳門大小,是恆大計劃耗資1600億元建造的超大型文旅綜合體,項目設計包含三座獨立的離岸人工島,規劃平面形態為盛開在海中的三朵花,故取名為“海花島”。

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俯視下的海花島。圖片來源:千悦陽光

被定性為違法建築的39棟住宅,位於海花島2號島東北角的2-14-1地塊,屬於2號島的三(六)期項目,原規劃為住宅,對應樓棟為388-426,目前已經為準現樓。與距離最近的其他已建成住宅之間,隔了一大片未動工地塊。

1月5日上午,通往該地塊的路段均被攔截,據現場工作人員透露,從1月4日開始已不允許非工作人員進入。

在被攔截路口,也有不少前來圍觀待拆39棟樓的遊客和業主,其中一對來自大連的老年夫婦告訴界面新聞,女兒幫他們在2019年買了海花島的房子,當時樓市很火熱,購買單價達到2萬多一平米,算是買在了最貴時候,但老兩口每年冬天都會來這邊過冬,覺得氣候很舒服,對房價的漲跌也不太在意。

海南政府公佈的信息顯示,這39棟樓早前已全部辦理預售許可證,總建築面積約為43.5萬平方米,總套數為2839套,其中住宅2716套、商鋪123套。

在違法取得的規劃許可證和預售證被收回之前,這39棟樓已對外銷售了不少房源,其中部分房源已實現網籤。

儋州市於2020年10月25日關閉了39棟樓的網籤備案登記系統,此後恆大海花島公司與已賣出的328套業主解除了購房協議,並作出換房或退款的處理。

恆大方面表示,近期的拆除決定書僅針對位於海花島2號島的2-14-1地塊39棟樓,不涉及海花島其它地塊,也就是不涉及60567户已收樓業主及628户未收樓業主的地塊和樓宇。

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從距離最近小區樓棟頂部拍攝的39棟住宅。攝影:黃昱

還未收樓的這628户中,有不少房源位於距離待拆除39棟樓最近的住宅小區。

界面新聞現場瞭解到,在這個小區中,有一棟樓號為342的建築正在施工,同小區其它樓棟已經有業主入住。

根據海花島整體規劃定位,2號島和3號島均為居住功能區,其中2號島的定位為剛需、投資類公寓、高層住宅,目前比規劃為別墅以及低層洋樓的3號島人氣更旺。

作為旅遊度假區的1號島,是海花島重點打造的板塊。按照規劃,1號島將擁有童世界、水上王國、海洋樂園、國際會展中心、國際購物中心等28大業態,恆大原計劃在2021年底全面開業。

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海花島1號島。圖片來源:千悦陽光

目前1號島首期業態已於2021年元旦啓動試運營,包括風情商業街、五國温泉城、歐堡酒店以及遊艇俱樂部。

隨後,海洋樂園、水上王國、博物館、運動健身中心、海花島希爾頓酒店等在2021年陸續開業,但童世界、國際購物中心、娛樂中心、大劇院等仍未營業。

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處於停工狀態的大劇院。攝影:黃昱

燈光秀是當前海花島上人氣最旺的節目,目前每晚8點半和9點半有兩場表演,最佳觀賞點是觀光塔、位於風情商業街的婚禮莊園以及希爾頓酒店,大多數遊客只能聚集在婚禮莊園,觀光塔並未對外開放。

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婚禮莊園擠滿了前來觀看燈光秀的優客。攝影:黃昱

據恆大公佈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元旦試運營以來,海花島已累計接待遊客近500萬人次。雖然處於風波中,但目前的海花島已成為海南西線重點的旅遊目的地。

十二年開發歷程

作為旗下規模最大的文旅綜合體,海花島過去一直是恆大對外宣傳的“明星項目”。

整個項目的開發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9-2013年調研規劃報批階段;第二階段是2013-2015年填海和招拍掛階段;第三階段是2015年至今的全面建設階段。

恆大在1月3日晚間曾對外表示,經過六年多的建設,海花島已累計投入約810億元,擁有6萬多户業主。

與海南省會海口和旅遊勝地三亞相比,坐落於海南島西北邊的儋州在全國不算有名,但卻擁有307公里的海岸線,約佔海南全省的1/6,在海南省內的市縣中土地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這也是當初恆大選址這裏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2010年10月14日,儋州市政府與恆大集團簽訂了《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填海項目投資開發框架協議》。

此後恆大在儋州市填海造島的進展很順利,2012年12月3日,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出具了《關於對儋州市白馬井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區域建設用海規劃海洋環境影響專題篇章審查意見的函》。

僅十日後,也就是2012年12月14日,國家海洋局批覆了《儋州市白馬井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區域建設用海規劃》。恆大稱,截止2013年8月28日,其取得了海花島建設的全部《海域使用權證書》。

從2013年起,恆大在儋州市浦港與洋浦港之間的海灣區域陸續填海1.2萬畝。自2015年起,恆大陸續通過公開招拍掛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並開發建設至今。

2015年底,海花島首期項目開盤銷售。當時創下銷售金額122.05億、銷售面積136萬平方米、認籌到訪10萬人的開盤成績,更是在當時喊出了“3.2秒賣出一套房”的營銷口號。

當時海花島的首期公寓價格為5688元/平方米起,到2020年價格已漲至2萬元/平方米以上,漲幅近4倍。這5年間,海花島不僅趕上了海南房地產發展的新一輪高點,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作為一個超大型填海造島項目,海湖島在前期的報批與填海拿地階段,得到了當時儋州市政府的支持,但其規避政策“化整為零”獲取土地的方式,也為日後遭到環保整治埋下伏筆。

2021年1月2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的《糾治“坐地生財”“借島發財”防止工程建起來幹部倒下去》一文指出,時任儋州市委書記張琦,違規推動海花島項目,涉及填海總面積783公頃。在他的極力推動下,儋州市政府及海洋部門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將填海項目拆分成36個面積小於27公頃的子項目,使得不過關的項目得以推進,該禁止的項目得以審批,造成大面積珊瑚礁和白蝶貝被永久破壞。

違規填海埋下的隱患,是如今海花島上被定性為違法建築的39棟樓的根源所在。

2017年8月10日至9月10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海南省開展第一輪督察,點名批評儋州政府及海洋部門對恆大海花島“化整為零”違規審批;海洋部門對項目未批先建等違法行為處罰不到位,項目施工對珊瑚礁和白蝶貝造成大面積破壞。

第一輪督察整改方案明確,海花島項目用海範圍內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應停止建設,整改到位後才予以復工。

然而,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海南開展第二輪環保督察時發現,儋州市雖於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間,對海花島未批先建等違法行為進行了處罰,但並未對違法建築採取實際措施。

第二輪督察後,儋州市政府開始啓動對海花島的整改,除了39棟樓全面停工、收回預售許可證外,此前違規建設的4條涵管橋也已啓動拆除。

此後為完成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序號70),儋州市人民政府在2020年5月10日對39棟樓下達停工令,項目全面停工,同時並依法依規暫扣39棟住宅建築2宗施工許可證。

2020年5月11日,政府收回了39棟住宅建築預售許可證,項目全面停售。2020年5月15日,環保部門撤銷39棟住宅建築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

到了2021年11月20日,海南省政府對外公開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顯示,恆大海花島公司已制定海花島39棟建築後續處置方案,確定轉型為酒店經營、辦公租賃、員工宿舍以及人才公寓等四種模式,所有房源堅決不得用於銷售。

但這一整改方案並未獲得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可。直到2021年12月30日,儋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下發《行政處罰(限期拆除)決定書》,明確提出限期十日拆除這39棟住宅建築。

這份決議書中也提到,如相關開發商不同意拆除決定,可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天內向儋州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依法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此後恆大在今年1月4日已申請了行政複議。後續如何拆除,還需相關政府部門最終決議。

但拆除的處罰結果,還是讓外界頗感意外。“早在2019年的時候就聽説39棟住宅建築屬於違規違建不能再賣了,但沒想到最後的結果可能會被拆除。”一位在海花島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

告別大舉“填海造島”

在海南,像海花島這樣被責令拆除的圍填海項目還有不少,例如三亞市鳳凰島二期項目、文昌市南海度假村和東郊椰林灣人工島項目、萬寧市月島項目、海口市葫蘆島項目等。目前這些項目均進入了拆除違建的階段。

海南省政府公開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中提到,克服業主拒不配合拆除等困難,萬寧市月島項目的拆除工程已啓動,截至2021年6月,已完成拆除工程投資額總進度約5.5%;海口市葫蘆島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拆除工作,已完成工程量總投資佔比33%。

自1988年建省以來,海南就興起了填海造地的高潮,到2008年更是邁入“大躍進時代”,共填出12個人工島,總面積達約4700公頃;2013年至2016年,海南省年均填海面積達550公頃,為之前20年年均填海面積的5倍。

海南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人員曾發文指出,海南省填海造地活動逐年活躍,這為海南國際旅 遊島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土地與空間資源保障,可以帶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然而填海造地活動又是一種完全改變海域空間自然屬性的人類海洋開發活動,控制不好極易引發海洋生態環境損害、海域自然資源破壞,海洋開發利用秩序錯亂等多種問題,從而制約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過去幾年,海南省內的違法建設不少,且屢禁不止。一位受訪學者告訴界面新聞,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違法建設使少數人不當得利,侵害了大多數羣眾合法權益,帶來了嚴重環境、安全問題,破壞法治的行為也損害政府公信力。而近年來開展違法建設治理是維護規劃權威性、促進發展轉型的必然選擇,有利於完善治理機制,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環保和發展建設之間,不能簡單地要發展,更應注重環保,特別是針對填海項目,前期環評的重要性更要凸顯。

自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海南省開展第一輪督察後,整個海南就掀起了一場“環保風暴”, 海南省要求各市縣對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中提及的多個違規違法人工島項目實施“雙暫停”(暫停建設、暫停營業)。

在中央環保督察組數輪整治後,“填海造地時代”正式在海南落幕,這與海南整體的去房地產化政策也是一脈相承。

從近幾年海南自貿港政策發佈到落地,海南在2018年也同步實施房地產全域限購,加強地產違規的監管力度的同時,也決心改變以地產為主的產業結構。

一些違規填出的人工島被整治,疊加近年來海南土地成交以工業用地、商辦性質用地和安居房用地為主,海南的房地產發展模式已發生根本性變化。

海南錦誠諮詢中心總經理陳明輝表示,房企在海南新拿地難度越來越大,發展規模受限嚴重。

海南去房地產化的效果明顯。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從2017年2053億元的峯值,下降至2020年的1341億元,總量減少35%。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2017年的49.8%下降至2020年的38.7%,下降11.1個百分點。

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也大幅下降。商品房銷售面積從2017年的2292萬平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751萬平方米,下降67%;銷售金額從2017年的2713億元下降至2020年的1232億元,下降55%。

海南正在自貿港建設的道路上不斷推進,“坐地生財”的時代終將過去。

來源:界面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096 字。

轉載請註明: 海花島39棟樓拆除背後:“化整為零”獲取土地 珊瑚礁永久破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