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天,香港女主持人陳貝兒來到內地,帶着滿腹疑問,踏上了一條“無窮之路”。這趟旅程歷時三個月,輾轉幾千裏,跨越6個省份、14個曾經貧困落後的地區。她攀爬了四川“懸崖村”1400多米高的兩千多級鋼梯;和雲南居民一起用溜索渡過湍急的怒江;站在寧夏西海固的沙漠戈壁體會天氣惡劣……“震撼”、“啓發”、“感動”,陳貝兒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多次感慨。這幾個簡單辭藻融匯的,是一名香港同胞對內地脱貧攻堅成果最真實的觸達。
11月6日,《無窮之路》將在香港翡翠台、埋堆堆正式收官。11月1日,陳貝兒邀請“理塘男孩”丁真在微博連麥直播。兩人就像許久未見的朋友,陳貝兒向丁真討教起藏語,丁真則聊起這些年理塘的變化和鄉村振興的成果,超過83萬人在線觀看。在陳貝兒看來,《無窮之路》只是一個開始,她希望更多香港人去內地感受、體驗,真正踏上這條“無窮之路”,“我們國家現在發展得怎麼樣,真的要自己親身去感受,多多交流,才能夠知道。”
《無窮之路》攝製組人員配置很少,圖為陳貝兒在採訪中。
爬鋼梯到一半開始頭暈腳軟,和村民相比沒什麼可抱怨的
《無窮之路》的第一站是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懸崖村”。很多不同地方的記者、攝製組都曾想登頂看看其舊貌,但絕大部分都在半途放棄了——海拔1400多米,2000多級的鋼梯,是進村唯一的通道,常人很難第一次就順利爬上去。“光看照片我已經覺得很震撼了。團隊沒有給我(爬上去的)壓力,就讓我盡力而為,説爬不上去也有其他拍攝方法。”陳貝兒回憶説。
正式拍攝從早上七點開始。剛開始爬上鋼梯,陳貝兒就感覺到了些許吃力,累的時候就喘半分鐘,坐一會兒,再繼續往上爬。但爬到一半,她開始感覺到頭暈和恐高,控制不住地腳軟,心臟像是要跳出身體一樣。最陡峭的地方,有90度左右。沿途很多村民都勸説她不要強求,走一步看一步,一般女孩子都爬不上去。但陳貝兒還是堅持登頂。她想親眼看看居民的居住環境。
陳貝兒堅持爬鋼梯。
而當看到過去的“懸崖村”,陳貝兒認為之前的艱苦,都不再值得抱怨。整個村寨依山而建,除自然資源和基本的農作物外,其他生存條件都十分貧瘠。“懸崖飛人”拉博帶着陳貝兒參觀了他以前的家,空間不大,沒水沒電,四處黑漆漆的。村民們想要打水,只能走很遠的路;在過去沒有鋼梯的時候,當地孩子去“外面”上學,都只能通過簡陋的藤梯,甚至徒手攀爬峭壁。
“我真的很佩服他們。在我爬鋼梯很辛苦的時候,拉博還跟我説,你要看風景啊!我只是偶爾爬一次,但他們過去每天的生活都要靠‘鋼梯’,每天都要爬2000多級。但他們卻依舊活在當下,懂得欣賞生活中的風景。這一點讓我非常受啓發。”
理塘之旅同樣令陳貝兒印象深刻。在登上川藏高原前,陳貝兒和攝製團隊都從未前往過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區,而理塘的海拔高於4000米。去之前,團隊為陳貝兒準備了不少預防高原反應的藥物;為了更好適應海拔變化,陳貝兒和團隊甚至放棄了坐飛機,從最低處緩緩開車爬上高原。但真到拍攝的時候,直達海拔3000多米,陳貝兒已經開始感到頭暈;4000米的時候,心口就像有一塊大石頭壓着,呼吸也很困難,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吸上一口氣。
陳貝兒還是選擇了堅持。直到完成白天的拍攝,她才被當地人員送往醫院,以暖水、藥物、氧氣瓶緩解高原反應。雖然身體好像經歷了“地獄”考驗,但在川藏之路上,當陳貝兒把眼睛睜開,就像是到了天堂一樣。“因為風景實在太美了,非常非常值得欣賞。你看到的那些鏡頭是不可想象的,真的是美得不得了。我真的希望大家可以自己來理塘旅遊,去看看那裏的風景。”
陳貝兒採訪丁真。
教育改善明顯,在下一代眼中看到希望
如今,拉博已經不再需要通過鋼梯去往外面的世界。他帶着陳貝兒參觀了村民們的新房——山腳之下平地而起的一片片現代居民樓。全面且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鬱鬱葱葱的花園綠化,拉博下班後只需要爬幾層樓便可到家。兒時,拉博上學必須要走三四個小時的山路,讀完小學也只能學到如何寫自己的名字。但現在,村口就有一家規模不小的幼兒園,下一代只需要步行三四分鐘,就可以接受和縣城無異的教育。陳貝兒在幼兒園裏和孩子一起玩遊戲、自拍、唱歌,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一個都不能少’,真的是説到做到了。”這些實實在在、翻天覆地的變化,令陳貝兒在旅途中多次受到觸動。
令陳貝兒印象深刻的還有教育的改善。四川怒江的一所中學裏,老師告訴陳貝兒,學校剛開的時候,他們都要親自到山區,苦口婆心地把孩子們“抓”來讀書。因為過去的農民家庭,往往會更願意讓孩子下地幹活。但如今,孩子們都開始在學校裏學習理髮、開車等專業技能。其中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真誠地和陳貝兒分享,她曾以為,女生就應該趕快嫁人,但現在她想要學習烹飪,夢想是開個餐廳。
在這些走上“無窮之路”的年輕人眼神中,陳貝兒看到了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我覺得很感動。我覺得我們的下一代會非常了不起。”而《無窮之路》播後,很多家長會和孩子一起看《無窮之路》,這也是陳貝兒最感動的事。“父母會把這檔節目當成一個教材,讓孩子們知道現在的幸福是得來不容易的,要多珍惜,要多感恩。”
《無窮之路》展現了內地扶貧攻堅的成果。
幫當地尋求香港銷路,鼓勵更多人親自探訪“無窮之路”
追溯陳貝兒的成長經歷,她是香港第一代專職娛樂新聞主播,曾報道過奧斯卡金像獎、戛納國際電影節,也採訪過邁克爾·傑克遜、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木村拓哉等國際巨星。
《無窮之路》是她第一次如此深入走近內地老百姓。不少內地網友稱讚其主持風格真實、自然、接地氣。實際上,在香港出生,從城市長大,對農村的記憶以及內地脱貧攻堅的成果,陳貝兒幾乎是模糊的。但在陳貝兒看來,她並沒有把這場旅程單純當成一份工作。她喜歡交朋友,願意瞭解對方的感受,她希望和這些曾經遭受貧困的村民們敞開心扉,再把最真實的觀察與感受,通過鏡頭傳遞給觀眾。“如果我們去雲南喝個咖啡,你真的要自己喝進去,你才能感覺到那個味道,才知道背後是有故事的。”
陳貝兒和當地人員合影。
“無窮之路”沿途,無論面對“懸崖飛人”、村醫、失學兒童、“網紅”丁真,陳貝兒都能很快和他們打成一片。村民們也都非常喜歡陳貝兒,常邀請她去家裏做客,熱情地把最好的菜分出來給陳貝兒和攝製團隊吃。拍攝完畢後,也常常留陳貝兒聊天,送給陳貝兒當地的特色小禮物。“我能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驕傲。”
《無窮之路》播出後在香港和內地都收穫了前所未有的好口碑。陳貝兒微博粉絲數量翻了一倍有餘,香港則有不少觀眾嘗試聯絡陳貝兒,想購買海南符小芳的有機茶,葉萍姐姐的咖啡豆等農副產品。“我會和當地的一些人保持聯繫,經常會問他們這些東西能不能運到香港,香港也有需求。”陳貝兒笑稱。
但陳貝兒還是鼓勵更多香港人,包括內地的觀眾,真的親身走上這條“無窮之路”,“我們國家現在發展得怎麼樣,真的要自己親身去感受,多多交流,才能夠知道。”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越